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新课程下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树立有效教学理念,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课改实施中很多教师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但是,我们在无数次的调研活动中发现,作为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教学效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很多教师在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笔者以初中思想政治课为例,来谈谈如何提高新课程下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一、树立基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理念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前提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综合性课程,通过学习,要“使初中学生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在这样的课程定性下,思想政治课要求淡化学科知识,强调学生学习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和参与,要避免单纯背诵教学内容的状况。但在农村初中,不管是新课还是复习课,不少政治课教师仍花费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机械地记忆相关知识点,而没有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实践探究、分析概括、参与体验等问题上。比如有位教师上陕教版初二年级中《好奇心》一课,在讲到“把握好奇心要靠自己,要用《中学生行为规范》来把握好自己,以避免不正当的好奇”时,老师竟然说“你们自己下去背一背《中学生行为规范》中哪些是‘不准’的行为”,就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为什么不可以将《中学生行为规范》中的有关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地挖掘、反思、体验、感悟呢?
  不可否认,任何学科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能力的形成,都必须以一定的知识技能为基础,但我们不能让学生单纯地记忆结论或知识点,而应该让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把知识技能当作目的还是让学生通过知识技能的过程获得全面发展,这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如果把手段当成目的,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就只能是‘死’的知识和技能,他的能力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等都难有进步。因为学生没有感受到知识形成过程的特点,也没有对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养成探究的习惯。”而且,长期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熏陶下的学生,必然是没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这更是和我们思想政治课思想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点背道而驰的。
  所以,新课程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真正从“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出发,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和有个性特长的发展。“死”的知识和现成的结论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是低效、无效的,甚至是阻碍学生发展的。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关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永远是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
  
  二、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基础
  
  有了基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理念,而没有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无异于纸上谈兵。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间有效交往的基本原则应是平等和谐、相互尊重。
  但我们在下乡听课中,经常会听到“学生基础太差了”、“怎么提问,学生都没有动静”、“上某某班的课,效果会好些”等诸如此类的话。他们总是把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归结于学生的基础差、反应慢。试问,学生的基础、能力、水平都高了,还要我们教师做什么呢?而在教学效果上的客观原因,会让教师对学生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学生的不尊重、不信任,没有耐心,甚至讥讽、嘲弄,严重损害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以至于降低或失去教学的效果。“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于学校思想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只有教师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大大增强。而我们农村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课改理念,更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才能为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关键
  
  “教师的教育观念首先要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方式与教育策略,并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最终转化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因此,在树立了基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理念和构建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关键便是实施有效教学策略。
  
  1、课前准备:为学生有效学习而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针对学生与教材事先做出的一种“预案”,为了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当潜心研究、精心构思这一预案。从教材的角度讲,要深入钻研把握教材中新知的生长点、教材的重难点、教材的深度、广度和教材的关键处,甚至包括教材的一字一句、前后顺序、每幅插图和思考题。思想政治课新教材中每一个板块都包含了很深刻的教学意义,如“情景再现”能让学生在参与情景再现的活动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阅览人生”能够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辩论时刻”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辩能力等。我们政治课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刻理解编者对每个板块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才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知识经验、能力水平等情况,进行分层次、分目标的教学设计,可以让自己虚拟地进入头脑中的“课堂”,让你自己、学生、课程、情境等等因素通通调动起来,同时,问问自己:“假如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假如是我,我会怎样来回答或处理?”等等。这种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设计教学,一定会有利于教师以从容不迫的心态进入课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课中教学:为学生持续发展而教
  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应注重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但是,现在很多农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照搬精心设计好的教案,跳不出教师教学思维的圈子。我们在听课中也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不这样处理,就完不成教学任务。”
  试问,我们的教学是为了完成任务呢,还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是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像有的教师一样,他们会紧赶慢赶地牵着学生的思维走,会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而忽视学生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尤其是学生刚刚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实验探究正开展得兴趣盎然、辩论发言正处于精彩纷呈时,老师不管不顾宣布进入下一环节。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为了学生的发展”,这种戛然而止的课堂教学究竟是促进了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还是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不能简单地照搬到课堂教学中,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的学生,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生成体验和超越目标,要将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为学生持续发展而教,才真正是有效,甚至高效的。
  
  3、课后反思:为教师专业发展而反思
  《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一次课堂的教学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教师教学后,要长期坚持做到回头品味和咀嚼自己的教学过程: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以学生为本”的课改理念是否落实到位?“三维”目标是否达成?只有通过深刻地反思,才能得失于心,并将反思的结果、感受、体验重新纳入新的教学情境中,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在这种反思——回授——再反思——再回授中得以提高和发展。这种为教师专业发展而进行的课后反思在很多农村中学教师身上还没有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而一旦课后反思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就一定能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从而使教学的有效性有更充分的保证。
  总之,农村初中的课程改革是当前课改实施中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只要我们能够真正树立基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理念,并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只要是对学生发展有利的,就是有效的。
  
  注解:
  ①《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1997年版,第37页。
  ②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大学出版,2002年版,第123页。
  ③辛涛、申继亮:《论教师的教育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其他文献
【摘要】汲取各种教学理念精华,充分拓展教学空间;以学为本,学以致用,我也来当史学家;教学形式多,因材施教,灵活课堂,做个历史活动家,创造第二历史课堂;突破单一评价模式,更关注学习的过程。  【关键词】小小史学家 灵活课堂 创设第二堂 多种评价模式    爱因斯坦曾说过:“由没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可能发展的不幸社会。”只有具备了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社会才会向前发
期刊
体育差生是指那些体育成绩不良的学生。造成他们体育成绩不良,有客观上的原因,如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场地、器材、体育卫生设备及教师的水平等;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如学生的体质不好,精力不足,对学校的场地器械、卫生设备不满意,身体素质差、体育基础差,不良的学习态度,意志品质薄弱等。  转化差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使身体素质差、体育成绩不好的学生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
期刊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是我从事政治学科教学所遇到的第一个难题,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课堂教学不能光从形式上追求,应当从内容上发掘。我简单总结出以下几种形式:    一、以需激趣    兴趣来源于认识和需要,学生学习政治知识总是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有的学生视读书为“苦差使”,似乎是老师、家长硬要他学,只能愁眉苦脸地学下去;相反,有些学生,各种学习活动都很自觉。教师要使学生对学习政治产生
期刊
任何植物都能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生存,是植物之间经过不断竞争及对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因此,它们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环境条件的特点。但是,植物的种种特征随空间和时间变化而产生变异,成为人们识别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依据,其优点为有效、方便、廉价。    1、土壤指示性植物  许多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在某些方面非常严格,因而,在不同的土壤里生长的植物各不相同,找到其代表性的植物,就能对土壤加以识
期刊
民族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全国民族事业的提高和当地经济的发展。而搞好民族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遵循民族历史发展的规律,既要注重他国的文化遗产,又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只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能真正使民族教育健康发展,就民族教育中体育教学而言,少数民族学生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情况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
期刊
【摘要】通过活动使学生有目的地参加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实践活动能力,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畅谈感想,使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综合探究,提出合理化建议等,达到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地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活动 探究 觉悟 资源 志向    一、设置“活动课”目的及要求    新修订的初三《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教学方法上强调要大力加强“活动课”教学环节
期刊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达到知识与觉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的统一,使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就必须要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我们所面对的是素质参差不齐、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就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各种现代化科技成果被用于教学中,既推动教学手段的更新,也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投影、录像、计算机的演示,改变了视觉和听觉途径,提高了视听效果。再现场景与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感的熏染中,在情境的氛围中,感知科学原理,增加知识,激发情趣,活跃思维。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将教师的思维过程用计算机的画面和文字体现出来并形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它通过
期刊
一、美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学校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遵循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知识技能的教学以及其他辅助性的美术教育活动,感染和培养受教育者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一项工作。美术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定的政治、哲学、道德、情感等方面的观念。而德育的具体过程就是培养学生道德上知
期刊
美术新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性,注重生活与艺术的联系。学习方式的综合,探索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创作。从新课程标准的划分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材中,体验学习的内容占了较大的比例。如《五味瓶》一课,是对自身生活的体验;《得奖了》一课,“奖杯”则是对成功的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