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贵阳花溪夹泥质薄层的灰岩风化壳剖面的粒度分布特征的研究,结合矿物成分分析,揭示出岩性不均一的灰岩风化壳的发育特征:灰岩作为剖面主体的成土母岩,风化早期,其以碳酸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贵阳花溪夹泥质薄层的灰岩风化壳剖面的粒度分布特征的研究,结合矿物成分分析,揭示出岩性不均一的灰岩风化壳的发育特征:灰岩作为剖面主体的成土母岩,风化早期,其以碳酸盐矿物的大量溶蚀及酸不溶物的残余积累为特征,同时方解石的溶解也延缓了酸不溶物的风化;后期,随着易溶盐类消失殆尽,酸不溶物作为风化主体,开始了类似其它岩类的风化过程.而灰岩中的泥质薄层夹层,作为风化壳的次要组分,在灰岩风化过程中,由于存在巨大的体积缩小变化,泥质薄层被错断并被灰岩的风化产物所包裹,延缓了其风化发育进程.于是,各端元组分由于所处的微
其他文献
2001-2003年对黔中喀斯特地区(久长镇)20°坡耕地(黄壤土)不同种植处理条件下的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进行为期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种植牧草(三叶草与黑麦草播)截流效果最
为进一步提高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平,利用3S-CAD技术对广西天等县岩溶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进行初步设计。设计以RS技术对基础地理信息进行解译,以GIS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分析和输出,以GPS对样地等进行定位,以CAD技术进行工程制图,并以小山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设计为例,通过提取该流域的数据信息并进行空间分析,然后结合野外实地考察,确定其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主要由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水利水保、草
借助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 ,对路南石林巴江流域的地貌演化阶段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 ,巴江喀斯特流域在经历了晚第三纪的夷平作用后 ,地形变得相对平坦 ,起伏较小 ,属典型的老年期地貌 ;在第四纪 ,由于构造抬升 ,使得流域中下游出现地貌回春 ,向壮年期逆向演化。此外 ,研究还表明 ,在计算流域地貌发育阶段的S值 (某一高程以上的高程的面积积分 )时 ,采用表面积和采用平面投影面积计算出的结果差
为在岩溶丘陵区推广成功的生态农业示范研究和实施成果,本文在实地考察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对恭城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建设途径及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