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女王”黄宗英:上海滩最浪漫“甜姐儿”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_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戏剧到文学,从浪漫到现实,它们串起了黄宗英的一生。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作家黄宗英先生于2020年12月14日离世,享年95岁。黄宗英的一生,是不断书写传奇的一生:她从红极一时的“顶流”演员,转型成笔耕不辍的优秀作家;她经历4段婚姻、3次丧偶,但始终追寻着爱情的浪漫……在世人眼中,黄宗英一直是率性且自信的。她的儿子总结道:“妈妈一辈子爱舞台、爱电影、爱文学,一辈子爱笑、爱美、爱艺术,一辈子都年轻而蓬勃。”
  人间“甜姐儿”有颗爱国心
   做演员,是黄宗英从小的梦想。1925年,黄宗英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电话局总工程师。有一次,她和家人到剧院看戏,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给小小的黄宗英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那时起,她便深深地迷恋上了戏剧,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登上大舞台。可天有不测风云,黄宗英9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此后家道中落,小小年纪的她只好辍学在家,帮母亲料理家务,做针线活贴补家用,“戏剧梦”也渐渐变成了“养家、孝母、供兄弟上学的梦”。
   命运的转机在1941年埋下伏笔。当时,16岁的黄宗英只身来到大上海投奔大哥黄宗江,以见习生的身份进入了一个剧团。2年后,她偶然得到机会踏上了话剧舞台,出演著名导演胡道祚的轻喜剧《甜姐儿》,在剧中饰演一个娇滴滴的大小姐。没成想,《甜姐儿》瞬间火遍上海滩,排档100多场,场场爆满。自此,“甜姐儿”也成了黄宗英的代名词。演出散场结束后,更有大批粉丝蜂拥后台,争先恐后要给黄宗英送花,请她赏光吃饭。1947年,导演陈鲤庭正筹拍电影《幸福狂想曲》,为女主角的人选伤透脑筋。无意之中在朋友家书桌玻璃板下看到黄宗英的照片,陈导拍桌说:“就是这双眼睛!”就这样,黄宗英被选中,从舞台转至银幕。《幸福狂想曲》上映后颇受好评,黄宗英也成了上海滩的“名角”,但她无暇享受这所谓的歌舞升平。她虽长期在霓虹灯下生活,内心却是向往进步、向往新中国的。彼时,上海滩因国共谈判破裂,被白色恐怖笼罩着。1946年,由多位进步电影工作者合办的昆仑影业邀请黄宗英到昆仑影业拍片,黄宗英无惧被打击、迫害的风险,很快就签订了演员合同,参演昆仑影业的《丽人行》《麻雀与乌鸦》等多部进步影片。她说:“(这些影片是)我们在迎接解放的炮声中拍的,拍得踏踏实实,拍得有根有据、有声有色。”
  仅以不学为憾
   与从小梦想做演员不同,成为作家是黄宗英自己也没预料到的事情。1946年,21岁的黄宗英在北平拍摄完电影《追》后,受邀回到上海进行义演。空闲时,她喜欢看书、读英语,时不时也练练小楷,但最让她投入的,还是写作。日积月累,写的文章多了,她就把文章汇集起来投给了上海《文汇报》。没想到,这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开始在文艺副刊上以“寒窗走笔”为题进行散文连载。有文艺界人士评价说,黄宗英以女性的细腻、散文抒情的笔调,创作了“散文化的报告文学作品”。
   1950年10月,闯入文坛的黄宗英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当时,带队的团长是时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团员有张澜、马寅初、盛丕华、巴金等,时年25岁的黄宗英是团里最年轻的一员。会议期间,他们参观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犹太人居民废墟以及工厂、古城。黄宗英感受到当地人民保卫家国的勇气和建设美丽家园的毅力,心潮起伏下,拿起笔写了多篇随笔。回国后,尽管组织上没有布置过写稿任务,但黄宗英主动交出一摞文章。1952年,由巴金任总编辑的平明出版社将文章编辑,出版了《和平列车向前行》一书。这是黄宗英平生第一本专著,后被列入“新时代文丛”第一辑。逐渐地,黄宗英从电影演员完美转身,变成上海作协的专业作家。这场跨界,当时被不少人看作文化圈轶事。可黄宗英认为,既然当了作家,就要发出该发的声音。她曾给自己立下座右铭:“不以不会为耻,仅以不学为憾。”一路走来,黄宗英始终践行这句话,从未放弃学习。
   1983年,黄宗英写了她第一次进藏的报告文学——《小木屋》,讲述的是女科学家徐凤翔致力于建设高原生态研究站的故事。2年后,年过花甲的黄宗英第二次进藏考察,跟随摄制组拍摄了纪录片《小木屋》。第三次进藏时,她已年近七旬,但依然和科学家们一同考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结果因严重的高原反应昏迷了两天两夜。
  一生为爱而活
   演绎过戏剧中的悲欢离合,也用笔亲手描绘过他人生活的黄宗英,一生经历过4段感情,每一段都令人唏嘘。在上海的剧团时,18岁的黄宗英结识了剧团才子异方(本名郭元彤)。这个男人上台能演戏,下台会作曲,还能把整个乐队指挥得像模像样。黄宗英坠入爱河,两人步入婚姻殿堂。但异方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结婚当天就病了,婚后第18天离开人世。短暂的婚姻让黄宗英一度很受打击。郁郁寡欢半年后,她重回舞台,加入了南北剧社。同时,她觉得自己应该有个安定生活,以疗心伤。在哥哥黄宗江的介绍下,南北剧社的社长程述尧走进了黄宗英的生活。但没多久,他们的婚姻出现了矛盾。程家是个大家庭,注重礼节,媳妇嫁进来要相夫教子,吃饭不能上桌,还要給每个人盛饭。更重要的是,程家人不允许黄宗英继续演戏。这样的约束,黄宗英不习惯,也受不了。两人最终以离婚收场。
   佳人永远不缺追求者。黄宗英在拍《幸福狂想曲》期间,与演对手戏的赵丹擦出了火花,电影中的“幸福狂想曲”余音未了,现实中的“爱情进行曲”悄然奏响。1948年,黄宗英和赵丹结为夫妇,两人惺惺相惜,也会为对方提出演艺事业上的意见,成为影视圈的“神仙眷侣”。然而,如此幸福的日子并没持续多久。1966年,赵丹锒铛入狱,徒留黄宗英一个人带着赵丹和前妻的两个孩子过日子。但她没有因此放弃生活,而是一边用心把两个孩子抚养长大,一边等着丈夫归来。1971年,被关5年的赵丹恢复自由。两人本以为历经生活的坎坷,终于可以携手到老,可1980年,赵丹被查出已是癌症晚期,并于同年去世。赵丹离去后,生性活泼的黄宗英形单影只,独自生活了13年。
   一次讲座时,台下听众问黄宗英,您还会找对象吗?黄宗英说,我本来是嫁给很宽广的大河的,现在如果再要结婚,我要嫁给学问更好的“大海”。冯亦代就是那个“大海”。1993年,黄宗英赴美国探亲期间,因要翻译一个外国诗人的诗歌,便写信求教哥哥黄宗江的好朋友冯亦代——著名翻译家、出版家,早年便是他把海明威介绍给中国读者。那是一段动人心魄的黄昏恋,68岁的她和80岁的他鱼雁传情8个月,往来情书40余万字。终于在1993年,在北京黄宗英嫁给了她心目中的“大海”冯亦代。后来,有编辑提议,请两位老人将见证了他们幸福黄昏恋的情书做个合集出版,黄宗英和冯亦代欣然应允。可惜的是,就在该书出版之前,冯亦代因病离开人世。2005年8月,见证他们幸福黄昏恋的情书合集《纯爱——冯亦代黄宗英情书》出版了。黄宗英给远在天堂的爱人写了两相隔的“情书”作为《纯爱》序言。
   从戏剧到文学,从浪漫到现实,它们串起了黄宗英的一生。她是演员,也是编剧。生活其中,陶醉其中,感悟其中。黄宗英生前曾说,“当一个梦圆了的时候,我们又开始追求另一个梦。渴望去做另一件力所难及的事。梦的回声唤起新的梦,循环不已,生命不息。”愿她在天堂也有梦可追……
  编辑/刘洋
其他文献
亲情是最昂贵的奢侈品,抱抱每一个原地过年的异乡人,别害怕分离,疫情过后的下一站就是团圆。   我叫顾秋鸣,今年38岁,从沈阳老家到上海打拼已有12年。这期间,我做过清洁工、服务员,现在经营一个煎饼摊,早上出完摊,下午做钟点工,日子很辛苦也很充实。   丈夫是跑运输的,有活就接,没活就休息,有时早上会帮我一起出摊。煎饼摊摆在上海普陀区铜川路的一个居民巷子里,已有五六个年头,新摊成了老摊头,和阿姨叔叔
期刊
年过五旬后,单忠雨决心带父母去旅行。   他越来越感觉到岁月在父母身上撒下的痕迹。他们的头发开始花白,老年斑爬上额头、眼角、手臂,步伐愈发迟缓,耳朵也不大灵光了。在逐渐迈入老年的过程中,他意识到,父母早已经先他一步衰老了。   两位老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沈阳工厂里度过了大半生,扛过了饥饿、贫寒,将三个儿子拉扯大。退休后,生活停下来了。他们没什么兴趣爱好,就喜欢出门旅游。刚开始,跟着旅行团走,岁
期刊
从校服到工作服,许平平和胡学平夫妇相伴14年,自大学毕业后走进四川大凉山,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岁月。两人参加执行航天发射任务近70次,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了“80后”主力军的风采,“月亮城”见证了他们的爱情誓言:星辰大海,筑梦航天。  学霸夫妻携手走进大凉山   许平平是个陕西姑娘,父母给她取这个名字,是希望她能平平稳稳地生活。然而,从小成绩突出的她,注定了不平凡的人生
期刊
90后的四川女孩邓轩,是重庆一所艺术培训学校的清洁工,在去年的全国美术专业考试中,她考出了556分的高分,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录取。据说,在重庆历年参加考试的成千上万名艺术考生中,能通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业考试的每年不过五六人。而邓轩,一个仅仅初中毕业的清洁工,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加倍的努力,却能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中“过五关斩六将”,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不能不令人叹服和钦佩。  封存梦想,
期刊
电影开头说道:“打从我记事起,妈妈就是一副中年妇女的模样,渐渐的,我都忘了她也曾是个花季少女。”看到这里我窃喜了,窃喜自己懂事早记忆力好,我的记忆里储存了妈妈年轻靓丽的模样。那时妈妈应该是三十岁的年龄,特别爱美,总带着我去美发店烫头发,难闻的冷烫水的味道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当然也包括妈妈满脑袋卷的新发型。还有妈妈带着我逛商店买下的一条宝石蓝丝绒旗袍,在我眼里,穿上旗袍的妈妈浑身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期刊
头发变白是衰老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一般来说,亚洲人30~40岁开始慢慢出现灰白发,稍晚于白种人,非洲人最晚,而这是由基因決定的。   基因可以规划我们何时出现白头发,通常来说,父母出现白头发的年龄越小,子女出现白头发的时间也会越早。   除有白发家族史的人外,患有某些疾病、营养不良、经常吸烟的人,也更容易长出白发。  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溃疡性结肠炎、肾病、白癜风等,都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白发
期刊
近90岁的老人江敏慈入驻年轻人社区B站(哔哩哔哩视频分享网站)成为UP主(网站的视频上传者),署名“敏慈不老”,两天内吸引粉丝10万人,获得B站官方颁发的“银电视”奖,播放量突破200万次。接下来她上传视频21个,最高播放量破460万,吸引粉丝人数达到30多万,被央视、搜狐新闻等多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网友大赞她为“吾辈楷模”。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误打误撞闯入崭新领域   江敏慈老人喜欢追剧、绣十
期刊
一场自发组织的羽毛球比赛中,宋先生被周先生打出的羽毛球击中致右眼受伤,接近失明。责任怎么划分?赔偿由谁承担?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规定,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活动组织者的责任适用本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至第一千二百零一条的规定。   法谚有云:“自甘冒险
期刊
在我国科技界,有这样一对“神仙眷侣”,丈夫是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被誉为“小麦之父”;妻子是我国著名白菜育种专家,被称为“白菜之母”。夫妻俩两次定下“十年之约”互相挑战,双双成为各自行业的领军人物,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由妻子撰写、记录他们真实生活的《田野童话》一书,将于2021年秋天与全国读者见面。  婚后打赌,看谁先研究出好品种   今年63岁的茹振钢,出生于河南沁阳农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因为
期刊
人们常常说“越挫越勇”。但有些人非常害怕失败,出现了一次失败,就觉得自己永远都不行了。为什么这些人不能顺利地从挫折中走出来呢?   心理学家指出,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复原力是不一样的。复原力是人们在面对某种挫折和失败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如果缺少了它,很有可能就会无法重拾信心,一蹶不振。  什么是“复原力”   复原力指的是人们能够从失败中学习经验,从挑战中再次获得动力,以及无条件相信自身能够克服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