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enhua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职业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途径。然而大多数职业院校却对职业能力评价体系重视不够,导致教育教学改革落实不充分,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不到企业、行业的认可,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受到置疑。通过对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因素、价值取向以及评价方式进行分析,构建了“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适时改进”的新型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期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职业能力;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0-05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051-01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迅猛,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数量的不断攀升,学院的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却并不尽如人意。行业企业所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缺乏与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就业困难也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各职业院校加快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实习和就业“量”上的提升,然而,“质”的提升方面却裹足不前。究其原因,还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对形成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够,对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不够重视,导致人才培养存在偏差。
  一、职业能力的研究基础
  职业能力是胜任职业岗位或完成职业任务的主观条件,是影响职业活动效率的关键因素,是从事职业活动多维度、多层面能力单元的有机结合。职业能力是相对一般能力而言的特殊能力,是在特定职业活动中,通过对已有知识、技能的类化迁移,而不断发展和整合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综合能力。
  笔者认为: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构成。专业能力包括特定职业范围内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职业态度;关键能力指建立在基础能力之上的创新、创业、创意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适应能力。
  二、当前职业能力评价现状
  职业能力是岗位胜任能力,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关键因素。通常情况下,评价和衡量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标准是职业资格标准,由国家职业资格体系完成。然而,现行的职业标准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以及企业用人标准关联度不大,甚至相互分离,导致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价无法满足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了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职业能力的胜任力建模
  职业能力是具体从事职业活动的方法能力和学习能力,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以及数字处理的能力,以及与人相处、沟通与协调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社会能力。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职业社会能力的实践性教学和方法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能力培养和训练过程中,将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融入完成对每一项任务的能力形成和评价中。
  通过职业能力指标体系表中的各项目指标,尽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完成职业活动的真实再现,通过职业活动“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等维度,形成职业能力的评价体系,促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评价制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职业能力主体及评价方式选择
  在职业能力评价过程中,很多职业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以定量、書面的考核方式为主。重理论考核,以分数作为评价的依据,侧重对学生知识和记忆的考查。这与职业能力针对性、综合性、发展性和个体性的特点不符,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够充分体系现代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
  职业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学生质量如何,用人单位具有很大的发言权,因此,用人单位作为评价主体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也是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一种方式。
  五、职业能力评价的保障及监控
  通过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展项目化教学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过程化、结构化和成果化的能力考核为导向,实施职业能力评价。同时,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再现职业活动,以与现代企业用人标准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开展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才能确保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为保障质量,构建基于WEB的“三全一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将用人单位、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等多主体有机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与监督,从而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翠英.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2012,12(29):77-78.
  [2]刘德恩.职业能力评价的三种模式[J].职教通讯,2000(11):3-5.
  [3]李逸凡高职学生核心能力要素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36-4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