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秋水》是《庄子》外篇中的重要篇章,具有深厚的文学性和哲学性。其通过六个寓言故事的聚焦,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庄子关于人的认识、物我同一性和“反其真”的哲理性思考,折射出了道家思想崇尚自然的朴素辩证观。
关键词:寓言;庄子;《秋水》;物我一体
“看他从大处落墨,接连七段文字,洋洋洒洒,如海波接天,浪花无际,却只拥‘反其真’三字归结通篇,笔力超逸横绝。”清代刘凤苞《南华雪心篇》中对《秋水》的评价,目的在于说明《秋水》虽属外篇,但重要性不容忽视。纵观《秋水》全篇,观点层层递进,并辅之以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进行论证,不禁让人印象深刻,领悟其中物我一体的哲理。
一、人认识的局限性
第一则寓言故事主要是围绕河伯与北海若间的对话而展开,著名的成语“贻笑大方”、“望洋兴叹”皆出于此。河伯即黄河之神自以为黄河涨水时的景象便是天下奇观,殊不知等他向东来到北海时才发现北海的一望无际、波澜壮阔。随后向海神北海若就天下之大小、“至精至大”等问题进行请教学习。河伯和北海若的对话一气呵成,构成了《秋水》篇的主体,强调了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对性和认知过程的变异性,指出了认知之不易和准确判断的困难。因此事物变化的不定因素最终导向了不可知论,只能够顺物自化、返归无为。
而这正是庄子假借海神若之口表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要受到“拘于虚”的空间限制、“笃于时”的时间限制、“束于教”的后天教育限制,而一切限制产生的根源皆在于人类生存背景的狭小。庄子通过其自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断地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进行对比,比如一滴水与一杯水、一杯水与一桶水,乃至江与海……这是一种无限的直线延伸。所以才有他“天地为稊米”、“万物为马体豪末”的观点,也正如老子《道德经》中“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和“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的言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修身养德。[1]
但庄子过于强调客观世界对我们的桎梏与束缚,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认识应是无限的。人类不断繁衍传承,整个过程是在继承与创新,推动着文明不断向前滚动。所以可以得知,人的认识是无限的即强调整条射线,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则只拘泥于一点。
二、物我一体的齐物论
《秋水》中所表达的哲学思想还与《逍遥游》、《齐物论》中所表达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如在第一则寓言故事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中,“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等。这些话能够得出的中心观点即为相对主义,庄子强调站在“道”的高度去看待问题,那么就能够实现“物无贵贱”、万物齐一了。而一旦是从其他任何其他角度去看待问题,那么万物就无法齐一。因为根据这些事物做出的判断都是建立在比较的立场上,得道之人也才会达到无名、无功、无己的至的境界。
在《秋水》篇中的最后一个寓言故事“濠上观鱼”中,著名论断“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便出自于此。庄子所言:“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由此联系庄子自身的学术背景,这正是庄子在践行他自己的哲学观点。而庄子宣扬的齐物论观点也成为支撑他的言论的重要理据,因为在庄子的眼中,万物齐一,我就是儵鱼,儵鱼就是我。自然我便能感受到儵鱼的心情了,亦即能够理解庄公所谓“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與”的齐物论内涵。而在物我一体的齐物论中,实际上所折射出的就是朴素辩证唯物主义,即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或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也是庄子通过六个寓言所反映的具体故事中而试图抓取的某种统一,而庄子的这一齐物论明显具有朴素唯物辩证主义的哲学特征,它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但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却总是把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
三、“反其真”的逍遥忘我
何谓“自然”在《秋水》篇中谈到的颇多,首先在第二则寓言故事蛇与风的对话中便已见苗头。第二章里,“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故事中讲述了“怜”与被“怜”的对象间的对话。其中,在蛇回答蚿提到了“天机”这一个关键词,还有蛇与风的对话中,典型的议论“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每一个生物或者形体都有自己的“天性”,也自然是存在差别的。但相互间的羡慕与贪婪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你没有“有以人灭天”的方法,必须顺从“无以人灭天”的真理。只有顺其自然,才能齐万物而等生死,才会获得“大胜”。第三则寓言故事卫人围孔中,面对“命”、“时”时的必然顺从;第四则寓言故事井底之蛙中,面对困境时的顺其自然、怡然自乐;第五则寓言故事庄子与楚臣,借选择“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和“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明晰地表明庄子所宣扬的自然、本性。而这些寓言故事,都是在宣扬应以处之泰然、不喜不惊的道的高度来融入万物齐一的世界。[2]
而何谓“反其真”,在寓言中的对话中已经十分清楚明了,就是要保持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保持这个状态长久下去就是反其真。井底之蛙中“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即在表明“反其真”的重要性。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庄子反对人类创造新事物的发展,只是创造出的新事物要符合自然。所以“反其真”的观点实际上还是在强调处世之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促进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
从此前所述认识论、齐物论、逍遥以及六个寓言故事的聚焦,我们不难看出,要成为一名觉悟者,要对这个“世界”有着全面的认识,就要做到万物齐一、万物齐我以逍遥忘我,最后达到“反其真”,也就是达到“道”与“至”的境界。《秋水》通过寓言的叙事手法,深刻而又生动地将其中所蕴含的庄子的哲学思想以一种强烈的方式表达出来,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要高度和谐统一;为人处世处之泰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待事物,心胸宽广。而寓言故事这一文学体裁将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寄寓于简短的故事中,通过六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使得其艺术表现力极为令人惊叹。
参考文献
[1]罗秉相.伯、神、若与《秋水》解读[J].语文学刊,2017,37(02):74-81.
[2]沈淑媚.《秋水》人物形象分析与对比[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03):52-53.
关键词:寓言;庄子;《秋水》;物我一体
“看他从大处落墨,接连七段文字,洋洋洒洒,如海波接天,浪花无际,却只拥‘反其真’三字归结通篇,笔力超逸横绝。”清代刘凤苞《南华雪心篇》中对《秋水》的评价,目的在于说明《秋水》虽属外篇,但重要性不容忽视。纵观《秋水》全篇,观点层层递进,并辅之以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进行论证,不禁让人印象深刻,领悟其中物我一体的哲理。
一、人认识的局限性
第一则寓言故事主要是围绕河伯与北海若间的对话而展开,著名的成语“贻笑大方”、“望洋兴叹”皆出于此。河伯即黄河之神自以为黄河涨水时的景象便是天下奇观,殊不知等他向东来到北海时才发现北海的一望无际、波澜壮阔。随后向海神北海若就天下之大小、“至精至大”等问题进行请教学习。河伯和北海若的对话一气呵成,构成了《秋水》篇的主体,强调了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对性和认知过程的变异性,指出了认知之不易和准确判断的困难。因此事物变化的不定因素最终导向了不可知论,只能够顺物自化、返归无为。
而这正是庄子假借海神若之口表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要受到“拘于虚”的空间限制、“笃于时”的时间限制、“束于教”的后天教育限制,而一切限制产生的根源皆在于人类生存背景的狭小。庄子通过其自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断地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进行对比,比如一滴水与一杯水、一杯水与一桶水,乃至江与海……这是一种无限的直线延伸。所以才有他“天地为稊米”、“万物为马体豪末”的观点,也正如老子《道德经》中“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和“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的言论,人类应该敬畏自然,修身养德。[1]
但庄子过于强调客观世界对我们的桎梏与束缚,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认识应是无限的。人类不断繁衍传承,整个过程是在继承与创新,推动着文明不断向前滚动。所以可以得知,人的认识是无限的即强调整条射线,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则只拘泥于一点。
二、物我一体的齐物论
《秋水》中所表达的哲学思想还与《逍遥游》、《齐物论》中所表达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如在第一则寓言故事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中,“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等。这些话能够得出的中心观点即为相对主义,庄子强调站在“道”的高度去看待问题,那么就能够实现“物无贵贱”、万物齐一了。而一旦是从其他任何其他角度去看待问题,那么万物就无法齐一。因为根据这些事物做出的判断都是建立在比较的立场上,得道之人也才会达到无名、无功、无己的至的境界。
在《秋水》篇中的最后一个寓言故事“濠上观鱼”中,著名论断“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便出自于此。庄子所言:“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由此联系庄子自身的学术背景,这正是庄子在践行他自己的哲学观点。而庄子宣扬的齐物论观点也成为支撑他的言论的重要理据,因为在庄子的眼中,万物齐一,我就是儵鱼,儵鱼就是我。自然我便能感受到儵鱼的心情了,亦即能够理解庄公所谓“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與”的齐物论内涵。而在物我一体的齐物论中,实际上所折射出的就是朴素辩证唯物主义,即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或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也是庄子通过六个寓言所反映的具体故事中而试图抓取的某种统一,而庄子的这一齐物论明显具有朴素唯物辩证主义的哲学特征,它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但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却总是把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和统一的物质基础。
三、“反其真”的逍遥忘我
何谓“自然”在《秋水》篇中谈到的颇多,首先在第二则寓言故事蛇与风的对话中便已见苗头。第二章里,“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故事中讲述了“怜”与被“怜”的对象间的对话。其中,在蛇回答蚿提到了“天机”这一个关键词,还有蛇与风的对话中,典型的议论“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每一个生物或者形体都有自己的“天性”,也自然是存在差别的。但相互间的羡慕与贪婪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你没有“有以人灭天”的方法,必须顺从“无以人灭天”的真理。只有顺其自然,才能齐万物而等生死,才会获得“大胜”。第三则寓言故事卫人围孔中,面对“命”、“时”时的必然顺从;第四则寓言故事井底之蛙中,面对困境时的顺其自然、怡然自乐;第五则寓言故事庄子与楚臣,借选择“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和“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明晰地表明庄子所宣扬的自然、本性。而这些寓言故事,都是在宣扬应以处之泰然、不喜不惊的道的高度来融入万物齐一的世界。[2]
而何谓“反其真”,在寓言中的对话中已经十分清楚明了,就是要保持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保持这个状态长久下去就是反其真。井底之蛙中“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即在表明“反其真”的重要性。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庄子反对人类创造新事物的发展,只是创造出的新事物要符合自然。所以“反其真”的观点实际上还是在强调处世之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促进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
从此前所述认识论、齐物论、逍遥以及六个寓言故事的聚焦,我们不难看出,要成为一名觉悟者,要对这个“世界”有着全面的认识,就要做到万物齐一、万物齐我以逍遥忘我,最后达到“反其真”,也就是达到“道”与“至”的境界。《秋水》通过寓言的叙事手法,深刻而又生动地将其中所蕴含的庄子的哲学思想以一种强烈的方式表达出来,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要高度和谐统一;为人处世处之泰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待事物,心胸宽广。而寓言故事这一文学体裁将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寄寓于简短的故事中,通过六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使得其艺术表现力极为令人惊叹。
参考文献
[1]罗秉相.伯、神、若与《秋水》解读[J].语文学刊,2017,37(02):74-81.
[2]沈淑媚.《秋水》人物形象分析与对比[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0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