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舌苔发白、头痛、淋巴疼痛肿大、低烧、浑身酸痛、牙龈出血、持续腹泻、皮疹……他们好像得了艾滋病,但却没查出HIV病毒携带。于是,在一个同病相怜的QQ群上蔓延开一种对“类艾滋病”的恐惧。
“我要崩溃了,您说我该怎么办?在这里等死吗?”网友“无涯”最近常常会感到身体不适:起初是舌苔发白,头痛,他也没在意,以为是有点疲劳;后来逐渐开始皮肤痒,有发炎的症状,淋巴疼痛肿大,伴有低烧,浑身酸痛,甚至牙龈出血,持续腹泻,皮下出现血点,皮疹。当他上网查询这些临床症状之后,得到了令人崩溃的答案—艾滋病。
这病很像艾滋病
然而,医院随后所给出的HIV(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报告却推翻了这个猜测:结果呈阴性,他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
可是,他的症状却丝毫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无涯”于是来到北京,希望得到更权威机构的帮助。但是,第二次检测结果出来同样是阴性,而且在医院对他进行了全面体检之后,居然没有得出任何病症结论。
他真的啥病都没得吗?通过互联网,他找到了与他经历相似的人。他们通过QQ群互相交流各自的病症和诊断的进展,他们的临床表现,都很像是得了艾滋病。
而且,QQ群上几乎所有人的症状都是出现在类似“一夜情”等高危性行为之后。正是这个共同点,使得他们认定自己染上的是艾滋病。
其中有些人甚至怀疑“HIV抗体检测结果呈阴性”这一说法。事实上,HIV抗体检测是常规使用的HIV病原学诊断的方法,由初筛试验和确认试验组成。初筛结果阳性者,须在3个月后进一步做确证试验。而初筛结果呈阴性者或可疑者,可在半年后进行第二次检测,但不需要多次检测。然而,这些病友们辗转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反复检测,但结果也是反复呈现阴性。甚至在还顺便排除了甲肝、乙肝、肿瘤、结核病等病症的可能性之后,还是无法确诊是何疾病。
也许这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绝望的一个QQ群,“我都检测了四次,都是阴性,你说可靠吗?”“我怎么发现家人也有这个症状,不是艾滋病只通过体液、母婴传播吗?”“去医院检查,那个大夫竟然叫我去精神科,说我是精神问题,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不知道吗?”“该找的资料我基本已经找了,该懂的知识也基本都懂了,我现在差不多要赶上一个专家了。”
也许是心病
当然,他们的症状与艾滋病的症状也有不同之处,比如发病迅速,潜伏期很短,甚至没有。此外,他们的免疫系统几乎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CD4(见本期辞典)检测值普遍较低。CD4和CD8是人体两种免疫细胞,通过检测其数值的高低和两者的比值可以判断人体免疫力。
就凭这点,很多病友坚信自己感染上了一种未知的病毒:要么是一种和艾滋病病毒类似的病毒,要么是艾滋病病毒发生了变异,总之,是一种HIV抗体检测查不出来结果的病毒。
一股“杯弓蛇影”的情绪随即在他们之间蔓延开来。他们有的说这种病毒不仅仅通过体液和母婴等传统途径传播,甚至可以通过唾液传播,一起吃饭,喝水,甚至共事都难逃厄运。还有人居然爆自己的料:为了检测唾液是否会传染这种病毒,他故意用一个同事的杯子喝水,并留下唾液,结果他发现一个星期后这个同事出现了和他相似的症状⋯⋯
然而,在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组专家蔡卫平看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纯属得了心病:“网上的信息很杂,而且QQ群之类的渠道,一传十、十传百,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如有什么担心、焦虑,应该找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咨询。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会提供免费咨询的。”
有的医生甚至就直接称这种心理问题为“艾滋病恐惧症”:比如那些经历了高危性行为后一直忐忑不安的人,就有可能产生“臆想”,只要有一点很平常的病症,就会对号入座,有意无意地向艾滋病靠拢。事实上,舌苔白有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后引起的内分泌失调。而艾滋病患者的持续淋巴结肿大症状,应该是发生在全身的两个部位以上、直径超过1cm、并持续3个月以上。至于CD4偏低,只能说明他们的免疫力属轻度异常。
也许是新病
然而,除了上述可以得到解释的症状之外,却还有一些问题至今无解。事实上,此种病例不仅仅出现在中国,世界艾滋病大会上也曾有大量关于这种“类艾滋病”的报告。因此,艾滋病领域的专家至今仍然保持着审慎的态度。中国艾滋病防治专家指导组成员桂希恩等专家认为,虽然“大多数是恐艾症,但不排除一部分人真的感染一种新的未知病毒的可能”。
我们都知道,病毒的变异速度之快和未知病毒的数量都远远超过人类的认知。法国国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参照中心和法国鲁昂大学医学中心最近就共同发现了一种与已知的艾滋病病毒都不一样的新变种。它的基因构成类似于类人猿免疫缺陷病毒SIV (当时,就是SIV传染到人体,并最终成为了HIV )。发表于英国《自然医学》期刊上的相关研究结果中提及:科学家也不排除该新型病毒已开始传播的可能性。
此外,一种以往只存在于灵长类动物身体中的病毒—类人猿泡沫病毒SFV也被证实已经开始感染人类,研究认为这是由于捕杀或食用灵长类动物造成的,虽然现在还不清楚SFV的危害,但这与艾滋病病毒从动物来到人类身上的途径非常相似。
根据最新的消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已正式从国家CDC性病艾滋病中心申请到经费支持,并将招募60名“类艾滋”病友分期参加研究,由国家CDC权威实验室和在京的临床专家及其他专家共同对他们进行临床检查。
“我要崩溃了,您说我该怎么办?在这里等死吗?”网友“无涯”最近常常会感到身体不适:起初是舌苔发白,头痛,他也没在意,以为是有点疲劳;后来逐渐开始皮肤痒,有发炎的症状,淋巴疼痛肿大,伴有低烧,浑身酸痛,甚至牙龈出血,持续腹泻,皮下出现血点,皮疹。当他上网查询这些临床症状之后,得到了令人崩溃的答案—艾滋病。
这病很像艾滋病
然而,医院随后所给出的HIV(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报告却推翻了这个猜测:结果呈阴性,他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
可是,他的症状却丝毫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无涯”于是来到北京,希望得到更权威机构的帮助。但是,第二次检测结果出来同样是阴性,而且在医院对他进行了全面体检之后,居然没有得出任何病症结论。
他真的啥病都没得吗?通过互联网,他找到了与他经历相似的人。他们通过QQ群互相交流各自的病症和诊断的进展,他们的临床表现,都很像是得了艾滋病。
而且,QQ群上几乎所有人的症状都是出现在类似“一夜情”等高危性行为之后。正是这个共同点,使得他们认定自己染上的是艾滋病。
其中有些人甚至怀疑“HIV抗体检测结果呈阴性”这一说法。事实上,HIV抗体检测是常规使用的HIV病原学诊断的方法,由初筛试验和确认试验组成。初筛结果阳性者,须在3个月后进一步做确证试验。而初筛结果呈阴性者或可疑者,可在半年后进行第二次检测,但不需要多次检测。然而,这些病友们辗转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反复检测,但结果也是反复呈现阴性。甚至在还顺便排除了甲肝、乙肝、肿瘤、结核病等病症的可能性之后,还是无法确诊是何疾病。
也许这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绝望的一个QQ群,“我都检测了四次,都是阴性,你说可靠吗?”“我怎么发现家人也有这个症状,不是艾滋病只通过体液、母婴传播吗?”“去医院检查,那个大夫竟然叫我去精神科,说我是精神问题,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不知道吗?”“该找的资料我基本已经找了,该懂的知识也基本都懂了,我现在差不多要赶上一个专家了。”
也许是心病
当然,他们的症状与艾滋病的症状也有不同之处,比如发病迅速,潜伏期很短,甚至没有。此外,他们的免疫系统几乎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CD4(见本期辞典)检测值普遍较低。CD4和CD8是人体两种免疫细胞,通过检测其数值的高低和两者的比值可以判断人体免疫力。
就凭这点,很多病友坚信自己感染上了一种未知的病毒:要么是一种和艾滋病病毒类似的病毒,要么是艾滋病病毒发生了变异,总之,是一种HIV抗体检测查不出来结果的病毒。
一股“杯弓蛇影”的情绪随即在他们之间蔓延开来。他们有的说这种病毒不仅仅通过体液和母婴等传统途径传播,甚至可以通过唾液传播,一起吃饭,喝水,甚至共事都难逃厄运。还有人居然爆自己的料:为了检测唾液是否会传染这种病毒,他故意用一个同事的杯子喝水,并留下唾液,结果他发现一个星期后这个同事出现了和他相似的症状⋯⋯
然而,在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组专家蔡卫平看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纯属得了心病:“网上的信息很杂,而且QQ群之类的渠道,一传十、十传百,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如有什么担心、焦虑,应该找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咨询。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会提供免费咨询的。”
有的医生甚至就直接称这种心理问题为“艾滋病恐惧症”:比如那些经历了高危性行为后一直忐忑不安的人,就有可能产生“臆想”,只要有一点很平常的病症,就会对号入座,有意无意地向艾滋病靠拢。事实上,舌苔白有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后引起的内分泌失调。而艾滋病患者的持续淋巴结肿大症状,应该是发生在全身的两个部位以上、直径超过1cm、并持续3个月以上。至于CD4偏低,只能说明他们的免疫力属轻度异常。
也许是新病
然而,除了上述可以得到解释的症状之外,却还有一些问题至今无解。事实上,此种病例不仅仅出现在中国,世界艾滋病大会上也曾有大量关于这种“类艾滋病”的报告。因此,艾滋病领域的专家至今仍然保持着审慎的态度。中国艾滋病防治专家指导组成员桂希恩等专家认为,虽然“大多数是恐艾症,但不排除一部分人真的感染一种新的未知病毒的可能”。
我们都知道,病毒的变异速度之快和未知病毒的数量都远远超过人类的认知。法国国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参照中心和法国鲁昂大学医学中心最近就共同发现了一种与已知的艾滋病病毒都不一样的新变种。它的基因构成类似于类人猿免疫缺陷病毒SIV (当时,就是SIV传染到人体,并最终成为了HIV )。发表于英国《自然医学》期刊上的相关研究结果中提及:科学家也不排除该新型病毒已开始传播的可能性。
此外,一种以往只存在于灵长类动物身体中的病毒—类人猿泡沫病毒SFV也被证实已经开始感染人类,研究认为这是由于捕杀或食用灵长类动物造成的,虽然现在还不清楚SFV的危害,但这与艾滋病病毒从动物来到人类身上的途径非常相似。
根据最新的消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已正式从国家CDC性病艾滋病中心申请到经费支持,并将招募60名“类艾滋”病友分期参加研究,由国家CDC权威实验室和在京的临床专家及其他专家共同对他们进行临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