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化市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在全市农村积极推行“3+1”模式(三项制度+村务监督),加强农村党风廉政规范化建设,如缕缕春风,吹绿了山城广袤的原野,吹暖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心田,催生了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廉政建设的新气象。
挂图作战,村村都有“农廉图”
“我当村支部书记5年了,以前村里评低保,我可是一碗水端平的。可还是有村民说三道四。自打有了‘流程图’,我们按照图上说的,入户走访、召开代表会审议、公开低保户名单,一个程序也不落,把事拿到桌面上解决,村民私下里再也没有嘀咕的了。”通化县大泉源乡和胜村党支部书记方威,指着村部墙上“农村党风廉政规范化建设制度流程图”侃侃而谈。
“农廉图”是通化市落实“3+1”模式、推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规范化建设的一个部分。结合农村实际,积极研究落实“三项制度”的有效措施,着力破解制度执行难、落实难的问题。认真清理农村民主议事、民主决策、资金管理、资产处置、资源发包、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制度,以细化、量化、简化为原则,逐步建立起配套完备、有效管用、便于操作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以程序制约为切入点,逐项制作详细的规范化操作文本,统一格式要求,对制度落实的每个环节加以明确,细化操作程序,按照易懂、易记、易操作、易监督的要求制作了16个流程图。
科学理财,村村都建“明白账”
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民最关心的大事,也是腐败之蝇紧盯着的蛋糕。要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督管理,关键是理清“家底”,实行“代管”。
全市集中开展了“三资”清理工作,逐笔逐项盘点和实地踏查,清回和盘活了大量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分别建立管理台账,张榜公布,改变了过去农村集体资财账目不清、管理混乱的问题。开展“三资”清查以来,全市共清查村集体资金9.71亿元,资产15.08亿元,清回和盘活各类资产8.22亿元,清查农村集体资源1366万亩。
把建立“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推行“3+1”模式预防农村腐败的有效措施。全市各地坚持依法办事、服务群众、强化监督、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两个中心”建设,实现制度理财和便民服务。投入资金2171.59万元,在全市78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安装了“谐农”软件,设置了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配齐了电脑、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对各村组的“三资”实行代理服务。同时,规范了“三资”代理服务程序,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市、县、乡“三资”管理的互联互通,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监管平台,形成了对村级财务收支、资产资源处置和村务公开的实时监督,做到用电脑监控、靠程序把关,实现了村村都有“明白账”。
强力监督,村村都设“小纪委”
辉南县辉南镇东关村村民曲贵军说:“现在,我们有问题可以直接反映,再也不用往上面跑了。”该县抚民镇南关村的村支书石庆红也发出同样的感慨:“过去是村干部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现在不行了,必须征求村民的意见,否则通不过。”这一局面的出现源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和运行。
为建立农村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通化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到2011年11月底,全市986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各地把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补贴和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到位,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村务监督委员会被村民们形象地叫做“村中小纪委”。
为有效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建立了“四议两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全程纪实监督”工作模式,实行“三委联席会议”制度,有效规范了村级权力运行。
梅河口市李炉乡永强村有150亩荒山对外承包,在未召开“三委”联席会议的情况下,村委会准备以每亩8元的价格承包给王某,村务监督委员会发现后及时制止,最后通过公开竞价,以每亩10元的价格发包成功,为村集体增加收入9000元。
2011年,全市在开展“勤廉双述”活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承担计票等任务,保证了群众评议活动真实准确,公正公开。
雨润碧野绿,风正好扬帆。“3+1”模式的有效推行,开创了通化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喜人局面。
挂图作战,村村都有“农廉图”
“我当村支部书记5年了,以前村里评低保,我可是一碗水端平的。可还是有村民说三道四。自打有了‘流程图’,我们按照图上说的,入户走访、召开代表会审议、公开低保户名单,一个程序也不落,把事拿到桌面上解决,村民私下里再也没有嘀咕的了。”通化县大泉源乡和胜村党支部书记方威,指着村部墙上“农村党风廉政规范化建设制度流程图”侃侃而谈。
“农廉图”是通化市落实“3+1”模式、推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规范化建设的一个部分。结合农村实际,积极研究落实“三项制度”的有效措施,着力破解制度执行难、落实难的问题。认真清理农村民主议事、民主决策、资金管理、资产处置、资源发包、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制度,以细化、量化、简化为原则,逐步建立起配套完备、有效管用、便于操作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以程序制约为切入点,逐项制作详细的规范化操作文本,统一格式要求,对制度落实的每个环节加以明确,细化操作程序,按照易懂、易记、易操作、易监督的要求制作了16个流程图。
科学理财,村村都建“明白账”
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民最关心的大事,也是腐败之蝇紧盯着的蛋糕。要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督管理,关键是理清“家底”,实行“代管”。
全市集中开展了“三资”清理工作,逐笔逐项盘点和实地踏查,清回和盘活了大量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分别建立管理台账,张榜公布,改变了过去农村集体资财账目不清、管理混乱的问题。开展“三资”清查以来,全市共清查村集体资金9.71亿元,资产15.08亿元,清回和盘活各类资产8.22亿元,清查农村集体资源1366万亩。
把建立“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推行“3+1”模式预防农村腐败的有效措施。全市各地坚持依法办事、服务群众、强化监督、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两个中心”建设,实现制度理财和便民服务。投入资金2171.59万元,在全市78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安装了“谐农”软件,设置了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配齐了电脑、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对各村组的“三资”实行代理服务。同时,规范了“三资”代理服务程序,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市、县、乡“三资”管理的互联互通,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监管平台,形成了对村级财务收支、资产资源处置和村务公开的实时监督,做到用电脑监控、靠程序把关,实现了村村都有“明白账”。
强力监督,村村都设“小纪委”
辉南县辉南镇东关村村民曲贵军说:“现在,我们有问题可以直接反映,再也不用往上面跑了。”该县抚民镇南关村的村支书石庆红也发出同样的感慨:“过去是村干部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现在不行了,必须征求村民的意见,否则通不过。”这一局面的出现源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和运行。
为建立农村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通化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到2011年11月底,全市986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各地把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补贴和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到位,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村务监督委员会被村民们形象地叫做“村中小纪委”。
为有效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建立了“四议两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全程纪实监督”工作模式,实行“三委联席会议”制度,有效规范了村级权力运行。
梅河口市李炉乡永强村有150亩荒山对外承包,在未召开“三委”联席会议的情况下,村委会准备以每亩8元的价格承包给王某,村务监督委员会发现后及时制止,最后通过公开竞价,以每亩10元的价格发包成功,为村集体增加收入9000元。
2011年,全市在开展“勤廉双述”活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承担计票等任务,保证了群众评议活动真实准确,公正公开。
雨润碧野绿,风正好扬帆。“3+1”模式的有效推行,开创了通化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喜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