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南非已经快一年的时间,回想起当初在国内时一天十几个小时的疯转、无所谓周末和节假日、手机24小时开机、一切以速度说话,家里却乱七八糟、连刚出生的女儿都只能托付给老人的那些点点滴滴,好似一场不太踏实的梦境。
跳出中国的职场,再来反观中国,似乎在里面的人全是一种理念:向上爬,挣钱,功成名就,满足家庭、社会对成功的标准。
记得上海世博会期间采访一名意大利馆的工作人员,这名美丽的白人设计师说:“中国的发展惊人,但速度太快了,我希望周围的朋友能够停一停,因为生活是多面的。”
这也是当我身处南非的工作环境后,体会最深的一点。南非关注个人的工作体验,而不只用速度说话。
南非人不知道“工作焦虑症”为何物
工作是人获得生存和得到精神意义的一个途径,但并非生活的全部。
所以,最直观的感受,便是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商店都关门了,你急需买东西,对不起,上加油站的小便利店吧。即使连全国连锁的大超市如PICKN PAY,也仅仅在周六只上半天班,方便夫妻双方都工作的家庭购物。
对于南非人来讲,工作不应超出个人的日常承受能力,因为劳工法立足于使工作愉快且让受雇方有足够的保障。所以,当你接任一项工作后,老板并不要求你立即能为他创造价值,而是给予你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接受培训。比如给你两三个月的适应期和熟悉期,但绝不会要求你在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去额外学习。
南非人在工作上面都是慢吞吞、不慌不忙的。即使是对待排起长龙的队伍,他们也会不紧不慢、语气温和地先跟你打招呼:“Morning sir, how are you?”彼此都“fine”了之后,他们才问:“Can I help you?”然后,解决你的问题。如果这时候他的电话铃响了,他也绝不在服务你的时候接起来“喂”个不停,因为这会打断他对你的服务,所以,任由电话响个不停吧,反正那边如果有事的话,会再打进来的。
这也是已经在南非形成的惯例。即使是在政府部门,也绝不会发生工作时间翘班干私事的情况。如果不接电话,说明那头在忙。所以,只要你是在上班时间打电话找人咨询或者办事,那是一定可以得到答复的。
这个惯例的另一方面,那就是,如果你在下班后再干嘛,即使你只迟到了一分钟,即使他们还没离开办公室,即使你告诉他们你要为他们的公司投资五千万兰特,他们也会微笑告诉你:“对不起,请明天上班时间来,我们早上8点开始上班。”
所以,南非人很少有人会得“工作焦虑症”。按部就班地做,今天做不完就明天继续,最好什么事都有个Appointment,客户与工作伙伴之间彼此将时间安排妥当,互相不打乱计划。
5点之后南非人都干嘛呢
国内的夜晚,座座城市皆是不夜城,火树银花、热闹非凡。除了小两口穿着拖鞋手牵手逛超市的,朋友之间在饭店里吃喝的,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工作之间的联络感情搞应酬了吧?甚至政府部门也不能例外。
南非的夜晚,整座城市宁静而悠然。商业区和工业区已经是一片死寂,街道上连一个人影都没有。只有生活区里还有点点的灯光,但街道上同样没人。五点以后,南非人都回家了,家庭生活才是人生的重点。大部分的南非人都不住公寓,而是拥有自家的院子,所以,回家陪儿女们,在草地上踢踢足球、打打棒球,陪妻子整理一下院子的果树花卉,把草坪推剪整齐,或者倒在沙发上看橄榄球新闻,聊聊天,这才是正常生活。
我们这座拥有至少20多万人口的城市Potchefstroom,没有KTV,没有洗脚房,唯一还能算得上娱乐场所的,就是一家小小的但十分先进的电影院。南非人更喜欢的是在自然之中的娱乐方式。周末一家子去城市附近的大湖或者河里钓鱼露营,休年假便举家远游度假。总之,享受家庭的同时也享受自然。
如果你想靠拉关系而获得订单,那就拿出你最低的价格、最好的品质与服务,在上班时间去找老板谈吧。当你说你想请他们晚上吃饭,他们会拿奇怪的眼光看你,因为占用别人的家庭时间简直罪大恶极;或者,他们会问:“今天是你的生日Party吗?”来赴约还得给你准备礼物。在南非的客户经理可一点都不累,他们一点都不用担心晚饭又没法陪老婆了,孩子的作业又没法检查了,更不用担心过劳死——因为,回家,是所有人下班后的主题。
南非人的“男主外,女主内”
即使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女孩也开始在外面获得工作,但这一点也不妨碍南非仍然还是一个“男主外,女主内”的国度。
女人在外面工作,很少有能涉及到公司核心业务或者进入管理层的,一般都是商店导购和收银员、办公室等一些更注重服务性质的工作。她们之中很少有少妇妈妈,要么就是未婚的年轻女孩,要么就是孩子已经基本独立的中年妇女。因为女人在这个国家里,更主要的社会价值是照顾儿女和家庭,如果最小的那个孩子还未到上小学的年纪你便出来接受繁忙的工作,周围的人会谴责你对孩子的成长不负责任。
中国人很难想象一个家庭只有一个男人在工作,何况南非的家庭随随便便也有两三个孩子。不过,每一种社会现象都有相应的经济做支撑。在南非,男人的工资比女人工资高很多,一个男人的工资维持一个五口之家没有问题。我先生目前在一家企业任材料经理,他的前任是个当地白人,妻子没工作,他们还养育了五个孩子。
而女人们的“主内”,和国内的传统观念“缝缝补补围着锅台转”完全是两回事。占人口大部分的中产阶级家里都会请一两个佣人帮忙,女工帮忙打扫房间,男工帮忙打理花园。而女主人的工作则是艺术家的工作,是怎样让家变得能代表自己的艺术品位和格调,而同时兼具实用性。对中国城市的社会中层妇女来说,交给家装公司不就搞定了么,可是,在南非,当一个家庭搬进新居时,从买家具到挂油画,从花园的设计到买花的种子,颜色、样式、装饰,里里外外全是女人们的一手构想和建设。大超市里卖的上百种杂志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跟家居、花园和厨艺有关。
所以,住在南非简直是一种享受,但不是坐享其成的享,而是要动很多脑筋想方设法的想。因为有了不停的Thinking,家才会不断地回报给你惊喜、舒适和感动。
当然,女人们还要比拼厨艺。不是只有做三顿饭才叫厨艺哦,在这里,女人们还喜欢邀请朋友到自己家来喝下午茶,于是,小点心、蛋糕和饼干你应该会做吧?仅仅是蛋糕,就有上百种之多,有需要用烤箱的,有需要用冷藏的……这是招待朋友的“门脸”,是你作为女人有没有生活情趣的重要表现。主外的男人们则不能做饭。有一次先生兴致一来,要给我和孩子做咖喱饭时,他接了一个电话,当地的白人朋友随口问了一句:“What are you doing now?”先生也随口一答:“Cooking.”此后让所有的人大跌眼镜。
在南非,有困难找工会
工会是在所有在南非工作的人的强大后盾,不管这个人来自哪个国家,是什么民族。只要你有了委屈,尽管找工会,他们会出面帮你解决任何工作上的难处。
他们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强大力量,可以跟政府的任何一项不利于工人的政策说“不”。这其中有了许多有趣的矛盾,比如去年工会和政府谈判,工会的要求是给政府公务员的工资涨10%,但政府只同意涨8%。所以,工会便组织了包括内政部、警察局、法院等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政府部门罢工,罢工长达三个月,整个国家都乱套了……
从这件事来看南非的整个国家构成,你会发现,其实工会才是最具有民众基础的组织力量,而政府只是公民的服务型机构;政府需要考虑的除了公民的福利外,还需要考虑基础建设、国防建设、教育、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的问题,但工会只看失业率、雇工的权益和保障。
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明明国家经济不景气、购买力下降、产品滞销、生产力减退,企业们在一个一个倒下去,这时候最需要员工与老板共渡难关,但工会却要组织工人跟资方要求涨工资或者别的额外要求。他们常常在企业门口拿着鼓、吹着口哨,和其它一切能拍打出声音的器具,载歌载舞闹罢工,给路人发放诸如“黑心资本家严厉剥削员工”或者“我们要求的仅仅是多一个面包”之类的资料,以争取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
而自1994年黑人执政以来,颁布了新的《劳工法》,更是主要利于黑人和有色人种以前长期受白人歧视与压迫的种族而颁布的劳动法律。
同行之间不是冤家
魏朝的皇帝曹丕曾说过一句话:“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对于中国生意人而言,同行相轻相恶,也是自古而然了。这在中国是完全能理解的事,竞争嘛,优胜劣汰,还有什么“商界的孙子兵法”,计谋一个接一个,搞得圈内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笨蛋的商家被别人充当了枪使,自己死得很惨烈还对别人感激涕零,《乔家大院》等电视剧很受国人追捧也就是因为这些跌宕起伏的可谓荡气回肠的情节。
南非人在生意上可谓平平稳稳公开透明,他们很难理解中国人这套,而且,他们很厌恶搞这些背后的“阴谋”。我觉得这跟南非人的工作观念有直接的关系,因为绝大部分人追求的不是“更大,更快,更强”,而是充分享受和睦的家庭,所以,他们在管理工作或者管理公司的时候,并不为了无限追求利润而无限扩大自己的生意,将个人生活甚至人格全部搭进去。
比如,在我们小城,修汽车的公司大约有六七家,但他们大多是不同的领域。有的专门修轮胎,有的专门修发动机,有的专门修汽车空调。当你跑错了地方,他们会耐心为你画地图,介绍到别的地方去。
你或许会问,万一两家都修汽车空调呢?那当然就凭各自的技术、价格和服务态度来争取和维持客户了。不过,你若是嫌一家的贵,他们先会告诉你,他们贵在用了德国的某设备或者什么,但是,如果你执意这个价格超过了心理底线,他们也会说:“前面三个红绿灯左转有一家店,价格比我们便宜,你去那里吧。”
我常去的Mall里那几家餐厅,同样如此。A家没米了去B家借,B家牛排用完了去C家拿,大家都把竞争放在了自己的口味、风格与价格上,在私底下从来不会暗做手脚,反而是团结坦荡,互相帮助。
这是我在南非买卖东西获得的最愉快的感受。
喜欢南非,因为来到这里后,我才知道,我并不是只能做一个跟男人同顶半边天的女强人。我还可以当艺术家,园艺设计师,骑马高手,或是院子里一农妇。当然也可以成为经济独立的自由撰稿人,成为一个懂得生活并有时间去发现美好的生活家。也许办一些事的效率是不及国内,因为大家都慢吞吞的,但完美的生活只有速度才是标准吗?南非不需要用速度说话。
跳出中国的职场,再来反观中国,似乎在里面的人全是一种理念:向上爬,挣钱,功成名就,满足家庭、社会对成功的标准。
记得上海世博会期间采访一名意大利馆的工作人员,这名美丽的白人设计师说:“中国的发展惊人,但速度太快了,我希望周围的朋友能够停一停,因为生活是多面的。”
这也是当我身处南非的工作环境后,体会最深的一点。南非关注个人的工作体验,而不只用速度说话。
南非人不知道“工作焦虑症”为何物
工作是人获得生存和得到精神意义的一个途径,但并非生活的全部。
所以,最直观的感受,便是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商店都关门了,你急需买东西,对不起,上加油站的小便利店吧。即使连全国连锁的大超市如PICKN PAY,也仅仅在周六只上半天班,方便夫妻双方都工作的家庭购物。
对于南非人来讲,工作不应超出个人的日常承受能力,因为劳工法立足于使工作愉快且让受雇方有足够的保障。所以,当你接任一项工作后,老板并不要求你立即能为他创造价值,而是给予你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接受培训。比如给你两三个月的适应期和熟悉期,但绝不会要求你在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去额外学习。
南非人在工作上面都是慢吞吞、不慌不忙的。即使是对待排起长龙的队伍,他们也会不紧不慢、语气温和地先跟你打招呼:“Morning sir, how are you?”彼此都“fine”了之后,他们才问:“Can I help you?”然后,解决你的问题。如果这时候他的电话铃响了,他也绝不在服务你的时候接起来“喂”个不停,因为这会打断他对你的服务,所以,任由电话响个不停吧,反正那边如果有事的话,会再打进来的。
这也是已经在南非形成的惯例。即使是在政府部门,也绝不会发生工作时间翘班干私事的情况。如果不接电话,说明那头在忙。所以,只要你是在上班时间打电话找人咨询或者办事,那是一定可以得到答复的。
这个惯例的另一方面,那就是,如果你在下班后再干嘛,即使你只迟到了一分钟,即使他们还没离开办公室,即使你告诉他们你要为他们的公司投资五千万兰特,他们也会微笑告诉你:“对不起,请明天上班时间来,我们早上8点开始上班。”
所以,南非人很少有人会得“工作焦虑症”。按部就班地做,今天做不完就明天继续,最好什么事都有个Appointment,客户与工作伙伴之间彼此将时间安排妥当,互相不打乱计划。
5点之后南非人都干嘛呢
国内的夜晚,座座城市皆是不夜城,火树银花、热闹非凡。除了小两口穿着拖鞋手牵手逛超市的,朋友之间在饭店里吃喝的,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工作之间的联络感情搞应酬了吧?甚至政府部门也不能例外。
南非的夜晚,整座城市宁静而悠然。商业区和工业区已经是一片死寂,街道上连一个人影都没有。只有生活区里还有点点的灯光,但街道上同样没人。五点以后,南非人都回家了,家庭生活才是人生的重点。大部分的南非人都不住公寓,而是拥有自家的院子,所以,回家陪儿女们,在草地上踢踢足球、打打棒球,陪妻子整理一下院子的果树花卉,把草坪推剪整齐,或者倒在沙发上看橄榄球新闻,聊聊天,这才是正常生活。
我们这座拥有至少20多万人口的城市Potchefstroom,没有KTV,没有洗脚房,唯一还能算得上娱乐场所的,就是一家小小的但十分先进的电影院。南非人更喜欢的是在自然之中的娱乐方式。周末一家子去城市附近的大湖或者河里钓鱼露营,休年假便举家远游度假。总之,享受家庭的同时也享受自然。
如果你想靠拉关系而获得订单,那就拿出你最低的价格、最好的品质与服务,在上班时间去找老板谈吧。当你说你想请他们晚上吃饭,他们会拿奇怪的眼光看你,因为占用别人的家庭时间简直罪大恶极;或者,他们会问:“今天是你的生日Party吗?”来赴约还得给你准备礼物。在南非的客户经理可一点都不累,他们一点都不用担心晚饭又没法陪老婆了,孩子的作业又没法检查了,更不用担心过劳死——因为,回家,是所有人下班后的主题。
南非人的“男主外,女主内”
即使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女孩也开始在外面获得工作,但这一点也不妨碍南非仍然还是一个“男主外,女主内”的国度。
女人在外面工作,很少有能涉及到公司核心业务或者进入管理层的,一般都是商店导购和收银员、办公室等一些更注重服务性质的工作。她们之中很少有少妇妈妈,要么就是未婚的年轻女孩,要么就是孩子已经基本独立的中年妇女。因为女人在这个国家里,更主要的社会价值是照顾儿女和家庭,如果最小的那个孩子还未到上小学的年纪你便出来接受繁忙的工作,周围的人会谴责你对孩子的成长不负责任。
中国人很难想象一个家庭只有一个男人在工作,何况南非的家庭随随便便也有两三个孩子。不过,每一种社会现象都有相应的经济做支撑。在南非,男人的工资比女人工资高很多,一个男人的工资维持一个五口之家没有问题。我先生目前在一家企业任材料经理,他的前任是个当地白人,妻子没工作,他们还养育了五个孩子。
而女人们的“主内”,和国内的传统观念“缝缝补补围着锅台转”完全是两回事。占人口大部分的中产阶级家里都会请一两个佣人帮忙,女工帮忙打扫房间,男工帮忙打理花园。而女主人的工作则是艺术家的工作,是怎样让家变得能代表自己的艺术品位和格调,而同时兼具实用性。对中国城市的社会中层妇女来说,交给家装公司不就搞定了么,可是,在南非,当一个家庭搬进新居时,从买家具到挂油画,从花园的设计到买花的种子,颜色、样式、装饰,里里外外全是女人们的一手构想和建设。大超市里卖的上百种杂志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跟家居、花园和厨艺有关。
所以,住在南非简直是一种享受,但不是坐享其成的享,而是要动很多脑筋想方设法的想。因为有了不停的Thinking,家才会不断地回报给你惊喜、舒适和感动。
当然,女人们还要比拼厨艺。不是只有做三顿饭才叫厨艺哦,在这里,女人们还喜欢邀请朋友到自己家来喝下午茶,于是,小点心、蛋糕和饼干你应该会做吧?仅仅是蛋糕,就有上百种之多,有需要用烤箱的,有需要用冷藏的……这是招待朋友的“门脸”,是你作为女人有没有生活情趣的重要表现。主外的男人们则不能做饭。有一次先生兴致一来,要给我和孩子做咖喱饭时,他接了一个电话,当地的白人朋友随口问了一句:“What are you doing now?”先生也随口一答:“Cooking.”此后让所有的人大跌眼镜。
在南非,有困难找工会
工会是在所有在南非工作的人的强大后盾,不管这个人来自哪个国家,是什么民族。只要你有了委屈,尽管找工会,他们会出面帮你解决任何工作上的难处。
他们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强大力量,可以跟政府的任何一项不利于工人的政策说“不”。这其中有了许多有趣的矛盾,比如去年工会和政府谈判,工会的要求是给政府公务员的工资涨10%,但政府只同意涨8%。所以,工会便组织了包括内政部、警察局、法院等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政府部门罢工,罢工长达三个月,整个国家都乱套了……
从这件事来看南非的整个国家构成,你会发现,其实工会才是最具有民众基础的组织力量,而政府只是公民的服务型机构;政府需要考虑的除了公民的福利外,还需要考虑基础建设、国防建设、教育、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的问题,但工会只看失业率、雇工的权益和保障。
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明明国家经济不景气、购买力下降、产品滞销、生产力减退,企业们在一个一个倒下去,这时候最需要员工与老板共渡难关,但工会却要组织工人跟资方要求涨工资或者别的额外要求。他们常常在企业门口拿着鼓、吹着口哨,和其它一切能拍打出声音的器具,载歌载舞闹罢工,给路人发放诸如“黑心资本家严厉剥削员工”或者“我们要求的仅仅是多一个面包”之类的资料,以争取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
而自1994年黑人执政以来,颁布了新的《劳工法》,更是主要利于黑人和有色人种以前长期受白人歧视与压迫的种族而颁布的劳动法律。
同行之间不是冤家
魏朝的皇帝曹丕曾说过一句话:“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对于中国生意人而言,同行相轻相恶,也是自古而然了。这在中国是完全能理解的事,竞争嘛,优胜劣汰,还有什么“商界的孙子兵法”,计谋一个接一个,搞得圈内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笨蛋的商家被别人充当了枪使,自己死得很惨烈还对别人感激涕零,《乔家大院》等电视剧很受国人追捧也就是因为这些跌宕起伏的可谓荡气回肠的情节。
南非人在生意上可谓平平稳稳公开透明,他们很难理解中国人这套,而且,他们很厌恶搞这些背后的“阴谋”。我觉得这跟南非人的工作观念有直接的关系,因为绝大部分人追求的不是“更大,更快,更强”,而是充分享受和睦的家庭,所以,他们在管理工作或者管理公司的时候,并不为了无限追求利润而无限扩大自己的生意,将个人生活甚至人格全部搭进去。
比如,在我们小城,修汽车的公司大约有六七家,但他们大多是不同的领域。有的专门修轮胎,有的专门修发动机,有的专门修汽车空调。当你跑错了地方,他们会耐心为你画地图,介绍到别的地方去。
你或许会问,万一两家都修汽车空调呢?那当然就凭各自的技术、价格和服务态度来争取和维持客户了。不过,你若是嫌一家的贵,他们先会告诉你,他们贵在用了德国的某设备或者什么,但是,如果你执意这个价格超过了心理底线,他们也会说:“前面三个红绿灯左转有一家店,价格比我们便宜,你去那里吧。”
我常去的Mall里那几家餐厅,同样如此。A家没米了去B家借,B家牛排用完了去C家拿,大家都把竞争放在了自己的口味、风格与价格上,在私底下从来不会暗做手脚,反而是团结坦荡,互相帮助。
这是我在南非买卖东西获得的最愉快的感受。
喜欢南非,因为来到这里后,我才知道,我并不是只能做一个跟男人同顶半边天的女强人。我还可以当艺术家,园艺设计师,骑马高手,或是院子里一农妇。当然也可以成为经济独立的自由撰稿人,成为一个懂得生活并有时间去发现美好的生活家。也许办一些事的效率是不及国内,因为大家都慢吞吞的,但完美的生活只有速度才是标准吗?南非不需要用速度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