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铜器保护修复理念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h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一件青铜舫的修复为例,介绍清洗去锈、残缺补配、做旧及缓蚀封护等修复步骤,并对青铜器保护修复中“不改变原状”的原则理念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青铜器;青铜舫; 保护修复;修复理念
  1 青铜器保护修复原则
  在青铜器修复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以下六个原则:消除隐患原则,不改变原状原则,可逆性原则,兼容性原则,最小干预原则,可辨识原则。
  2 青铜舫修复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青铜器现状调查记录是对青铜器属性、保存状态的真实详细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器物名称、登记号、等级、时代、质地、尺寸、重量、来源、埋藏环境、腐蚀与残破现状、描述修复历史、影像记录等。其次,对青铜舫进行科学检测分析。在实施修复方案前有条件的或较珍贵文物应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这是青铜器修复的必要依据,主要检测分析青铜器组成成分、金相结构、保存状况、制作工艺、腐蚀产物、腐蚀机理等。目前采用的方法有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X射线电子能谱法、扫描电镜能谱法等。最后,在现状观察和检测分析基础上制订青铜器修复方案,确定修复项目的指导思想、修复的工艺路线、修复材料及实验,并对修复的主要程序、修复材料、方法配方、浓度、用量做出具体规定。
  3 青铜舫修复操作步骤
  3.1 清洗去锈
  3.1.1 表面清洗
  将器物残片或者体积较小的器物放置于盆中或者清洗塑料箱中,先用蒸馏水或者去离子水浸泡,大型器物可放入清洗槽中浸泡,待表面附着物完全浸泡透后,再用毛刷进行刷洗。
  3.1.2 去锈
  对器物采取机械去锈和化学去锈相结合的方法。机械去锈的主要工具有刻刀、手术刀、小锤、洁牙机等。如果遇到深入器物内里的厚锈就要用酒石酸钾钠和乙醇溶液进行化学去锈。
  去锈的具体步骤:用手术刀、刻刀等工具剔除器物表面的泥土和有害锈,在采取机械清理的过程中要小心,不要伤及器物。对于一些难以去除的层状堆积和较为坚硬的硬结物,笔者用脱脂棉蘸取5%的酒石酸钾钠溶液并贴敷于硬结物的表面,使其逐渐软化,每隔一段时间取下脱脂棉并使用手术刀进行清除,直至硬结物完全清除。然后用脱脂棉蘸取蒸馏水仔细擦拭器物表面留下的化学溶液和残留污渍。由于青铜舫素面无纹,在去除有害锈和泥质硬结物后,一些不影响器物整体结构和美观效果的泥土和无害锈可以保留。
  3.2 残缺补配
  在器物补缺前,一定要对所要补缺的地方有确切的认识,残缺补配需要有理有据,方可以进行补配。如果缺失部位的原状已经无从得知,必须使残缺部位保持原先的残缺状态,以便让器物的观察者明白残缺部位的历史状态存在多种可能性,无根据的补配只会窜改器物原貌并且误导观察者。
  青铜舫器身有一缺口,由于缺口面积较大且器物本身腐蚀较少金属机体较好,笔者采用铜皮焊接进行补配。先用电磨机对缺口处进行打磨,使其露出金属机体,方便用铜皮焊接。然后将铜皮剪裁成残缺部分的形状,填补于残缺处,用烙铁锡将其焊接。再用原子灰填补于铜皮之上,为的是增加补配件的厚度,使之与器身壁厚相匹配。原子灰是由主体灰(基灰)和固化剂两部分组成的高分子材料,按一定比例调和好,掺入颜色(方便以后做旧),用批灰刀均匀填补于铜皮上,大约十分钟后固化,得到所需补缺块。补配后,再用电磨、锉刀、砂布等工具进行打磨处理和抛光。
  3.3 做旧
  做旧也称为“做颜色”或“随色”,是将修复部位与原残损部位衔接得既要颜色、花纹一致,又要体现出质感的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序。在做旧前,对补配块进行修整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不能凸起,否则影响做旧效果。本次做旧采用的主要工具有各种矿物颜料、油画笔、泥浆、手术刀、漆片汁、脱脂棉、刷子、酒精等。
  做旧的大致步骤:使用滚、抹、崩、涂、弹、点、画等手法将适合的色料依照青铜器锈蚀分布情况,由底到面层层施加,甚至堆砌颗粒,形成既有厚度又有自然质感的锈蚀模样。作色时要按照周边的背景颜色由浅入深逐步上色,尽可能让多种色彩层层相叠,每一层都使用不同的颜色。如此反复上色,直到做旧部位颜色与周围锈色相近,达到远看一体、近看略有不同的效果。
  3.4 缓蚀、封护
  缓蚀是金属文物保护常用的方法,本次封护采用1%的丙烯酸树脂(B-72)丙酮溶液进行封护处理。丙烯酸树脂具有良好的可逆性,较强的稳定性及耐老化性,优异黏结力及可再处理性等优点,在青铜器表面可以形成一層致密的薄膜,能加强器物对空气污染物的抵御能力。使用时,采用毛笔少量蘸取多次涂刷的方法,防止使用过量造成器物表面眩光。在对青铜器进行缓蚀封护过程中,考虑到丙酮溶液的有毒性,整个操作应佩戴防毒面具并在通风橱内进行。
  4 对中西方青铜器保护修复理念的理解与探讨
  随着西方文物保护理念与中国传统修复思想的不断碰撞与融合,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我国青铜器保护修复理念提出了独特见解。笔者认为,在文物保护目的一致前提下,各流派的修复理念相互争论与冲突有助于我国青铜器保护修复理念的发展。就青铜器修复而言,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有正确的理解:①对“不改变原状”原则中的“原状”要有明确认识,所谓文物的“原状”,可以从青铜器的有形信息和无形信息两方面来理解,有形信息主要指外观形貌及其基本结构,无形信息包括器物所蕴含的一切历史、艺术、科学、材料及工艺技术等原始信息,这些无形的原始信息有利于研究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等。所以在器物修复时,使用的技术工艺和材料不能破坏或者掩盖器物本身的原始状态。②文物的美学价值是吸引人们观赏收藏的重要原因,古代青铜器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无论是它的器形还是纹饰,都是按照当时的宗教信仰、社会文化和审美观点制造出来的,每件器物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为了使残缺的青铜器的艺术价值重新展现,更符合大众“完整性”的审美需求,可以对残缺部位进行合理的修复补配。而西方则持反对观点,认为中国对青铜器的“补配”,不符合“可辨识”“最小干预”等原则。这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审美理念不同。
  我国根据中国自身文化特点和国情,提出了“考古修复、展览修复、商品修复”现代修复方针,这三种修复方针所达到的目的也不同,其中最符合青铜器保护修复理念的是展览修复,在展览修复中,当对青铜器缺失部位信息掌握有充分依据时,可以对其进行补配,使所修复器物看上去完整无缺,在保护青铜器的原则下,应尽可能地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当然,也不能为了现代人的审美眼光而私自“篡改”了青铜器的原始美。毕竟,人们的审美受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等客观因素影响,不同时期的人们对美的定义也不同,一味地迎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而舍弃青铜器自身丰富的艺术信息,也一定程度违反了“不改变原状”的原则。
  我国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经历了从最初的传统修复理念,到西方布兰迪修复理念的引进,再到现代宏观预防性修复理念以及微观功能性修复理念的建立,青铜器的保护修复理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青铜器保护修复的理念始终存在争议,修复理念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乎“情理”即可。我们要将西方的文物修复理念与我国独特的文化特征相结合,总结出适用于我们自身的青铜器保护修复理念,使我们民族宝贵的青铜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贾文忠.古玩保养与修复[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代青铜器修复与保护技术[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4.
  [3]何陟.青铜器修复中的焊接技术[N].中国文物报,2017-02-17(007).
  [4]高英.中国古代青铜器传统修复技术(一) 铜器焊接[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0(00):168-193.
  [5]布兰迪.文物修复理论[M].罗马:意大利非洲与东方研究院,2006.
  [6]陈仲陶.对青铜器保护修复理念、原则的探讨[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3):87-91.
  [7]姚智辉,高长青.美学教育融入文物保护教学中的初步思考与尝试[J].河南教育(高教),2019(7):64-67.
其他文献
摘 要:作者从广西66处国家重点文物古迹出发,认为可以运用“互联网+”战略,借助文物古迹单位自身的主动传播、政府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大众媒体优质内容的广泛告知和UGC内容传播四种方法改进文物古迹的传播方式。运用互联网+战略革新文物古迹的传播路径,即从单纯“上网”走向互联网多层次融合、从线上到线下双保险“激活”路径选择。  关键词:文物古迹;”互联网+“;融合  古迹,指的是历史的遗留的陈迹[1],包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国家对博物馆所承担的社会教育职能越来越重视,这也对博物馆人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提出了更高要求,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部分县区博物馆因场馆设施、人员意识等方面的局限性,很难甚至还未开展社教活动。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教育;走出去+请进来;思路创新  1 序言  一提到教育,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家庭和学校,大部分人都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常有意义的
期刊
摘 要:私有产权文物建筑的保护是近几年来文物界一直热议的话题,尤其是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方面,频繁产生诸如产权纠纷、修缮资金和合理利用等问题,不同程度阻碍了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发出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强音。由此可见,加强文物的保护、利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今后的重要任务。作者认为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会推进美丽乡
期刊
摘 要:高校博物馆与高校思政课都担负着文化育人的责任和使命,具有高度的目标一致性和实践融合性。那么二者如何通过实践融合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呢?首先,用好文物资源,办好陈列展览,奠定文化育人条件。其次,用好高教人才,做好言传身教,凸显文化育人优势。第三,用好自身资源,备好思政课程,打造文化育人课堂。最后,用好场馆平台,搞好体验活动,达成文化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文化育人;高校博物馆;高校思政课;实践
期刊
摘 要:中小博物馆主要指那些藏品不多、工作人员较少、资金缺乏的市县级博物馆。资源的缺乏导致中小博物馆无力举办高水平的临时展览,从外引进临时展览成为中小博物馆快速提升其临时展览水平和质量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小博物馆;临时展览;安徽博物院;展览巡展  1 中小博物馆词义辨析  因博物馆行业的特殊性和不同博物馆之间的差异性,准确定义“中小博物馆”并不是一件容易达成共识的事情。目前,只有《博物馆建筑
期刊
摘 要:我国博物馆事业正处在上升期,各项管理工作也在进一步优化。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有效地开展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志愿者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文章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就志愿者管理工作中的志愿者考勤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做一具体介绍。  关键词:故宫博物院;志愿者管理;信息化  志愿者,联合国定义为“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志愿者无偿贡献了个人的
期刊
摘 要:南宋时期主要军事威胁来自金和蒙古的骑兵,探寻有效的制敌战略成了南宋统治者的头等大事。由于马政、财政以及朝内士大夫言论的影响,宋军选择了“以步制骑”的军事战略,并在长期的战争中总结出各种克制骑兵的方法。但这些战术大都自保有余而进攻不足,这是南宋在军事战略上消极应战的主要表现。南宋要走出“以步制骑”的桎梏,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变革,然而自北宋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南宋再无能力进行这样的改革,“以骑制
期刊
摘 要:老照片是历史有力的见证,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城市发展与社会百态。文章以“钱江旧影——钱塘江流域老照片特展”为例,从展览空间、内容、情感、观众体验、形式设计等方面出发,探讨和研究老照片的策展方式。  关键词:老照片;博物馆;展览策划;展览情感;观众体验  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历史痕迹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而老照片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担负着诉说和还原历史的重任。老照片中所呈现的城市发展
期刊
摘 要:新媒体的不断普及衍生,在一定程度上给相对传统的文博行业带来了全新挑战和良好契机。加之“博物馆热”的不断升温,也给文博行业提出新的课题和引导。如何迎合广大受众对社交媒体平台的偏好,以此更好地进行文博工作的传播,借鉴数字营销领域的4R理论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迪和建议。文章选取“浦东文博”微信公众平台为实例,以數字化营销4R理论为基础,探讨文博行业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与发展。  关键词:4R理论
期刊
摘 要:遗址博物馆具有断代性和地域性特点,其建筑设计受相关要素“制约”。文章以鸿山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为例,阐释了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原则与要点,强调了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是一项科学的、艺术的、系统的工程。  关键词: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展示;鸿山遗址  遗址博物馆是在古文化遗址上建立针对该遗址文化进行发掘、保护、研究、陈列的专门性博物馆[1]。“由于考古遗址的时空是‘发生历史的地点’,因此遗址博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