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针对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精益化与智能化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接着阐述了两个典型案例,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精益化;智能化;问题
精益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核心是消除浪费、持续改善、提升效益。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智能化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而精益化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智能化又是精益管理的有效手段。充分把握精益管理与智能制造的关系,两者联动对于推动设计制造一体化,缩短研制周期,提升生产系统的柔性,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提升生产本质安全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问题概述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从产品设计、工艺、质量、财务、人力资源到市场销售、服务和采购等各个环节,都存在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的地方,这样优化的过程需要精益管理。精益管理具体由精益研发、精益生产、精益经营等三大部分组成,精益研发的关键在于“数字化协同”,精益生产的特点在于“零库存”、“高柔性”、“零缺陷”,精益经营的核心在于“科学”与“专业”,其根本均在于通过控制成本达到提升质量和效益的目的。智能制造是制造类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按照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周济提出智能制造发展的三个范式--数字化、数字化网络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中国绝大多数制造企业仍处于智能制造的第一阶段,即数字化升级改造。在此阶段要完成制造业基本补课任务,通过生产设备更新代换、产品布局优化调整、产业方式创新变革等方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数字化技术集成应用等方式促进企业生产产品质量和服务提升。
企业在生产线升级过程过程中,精益管理和智能制造是必然考虑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不可偏废。企业如果在充分利用智能制造技术手段推进精益管理的同时,又能将精益管理融入到智能化改造中,企业转型升级过程才更平稳有效。
2典型案例
(1)长安汽车
如果单独强调机器人等硬件设备与MES等信息化软件系统的引进和使用,忽略基础车间或生产线的精益管理工作,这样的数字化改造升级将会是企业变成数据和信息的孤岛,并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推进智能化改造中,长安汽车充分贯彻精益管理理念,借助信息化技术推进企业发展。借助丰田的TPS系统,通过“系统设计、逐步推进、建立标准、对标提升”等方式将精益管理本土化,形成了精益智能制造系统。首先,构建了CPS文件体系架构和推进主体计划,从安全、质量、交付、成本、环境等方面确定了管理指标;其次,注重以WG班组管理能力建设为基础、以生产现场为主要对象,以识别与消除浪费为核心、以PDCA循环为工作原则等重点环节逐步推进;再者,加快精益生产管理标准化,总结各阶段推进经验,形成体系、作业、主题活动标准化运行模式;最后,通过与丰田公司等竞争标杆对比,分析数据找出差距,按照管理指标体系优化指标,不断改进从而持续提高。正式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生产方式的持续改善,造就了长安汽车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2)成飞公司
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专项工程中,开辟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制造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等诸多项目渠道。成飞作为国家航空工业骨干企业,承担了其中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全面助力国内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面对飞机研制中出现的高精度、长寿命、高可靠性和维护性等需求,成飞围绕企业产品制造的全过程,融合并集成生产系统中的信息流和物流,逐步推进生产单元、生产线、生产车间建设。基本实现基于模型的三维工艺设计,形成了大数据集;建立涵盖生产计划、采购管理、产品管理等功能的生产管控系统,实现生产全过程控制及闭环管理;构建数控加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按精益管理的要求组织并综合应用数字化设计、制造和管理技术,形成了高效制造体系;突破集成控制与自动装夹等技术,建成了飞机中小型零件智能生产线;智能数控加工装配生产车间以MES、ERP等完成对生产过程数据、设备、传感器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实现对生产、设备、物流信息的多维度、分層级管控,构建“数字孪生”车间,实现物理工厂与虚拟工厂中人、机、物、环、信息等全要素相互映射、适时交互、高效协同。
3有关建议
(1)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全面推广应用精益管理理念
中央企业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拼的大国工匠,他们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基础作用。对于制造业从业者而言,大国工匠身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值得传承。企业在推进精益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技术人员,都应当注重这种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把精益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落实到企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
(2)学习科学家精神,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
从生产单元到生产线,从生产车间到加工工厂,智能制造掀起了一轮升级改造热潮。除去单纯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采购,大数据、物联网、增材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情况有着直接影响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家精神的支撑。学习科学家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加大制约生产线升级改造的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推动智能制造升级改造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提高自主可控能力,这对军工制造类企业甚为重要。
(3)发扬企业家精神,合力推动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精益管理和智能制造是企业走向未来的必备要素,把握并利用好精益管理和智能制造的关系,除了注重工匠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之外,发扬企业家精神作用很大。对国内制造业来说,尤其是对管理者来说,充分发挥企业家“创新”、“冒险”、“协作”的精神,把精益管理理念贯穿至智能制造建设中,把智能制造元素融入至精益管理中,全面推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刘胜军, 精益管理与现代IE, 深圳: 海天出版社, 2013: 3-34.
[2]欧阳生, 精益智能制造,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37-87.
[3]吴伟仁, 军工制造业数字化,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07: 93-124.
(作者单位:中国兵器工业新技术推广研究所)
关键词: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精益化;智能化;问题
精益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核心是消除浪费、持续改善、提升效益。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智能化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而精益化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智能化又是精益管理的有效手段。充分把握精益管理与智能制造的关系,两者联动对于推动设计制造一体化,缩短研制周期,提升生产系统的柔性,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与效益,提升生产本质安全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问题概述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从产品设计、工艺、质量、财务、人力资源到市场销售、服务和采购等各个环节,都存在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的地方,这样优化的过程需要精益管理。精益管理具体由精益研发、精益生产、精益经营等三大部分组成,精益研发的关键在于“数字化协同”,精益生产的特点在于“零库存”、“高柔性”、“零缺陷”,精益经营的核心在于“科学”与“专业”,其根本均在于通过控制成本达到提升质量和效益的目的。智能制造是制造类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按照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周济提出智能制造发展的三个范式--数字化、数字化网络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中国绝大多数制造企业仍处于智能制造的第一阶段,即数字化升级改造。在此阶段要完成制造业基本补课任务,通过生产设备更新代换、产品布局优化调整、产业方式创新变革等方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数字化技术集成应用等方式促进企业生产产品质量和服务提升。
企业在生产线升级过程过程中,精益管理和智能制造是必然考虑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不可偏废。企业如果在充分利用智能制造技术手段推进精益管理的同时,又能将精益管理融入到智能化改造中,企业转型升级过程才更平稳有效。
2典型案例
(1)长安汽车
如果单独强调机器人等硬件设备与MES等信息化软件系统的引进和使用,忽略基础车间或生产线的精益管理工作,这样的数字化改造升级将会是企业变成数据和信息的孤岛,并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推进智能化改造中,长安汽车充分贯彻精益管理理念,借助信息化技术推进企业发展。借助丰田的TPS系统,通过“系统设计、逐步推进、建立标准、对标提升”等方式将精益管理本土化,形成了精益智能制造系统。首先,构建了CPS文件体系架构和推进主体计划,从安全、质量、交付、成本、环境等方面确定了管理指标;其次,注重以WG班组管理能力建设为基础、以生产现场为主要对象,以识别与消除浪费为核心、以PDCA循环为工作原则等重点环节逐步推进;再者,加快精益生产管理标准化,总结各阶段推进经验,形成体系、作业、主题活动标准化运行模式;最后,通过与丰田公司等竞争标杆对比,分析数据找出差距,按照管理指标体系优化指标,不断改进从而持续提高。正式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生产方式的持续改善,造就了长安汽车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2)成飞公司
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专项工程中,开辟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制造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等诸多项目渠道。成飞作为国家航空工业骨干企业,承担了其中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全面助力国内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面对飞机研制中出现的高精度、长寿命、高可靠性和维护性等需求,成飞围绕企业产品制造的全过程,融合并集成生产系统中的信息流和物流,逐步推进生产单元、生产线、生产车间建设。基本实现基于模型的三维工艺设计,形成了大数据集;建立涵盖生产计划、采购管理、产品管理等功能的生产管控系统,实现生产全过程控制及闭环管理;构建数控加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按精益管理的要求组织并综合应用数字化设计、制造和管理技术,形成了高效制造体系;突破集成控制与自动装夹等技术,建成了飞机中小型零件智能生产线;智能数控加工装配生产车间以MES、ERP等完成对生产过程数据、设备、传感器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实现对生产、设备、物流信息的多维度、分層级管控,构建“数字孪生”车间,实现物理工厂与虚拟工厂中人、机、物、环、信息等全要素相互映射、适时交互、高效协同。
3有关建议
(1)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全面推广应用精益管理理念
中央企业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拼的大国工匠,他们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基础作用。对于制造业从业者而言,大国工匠身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值得传承。企业在推进精益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技术人员,都应当注重这种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把精益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落实到企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
(2)学习科学家精神,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
从生产单元到生产线,从生产车间到加工工厂,智能制造掀起了一轮升级改造热潮。除去单纯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采购,大数据、物联网、增材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情况有着直接影响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家精神的支撑。学习科学家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加大制约生产线升级改造的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推动智能制造升级改造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提高自主可控能力,这对军工制造类企业甚为重要。
(3)发扬企业家精神,合力推动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精益管理和智能制造是企业走向未来的必备要素,把握并利用好精益管理和智能制造的关系,除了注重工匠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之外,发扬企业家精神作用很大。对国内制造业来说,尤其是对管理者来说,充分发挥企业家“创新”、“冒险”、“协作”的精神,把精益管理理念贯穿至智能制造建设中,把智能制造元素融入至精益管理中,全面推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刘胜军, 精益管理与现代IE, 深圳: 海天出版社, 2013: 3-34.
[2]欧阳生, 精益智能制造,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37-87.
[3]吴伟仁, 军工制造业数字化,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07: 93-124.
(作者单位:中国兵器工业新技术推广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