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的含量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u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l0)在突出及脱出型腰椎间盘组织中的含量,并探讨其与临床相关性.方法 收集30例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由一名受培训的医师进行详细病史询问,明确病程长短,对术前临床症状均给予JOA(下腰痛JOA评分)评定,术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椎间盘组织中IL-10的含量.IL-10的含量水平与患者病程进行直线相关性研究.结果 脱出型与突出型患者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2,P=0.725);直线相关性分析:IL-10与JOA评分相关系数:r=-0.377,P=0.040.患者病程与JOA评分相关性分析:r=0.449,P=0.013.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组织可以刺激产生抗炎因子,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以时间为横轴,以人院指导、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教育和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标准化护理流程(临床路径表).其功能是运用图表的形式来提供有时间的、有序的和有效的照顾,以控制质量和经费,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1].近年来,笔者所在科室将CNP引入到股骨粗隆骨折的患者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
期刊
目的 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60例骨科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术后护理方法,干预组采取疼痛规范化管理.采用数字分级评估法(NRS)和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对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出院时疼痛治疗满意度、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出院1个月和3个月后慢性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
患者胡某某,男,47岁,因"阵发性胸痛4年,加重1天"入院.每次发作持续几分钟至半小时不等.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2年,最高血压180/110 mm Hg,未正规服用降压药,有长期吸烟、饮酒史.入院查体:T 36.4℃,P 68次/min,R20次/min,Bp 120/80 mm Hg,神志清醒,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8次/min,律齐.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率,左心室高电压;血脂:低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