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高校后勤部门来说,服务群众、激励关怀是极其重要的,后勤本着"三服务、两育人"的理念,又有许多繁琐细微的工作,对于服务、激励,有不可分离的烙印。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采取多种手段增强对党员群众的服务引导是增强组织凝集力、战斗力的最主要因素,在促进校园高效发展、和谐发展进程中,调动内外各方力量,整合资源,引导"大后勤"思想,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长效机制,使其作用得到最佳发挥,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本文旨在探析当前党内激励关怀和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改善的方法和对策,实现后勤工作的甚至校内工作的和谐快速发展、高效运作。积极推进服务工作机制化、常态化,培养造就一支服务类型多样、发挥作用明显的服务队伍,构建起服务为先、特色鲜明、师生认可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体系。
关键词:党内激励机制;关怀帮扶;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研究
学校是培养国家栋梁的地方,正确的引导学生,就是正确的引导国家的未来。培养好万千学子,首先靠基层工作的党员群众,让党员有可为、有作为,本质提高党员基层干部福利,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加强日常关心和爱护,是当前新形势下增强党组织稳定性和凝聚力的有效手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方式,建立起关怀、凝聚党员和联系服务群众的新桥梁,按照“三服务、两育人”工作要求,把服务链头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建立党内激励帮扶机制。
一、剖析党内激励机制关怀帮扶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的问题 1、工作生活安排紧凑
基层一线广大党员存在一定流动性,工作繁杂,时间安排充实,对党员的管理教育比较困难,加之有些党员的责任心不强、负担重、竞争压力加剧等一系列的问难事实摆在面前,从而使对党内关怀缺乏一定的组织保障。没有真正认识到党员的主体地位,对党员的权利保障力度不够,组织生活也是流于形式。
2、社会价值理念蜕变。
当前,有些群众不想入党,归属感不强,有些党员干部不关心政治,不讲政治,不信马列信宗教,不信科学信迷信,公然认为“马列主义是空的,共产主义是远的,黄金白银才是实的”,提出“丢掉远的,不要空的,只要实的”, 喊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世界观落后,人生观模糊,价值观错位。尤其是当代的众多党员,在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的大改变,许多党员受到暴力、金钱、色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颓废思想的包围,就会滋生不良思想,价值观念的迷失和蜕变。
3、关怀机制不全面
在党内关怀机制建立上,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时代性、长效性,党员对优秀群众的引导入党缺乏主动性,入党过程相对缓慢且繁琐,在培养中面临生活、工作等许多压力。在帮扶机制上,没有将普遍关爱和重点帮扶结合起来,造成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严重脱节,物质收入差异大,没有完善激励条文,干五年、十年一个样,消磨自信心和上进心。有的就是流于帮扶的表面,没有形成对党员内心思想和行为的驱动力,激励关怀与帮扶没有形成统一性、连接性的制度,影响到对党员帮扶制度的作用发挥。
二、党内激励机制关怀帮扶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实现方式
(一)工作实现靠实践
1、 热心服务能化雪。应该高度重视抓好“三个方面的服务”,即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教职工、服务学生。坚持面向弱势群体,真心实意为师生办事实,结合维修服务站、膳食咨询及“物业维修、医疗保障、司机24小时值班制”,热心服务,主动服务,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咨询、技术指导、上门到家、24小时班制等多项服务;建立党员群众需求信息反馈机制,定期查找基层党员群众所需所难,量身定做提供服务活动,努为党员群众排忧解难,接受党员群众咨询,逐个帮助解决困难,并后期反馈与跟进。
2、基层党员树模范。为基层无职党员设置多个岗位,无职党员在自己选好的岗位上开展服务工作;在部门无职党员围绕带领群众做好服务、维护校园和谐、帮扶困难群众、支持学校公益事業等内容,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以党员示范点,带头诚信、肯做敢当,带头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开展结对互帮活动,帮助帮扶极其困难学生,不仅物质上,思想上也要做到有力的帮扶,与学生党支部结成互帮互助对子。
3、集体活动凝聚力。党员委员会和党员群众定期组织开展张贴、印发医疗小知识、季度饮食健康知识,开展饮食健康讲座等宣传活动。设置维修服务点,服务到家,及时上门解决师生宿舍日常小困难,组织党员群众植树、除草共同携手建设美好校园。此外,组织开展“秉从雷锋精神”党员志愿服务月活动,引导党员“一人做一件好事、一人解一次民忧、一人帮一个群众” 、走访慰问受灾群众和结对帮扶等爱心活动。
(二)工作飞跃靠反思
1、完善监督稳发展。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确保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各部门要联合做好对这项工作的监督工作,广泛听取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群众投诉,及时向群众反馈处理意见。
2、奖惩制度壮士气。对联系群众好、群众公认的干部,可在学校干部选拨工作开展期间,由基层党组织联名推荐在提拔重用上给予优先考虑;对群众意见较大的干部在基层党组织内给予通报批评,对连续几年受到批评的人员,由基层党组织向学校党委反映后给予降免职务处理。通过奖优罚劣,调动广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健全机制新飞跃。党组织在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着眼于解决教职工反映突出的问题。困难群体在高校并不完全意味着生活困难,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处于利益冲突中的某些临时性或持久性的弱势群体,联系群众就要首先关心这些人的利益问题。目前,高校发展也面临效率和公平的问题,而且关注和实现公平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高校党组织高度重视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使党组织所做的决定符合实际,使大多数群众满意。
三、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两者密不可分
1.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仅关系到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还关系着党内和谐建设的进展,进而影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
2.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我们的一切工作和事业要取得成功,必须真正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党员联系群众是我党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保证。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党员只有在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才能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本质。如果我们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实际,那么我们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有可能不复存在,甚至变成最大的危险。
3.两者是如亲兄弟一般,密不可分,做好党员激烈帮扶工作、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提高党在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正确的引导学生,做到真正的引导国家未来。
关键词:党内激励机制;关怀帮扶;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研究
学校是培养国家栋梁的地方,正确的引导学生,就是正确的引导国家的未来。培养好万千学子,首先靠基层工作的党员群众,让党员有可为、有作为,本质提高党员基层干部福利,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加强日常关心和爱护,是当前新形势下增强党组织稳定性和凝聚力的有效手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方式,建立起关怀、凝聚党员和联系服务群众的新桥梁,按照“三服务、两育人”工作要求,把服务链头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建立党内激励帮扶机制。
一、剖析党内激励机制关怀帮扶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的问题 1、工作生活安排紧凑
基层一线广大党员存在一定流动性,工作繁杂,时间安排充实,对党员的管理教育比较困难,加之有些党员的责任心不强、负担重、竞争压力加剧等一系列的问难事实摆在面前,从而使对党内关怀缺乏一定的组织保障。没有真正认识到党员的主体地位,对党员的权利保障力度不够,组织生活也是流于形式。
2、社会价值理念蜕变。
当前,有些群众不想入党,归属感不强,有些党员干部不关心政治,不讲政治,不信马列信宗教,不信科学信迷信,公然认为“马列主义是空的,共产主义是远的,黄金白银才是实的”,提出“丢掉远的,不要空的,只要实的”, 喊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世界观落后,人生观模糊,价值观错位。尤其是当代的众多党员,在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的大改变,许多党员受到暴力、金钱、色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颓废思想的包围,就会滋生不良思想,价值观念的迷失和蜕变。
3、关怀机制不全面
在党内关怀机制建立上,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时代性、长效性,党员对优秀群众的引导入党缺乏主动性,入党过程相对缓慢且繁琐,在培养中面临生活、工作等许多压力。在帮扶机制上,没有将普遍关爱和重点帮扶结合起来,造成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严重脱节,物质收入差异大,没有完善激励条文,干五年、十年一个样,消磨自信心和上进心。有的就是流于帮扶的表面,没有形成对党员内心思想和行为的驱动力,激励关怀与帮扶没有形成统一性、连接性的制度,影响到对党员帮扶制度的作用发挥。
二、党内激励机制关怀帮扶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实现方式
(一)工作实现靠实践
1、 热心服务能化雪。应该高度重视抓好“三个方面的服务”,即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教职工、服务学生。坚持面向弱势群体,真心实意为师生办事实,结合维修服务站、膳食咨询及“物业维修、医疗保障、司机24小时值班制”,热心服务,主动服务,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咨询、技术指导、上门到家、24小时班制等多项服务;建立党员群众需求信息反馈机制,定期查找基层党员群众所需所难,量身定做提供服务活动,努为党员群众排忧解难,接受党员群众咨询,逐个帮助解决困难,并后期反馈与跟进。
2、基层党员树模范。为基层无职党员设置多个岗位,无职党员在自己选好的岗位上开展服务工作;在部门无职党员围绕带领群众做好服务、维护校园和谐、帮扶困难群众、支持学校公益事業等内容,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以党员示范点,带头诚信、肯做敢当,带头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开展结对互帮活动,帮助帮扶极其困难学生,不仅物质上,思想上也要做到有力的帮扶,与学生党支部结成互帮互助对子。
3、集体活动凝聚力。党员委员会和党员群众定期组织开展张贴、印发医疗小知识、季度饮食健康知识,开展饮食健康讲座等宣传活动。设置维修服务点,服务到家,及时上门解决师生宿舍日常小困难,组织党员群众植树、除草共同携手建设美好校园。此外,组织开展“秉从雷锋精神”党员志愿服务月活动,引导党员“一人做一件好事、一人解一次民忧、一人帮一个群众” 、走访慰问受灾群众和结对帮扶等爱心活动。
(二)工作飞跃靠反思
1、完善监督稳发展。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确保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各部门要联合做好对这项工作的监督工作,广泛听取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群众投诉,及时向群众反馈处理意见。
2、奖惩制度壮士气。对联系群众好、群众公认的干部,可在学校干部选拨工作开展期间,由基层党组织联名推荐在提拔重用上给予优先考虑;对群众意见较大的干部在基层党组织内给予通报批评,对连续几年受到批评的人员,由基层党组织向学校党委反映后给予降免职务处理。通过奖优罚劣,调动广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健全机制新飞跃。党组织在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着眼于解决教职工反映突出的问题。困难群体在高校并不完全意味着生活困难,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处于利益冲突中的某些临时性或持久性的弱势群体,联系群众就要首先关心这些人的利益问题。目前,高校发展也面临效率和公平的问题,而且关注和实现公平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高校党组织高度重视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使党组织所做的决定符合实际,使大多数群众满意。
三、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两者密不可分
1.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仅关系到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还关系着党内和谐建设的进展,进而影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
2.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我们的一切工作和事业要取得成功,必须真正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党员联系群众是我党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保证。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党员只有在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才能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本质。如果我们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实际,那么我们党的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有可能不复存在,甚至变成最大的危险。
3.两者是如亲兄弟一般,密不可分,做好党员激烈帮扶工作、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提高党在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正确的引导学生,做到真正的引导国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