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文关怀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 :电子乐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2866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形势下经济及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门槛愈发提升。尤其是大学教育中,作为高新综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更应注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党的十八大中又再次强调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不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其指明了工作的整体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引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提升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1]。由此可见,以人文关怀的视角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对学生自身潜力的充分发掘与培养,也是实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中,很多思政教师认为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好领航作用,使学生在教育灌溉下便可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认知。这种思想和随之开展的教学活动,也只是以教师为主,使学生较为被动,也使大学生对于学习思政的积极性逐渐降低了。此外,这种单向灌输的教学,对于学生具有限制性,打压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大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上的进取心及主动思考意识性。
  1.2 社会与个人价值取向的问题
  教学中,存在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认知问题。在课堂授课中,部分老师过于追求社会价值趋向的强调,进而使得思政教学形成了社会本位论的观点。社会本位论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对于在共性与统一方面追求很显然是很高的,尽管能够推进大学生在学习方面能够逐渐实现同一化与标准化,但是一定程度上却会对大学生自身创造能力形成制约,阻碍其创造力的发展与进步[3]。
  1.3 管理工作缺乏关爱性
  教学与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也是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前置。以往教学中更多的是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管理层面,对学生缺乏关心、关爱,过度于行为纠正,易引发学生强烈的抵触清绪。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面对一定的就业压力,思政老师不仅应该疏导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使其能够以平常心来面对未来;更应重视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情绪波动,及时给与他们以心理关怀。
  1.4 教学方法缺乏引导性
  在高校的思政课堂上教学方式过于单调,很多还停留在说教阶段。说教式教学灌输完重点知识即视为教学完成,不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也较难与学生产生共鸣。人文关怀教育中,老师会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对于个体差异及思维方式不同也会表示尊重尸。可以结合社会当下的热点话题,展开师生的广泛谈论,使思政教学更有现实价值,也便于老师对学生思想活动的掌握,进而实行因利施教。
  1.5 学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缺乏认识
  我国大多数高校在教学中,都将教学的发展重心放在了专业课上,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强调以对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传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显得非常肤浅。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凸显的问题越来越多,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导致基础本就不扎实的那部分学生思想政治意识更为淡薄。
  二、人文关怀视野下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探讨
  2.1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大学思政教学的开展,主要任务是能够有效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其创造意识,从而促进思想意识与道德行为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教学推进中,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与社会时政热点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建立师生的双向互动机制。
  2.2 个性化教学
  基于人文关怀角下的思政教育,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存的,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个性、性格特点,进而所具备的兴趣、爱好、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是有差异的,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是新时代中具有个性的一代。因此,老师在开展思政教学时,首先要认识到这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对这种差异加以正视,一方面,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鼓励学生;另一方面,针对这种个体的差异性來开展思政教育,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为生服务”的教学理念。珍视每一位个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个性不同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进而促使学生具有学习思政内容的主动性、积极性。
  2.3 教学方式创新
  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政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阻力,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不足,进以使教学缺乏新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需,导致了教学与现实之间的不对等现象。因此,也要求思政老师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能够站在人文关怀视角下展开,针对学生个体需求差异和不同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创新围绕教学大纲及目标展开,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新摆脱刻板、教条主义,进一步加强学科与现实的融会贯通,促使学生在学术、自主创新及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学生的身心成长健康。新时代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教师专业水平和授课效果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当代大学生面临社会、就业等多重压力,只有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对学生施以耐心,对教学计划用心,对教学工作细心,改变以往刻板式教学,与学生建立有效互动机制,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才算是打好思政教学契机;只有以人文关怀视角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用心去关怀学生、体谅学生、尊重学生,切实为学生着想,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纤解焦虑、开导学生,才能将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孙立棉,宋阳.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东方企业文化,2014(08):28+30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87
  [3]李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57
其他文献
以Java3D的API接口为基础,导入VRML三维图形,使用Java3D中不同的烊方法对导入的三维图形不同节点进行变换。
有研究结果表明,治愈和残疾的中风病人依从循证诊治指南能够改善他们的健康结局.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诊治指南依从对住院的急性及亚急性中风病人医疗费用的影响程度.研究中的
明确档案执法客体(对象)既是档案执法的前提条件,也是档案法制建设的需要。对档案执法客体(对象)研究情况进行梳理,既有利于档案执法工作开展,也有利于档案执法研究深入与细化。本文以“档案执法客体”或“档案执法对象”或“档案行政执法客体”或“档案行政执法对象”或“档案执法的客体”或“档案执法的对象”或“档案行政执法的客体”或“档案行政执法的对象”为检索词,以“全文”为检索项,对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
韩国国家记录院以公共服务为导向,在档案管理基础设施、档案收集与管理体系、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档案文化推广与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建设,旨在拉近档案与公众的距离,
认为档案部门“弱势”也好,“优势”也罢,都有道理,关键是选择了什么样的标准,这让我想起了两个真实的故事。  之一:十多年前,我们县新调来了一位常务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在县里算是个热门的职位,既管钱,又管人。一般来说,一个乡镇党委书记能够提拔成副县级已经不容易,而要再过渡到“常务”,还需要经历一到两个职位,起码几年的时间。一般来说,如果某人调任了“常务”一职,属于政治上进了一步,工作上得到重用,不说可
1 认识到位是职业院校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根本  1.1 建设职业院校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是贯彻落实《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和《在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需要。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促进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1.2 职业院校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国家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贯穿于职业院校档案工作的全过程,是实现档案利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