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三复习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复习是以考试大纲为纲要,以教材为依托,对英语能力的系统培养,了解并运用适当的、高效的复习方法对迎接中考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此,就我个人对复习迎考的教学实践以及平时对中考的思索,来谈谈我的意见与观点,供各位同行、老师参考。为此,我认为我们在中考复习中应注意下面五个方面。
一、首先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是复习过程中两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行不通,因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未能得到发挥,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被动,课堂气氛沉闷,在这种情况下,复习效果不理想那是在所难免的。以学生为中心完全自学式的复习,恐怕难以应付中考,因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终究有限。最理想的选择仍然是我们平时总强调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因为认知活动的进行离不开自身的切磋,因此,在复习中教师自始至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复习活动中来,启发他们积极思考探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归纳、综合、运用的能力。这样,在复习中经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发挥,课堂气氛活泼。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在一种积极的心态下,复习效果自然理想。认识到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教师才能增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才能认真细致地去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实际状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不断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二、其次要总结中考复习课的特点并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出来
在中考复习中,我们要注重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的有机整合,复习课要在实际应用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验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对发展初三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就我看来,中考复习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听说读写并重。每一种技能的培养都不放松,在教学中,鼓励并要求学生多动口说、动手写、动脑记忆与思考。2 在课堂教学和试卷或练习题讲解过程中,注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尽管初中学生的英语知识量有限,但提醒他们是否能由一个知识的点联想到其他知识点,这样就有利与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头脑中建构一个较为稳定的知识结构体系,不会因为记了这个就忘了那个知识点。3 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解题方法不是抽象的,它总是蕴藏在具体的知识教学之中,这在初三教学中尤为重要。至于哪个知识用什么方法,则视其具体情况了。总之,尽可能地引导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他,他也能娴熟运用的方法。这里所指的解题方法的指导,更主要是针对中考各大题型而言的。例如,做听力练习时,告诉学生在听题号的瞬间快速浏览供选择的三个选项,作答时便能做到心中有数,如学生听对话回答问题时,在听对话前扫视了三个选项,也就基本知道要听的关键是时间,地点还是天气等。
三、搞好并抓住各轮复习的侧重点,并使各轮复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多年以来,我们一般釆用三轮复习方法,一轮分册复习,或者说是单元过关,复习时重在抓常用词汇、句型的过关,每天的定量记忆很有必要。复习各语言点时将其题型化可使学生兴趣更浓,印象更深刻。这轮复习忌纯知识的罗列,单纯地罗列语言点只会令学生兴味索然,要让复习课上出生机来,还得注意四种语言技能的有机结合。如每节课穿插几分钟的日常用语对话就能有效提高学生听力反应部分的解题能力,也能增加课堂的生机活力。在第一轮分册复习过后,第二轮是针对考标的各考点,突出重点,还要“授之以渔”,突破难点,更要培养能力。第三轮是进行综合模拟考试,或者说是考前冲刺,通过教、学、练、考的有机结合后,引导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知识,扎实、有效地提高能力,在分析各模拟试题时,重在要学生明白各考点在哪,善于揣测出题人的意图,以利于以后的触类旁通,
四、教师要研究中考命题的改革趋势,这可以避免我们作出无谓的牺牲
现在有相当数量的中考试题在设计上都联系着学生生活。选材丰富、新颖有趣、图文并茂、语境多样、时代感强、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体现了人性化、个性化的特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如果我们孤陋寡闻。仍旧设计出一些层次单一、内容陈旧的试题来训练学生,那对中考复习也许会有副作用。为此,我们要及时了解中考信息,了解中考的命题原则及考查范围,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搞好中考复习,帮助学生胜利地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任务,让每一个学生没有遗憾地从我们这里顺利地初中毕业。
五、对不同学生进行必要的分类指导
一个班级,总是存在着学生差异,在中考复习中。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我认为是不太妥当的。因为我们不仅要抓合格率,同时也要抓优秀率。对优生而言,严格要求,加大难度;对中等生、一般学生而言,要求他们巩固所学,力求进步;对后进生而言,这类学生也许令我们很头痛,也许他们在知识上一无所有,而且在学习态度上、学习动机上表现也很不好,对这类学生只得耐着性子,加大情感投入,让他们体会到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同时也尽量不去影响其他同学或者正常的教学秩序,或者要求他们多多少少记几个单词,多多少少会做几个题目。
责任编辑 黄 晓
一、首先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是复习过程中两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行不通,因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未能得到发挥,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被动,课堂气氛沉闷,在这种情况下,复习效果不理想那是在所难免的。以学生为中心完全自学式的复习,恐怕难以应付中考,因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终究有限。最理想的选择仍然是我们平时总强调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因为认知活动的进行离不开自身的切磋,因此,在复习中教师自始至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复习活动中来,启发他们积极思考探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归纳、综合、运用的能力。这样,在复习中经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发挥,课堂气氛活泼。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在一种积极的心态下,复习效果自然理想。认识到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教师才能增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才能认真细致地去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实际状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不断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二、其次要总结中考复习课的特点并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出来
在中考复习中,我们要注重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的有机整合,复习课要在实际应用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验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对发展初三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就我看来,中考复习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听说读写并重。每一种技能的培养都不放松,在教学中,鼓励并要求学生多动口说、动手写、动脑记忆与思考。2 在课堂教学和试卷或练习题讲解过程中,注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尽管初中学生的英语知识量有限,但提醒他们是否能由一个知识的点联想到其他知识点,这样就有利与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头脑中建构一个较为稳定的知识结构体系,不会因为记了这个就忘了那个知识点。3 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解题方法不是抽象的,它总是蕴藏在具体的知识教学之中,这在初三教学中尤为重要。至于哪个知识用什么方法,则视其具体情况了。总之,尽可能地引导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他,他也能娴熟运用的方法。这里所指的解题方法的指导,更主要是针对中考各大题型而言的。例如,做听力练习时,告诉学生在听题号的瞬间快速浏览供选择的三个选项,作答时便能做到心中有数,如学生听对话回答问题时,在听对话前扫视了三个选项,也就基本知道要听的关键是时间,地点还是天气等。
三、搞好并抓住各轮复习的侧重点,并使各轮复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多年以来,我们一般釆用三轮复习方法,一轮分册复习,或者说是单元过关,复习时重在抓常用词汇、句型的过关,每天的定量记忆很有必要。复习各语言点时将其题型化可使学生兴趣更浓,印象更深刻。这轮复习忌纯知识的罗列,单纯地罗列语言点只会令学生兴味索然,要让复习课上出生机来,还得注意四种语言技能的有机结合。如每节课穿插几分钟的日常用语对话就能有效提高学生听力反应部分的解题能力,也能增加课堂的生机活力。在第一轮分册复习过后,第二轮是针对考标的各考点,突出重点,还要“授之以渔”,突破难点,更要培养能力。第三轮是进行综合模拟考试,或者说是考前冲刺,通过教、学、练、考的有机结合后,引导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知识,扎实、有效地提高能力,在分析各模拟试题时,重在要学生明白各考点在哪,善于揣测出题人的意图,以利于以后的触类旁通,
四、教师要研究中考命题的改革趋势,这可以避免我们作出无谓的牺牲
现在有相当数量的中考试题在设计上都联系着学生生活。选材丰富、新颖有趣、图文并茂、语境多样、时代感强、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体现了人性化、个性化的特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如果我们孤陋寡闻。仍旧设计出一些层次单一、内容陈旧的试题来训练学生,那对中考复习也许会有副作用。为此,我们要及时了解中考信息,了解中考的命题原则及考查范围,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搞好中考复习,帮助学生胜利地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任务,让每一个学生没有遗憾地从我们这里顺利地初中毕业。
五、对不同学生进行必要的分类指导
一个班级,总是存在着学生差异,在中考复习中。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我认为是不太妥当的。因为我们不仅要抓合格率,同时也要抓优秀率。对优生而言,严格要求,加大难度;对中等生、一般学生而言,要求他们巩固所学,力求进步;对后进生而言,这类学生也许令我们很头痛,也许他们在知识上一无所有,而且在学习态度上、学习动机上表现也很不好,对这类学生只得耐着性子,加大情感投入,让他们体会到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同时也尽量不去影响其他同学或者正常的教学秩序,或者要求他们多多少少记几个单词,多多少少会做几个题目。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