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说的只言片语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cao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不知从何时开始,小说家们不再问自己为什么写,而是去强调写什么和怎么写。文学编辑们大多也如此,当你告诉他,你有一个作品时,他首先问你写什么,然后才会问,你是怎么写的。
  读者不问你写什么和怎么写,只会问你为什么写。如果他读完过后,他不爽地想,他写这个干什么?我再也不想看了,乏味无聊,我不懂他为什么写这个。这就问到根本上去了。
  读与写分崩离析。
  为什么写是写作者最持久最原初最强大的动力。
  在平庸而浮躁的时代,要发心问自己为什么,确实是很难的。因为追问起来,是没有理由的,是不为什么的。
  只有那些感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和不能承受之重的人,才知道为什么写。
  曾几何时,有人说文学除了对生活起诉,还应该有娱乐功能。我当时深以为然。在政治一竿子插到底年代,政治的大脚板踩伤了小狗,小狗可怜巴巴的叫声也会引发一片笑声。文学的娱乐功能确实不可忽视。
  在经济无孔不入的时代,连“春晚”都无法把人逗笑,何况文学。能引人发笑的只有偶尔收到的短信。
  在全民娱乐的时代,文学的严肃性或许是最后的良心,或者文学唯一的救命稻草。
  圆 融
  宇宙是圆融的。这是最近突然萦绕于脑际的句子。很多年前就知道这句话,但并无心得。
  宇宙自然是圆融的。《楞严经》上说:如来观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徧法界,湛然常住。苏东坡说:五藴皆非四大空,身心河岳尽圆融。
  这是在说,人也是圆融的。
  在最近的编读中,我意识到,好小说也是圆融的。或者说,只有圆融的小说,才能称为小说。
  在一些“不太圆融”的小说中,有些句子和词汇就像盆栽上插着一朵塑料花。编辑的责任,诚然是把塑料花拿掉。但如果作者本身没意识到这些花是塑料花,拿掉后留下的印痕,对作品的完整性是有影响的。
  语言既是形式,也是内容,既是被追摹的,又是被欣赏的。阅读既是审美的过程,还有一种带着神秘性的、创造性的开发过程。
  单独的句子存在于整体中,是圆融的,不是分离的。只有圆融的语言才能完成心灵的能指。
  好小说不是简单地通过情节再现一个事情、一个事件,它必须同时还是在建立一个独立于现实之外的事情。它陈述一个已经发生的事情(哪怕是虚构的),它同时必定会构成一个新的、作者未曾预料到的事情。
  所以,你叙述的现实不一定是现实,有可能是一种假。你叙述的一种假,反倒有可能是一种现实。
  文字没有进入小说,是没有色彩的。它一旦经过心灵的熔炉,被心火冶炼后,它呈现的万千变化,正是一个圆融的过程。
  小说语言,要过心,才是小说语言。否则,它就不是小说语言。
  除了语言,其他要素的存在,道理相同。它们共同的作用,是为了完成小说的能指。
  福楼拜说:一个作家在他的书中必须像上帝在宇宙中,既无处不在又无迹可寻。(转引自黄礼孩:成为特朗斯特罗姆)对于过惯的寡味生活的人,它就相当于盐在水中,看不见盐的存在,轻尝一口,就知道它是咸的。
  三和一的关系
  在和一些作者谈小说时,我常说,小说有三个层面:生活的、命运的、心灵的。如果与这三个层面无关,那么,这个小说十有八九,仅仅是一个故事,或者几个貌似精彩的情节,还不是文学作品。
  但问题不在此处。问题在于,有人认为,自己的小说写的是现实生活,已经完成了对生活的呈现。至于人物的命运,他已让它落在其中,没必要再去抒写。我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在文学作品中,生活的、命运的、心灵的,虽然是三个层面,但它们不是分开的,不能说,这个小说只写生活,另外一个小说只写命运,再有一个去写心灵。
  听净空法师讲座,说到世法与佛法,他说,世法与佛法,是一不是二啊。
  如是,三个层面在小说中,那也是一不是三。因为,是什么样的心灵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有什么样的命运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生活,是可以看见的,命运,是可以揭示的,心灵,是可以探索的。只有看见才能揭示,只有揭示才能探索,只有探索才能勉强呈现。但整个过程是一,不是二,不是三。如果是三,我只能称它为不三不四。
  这个“一”是一条鲜活的大鱼,分解成“三”,虽然让人看清鱼的长相,但鱼已死。
  万物有灵
  谢有顺在《小说写作的几个关键词》一文中说:“蔑视世俗和物质的人,写不好小说。很多作家蔑视物质层面的实证工作,也无心于世俗中的器物和心事,写作只是往一个理念上奔,结果,小说就会充满逻辑、情理和常识方面的破绽,无法说服读者相信他所写的,更谈不上能感动人了。这种失败,往往不是因为作家没有伟大的写作理想和文学抱负,而是他在执行自己的写作契约、建筑自己的小说地基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遵循写作的纪律,没能为自己所要表达的精神问题找到合适、严密的容器——结果,他的很多想法,都被一种空洞而缺乏实证精神的写作给损毁了,这是很可惜的事情。如果说文学中的灵魂是水的话,那么,作家在作品中所建筑起来的语言世界,就是装水的布袋,这个布袋的针脚设若不够细密、严实,稍微有一点漏洞,水就会流失,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个空袋子。”
  这段话已经把“物”在小说的重要性说清楚了。在一些小说中,我常看到这样的句子:一棵不知名的树,一种不知名的草,一种不知名的食物,一种不知名的庄稼;一种说不清楚的气味,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一种无法用语文描述的难受;感动得无法用语言形容,激动得就像那什么似的。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不想再看下去。既然不知名,写它做什么!既然说不清楚,那就不要说啦。
  当年,士光先生告诫:你想说的物或事,如果一句话说不清楚,用两句话,两句话不清楚,用三句话,三句话不行,就不要去说了。
  小说中的物与事都是物质的。如果把其中的“物”抽掉,整个小说就会像充气人被拔掉气门一样,可爱的形象立刻毁于一旦。它身体里虽然不过是一口气,但有这口气,它就活了。对小说中的物质顾左右而言它,使情和理都脱离接地气的对存在的反思,成了作者的想当然。于是,作者自以为精彩的情节让人觉得陈旧,对待所述之物没有真诚心,行文中所谓的幽默成了没有心智的下流话。
  这样的小说在结构、语言看不出大问题,但匠气十足。仿佛是人一生下来就住在高楼里,远处的一切他都看见了,但从没走近过它们,闻闻它们,摸摸它们。到了某一天心血来潮,操刀写起小说,什么都知道一点,却又什么都说不清楚。你读了,感觉隔靴搔痒,却无法让他在下次写作前先把靴子脱掉。因为有匠气的人最自以为是,是最烦别人“指正”嘀。
  海水一滴 具百川之味
  面对摆在我桌上的小说作品,和我自己即将动笔的创作,“海水一滴,具百川之味”是一种宇宙观、世界观。我会用这种观念去打量别人,也会用此去提醒自己。无论多么伟大的作品,也仅仅是海水一滴。但它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具有百川之味。
  那么,小说创作就是对这一滴海水的领受和领悟,光喝下去还不行,还得说出它是什么滋味。每个人活着,都在品尝着各自不同的、属于他自己的那一滴海水,但把喝下后的滋味说出来,则是作家的责任。并且是一种需要有承担能力的责任。没有这种能力,其他都是枉然。对没有这种能力的人,是不必强求的,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也罢,没有这种能力强行去承担,虽然不一定是文学的灾难,但至少是承担者自己最大的悲哀。
  “写小说要有野心!”这话豪气干云,有野心者能得天下,但能得天下者似无几人。
  如此这般,在写中遇到困难时,就觉得自己误入歧途,但四十多岁改行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多读就成了常用的练习。练习、再练习,最贱者是人,最贵者也是人,似可安慰。
  冉正万,著名作家,现居贵州贵阳。责任编校:晓 苏
其他文献
辽宁省有色金属学会情报学术委员会学术年会于1992年6月4目-5日在葫芦岛锌厂召开,与会有葫芦岛锌厂、青城子铅矿、沈阳矿冶研究所、沈阳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东北工学院、中
清晰于九月之光里一个人站在树下,看着不远处的一幢小房子。他振动双臂,仿佛他是鸟,也许在向某个我们看不见的人发出信号。他可能在大叫,可是既然我们什么也听不见,他或许并
经腹行近端胃或全胃切除术106例,其中胃底贲门区癌23例,胃体癌48例,高位小弯癌33例,多发癌2例;近端胃切除术71例,全胃切除术35例;100例经腹顺利完成手术,6例术中改胸腹联合切
最近,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中国企业评价中心、国家统计局工交司按销售额评出91年全国最大工业企业,葫芦岛锌厂继1988年进入全国最大 Recently, the State Co
爆竹一声辞旧岁,满怀信心迎新年。对热处理行业来说,一九九一年是值得回忆的一年,一九九二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一九九一年是国家第八个五年计划的开端,也是国民经济调整取
1 1992年生产经营工作的简要回顾 1992年,全省冶金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小平同志年初南巡谈话精神,抓住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条件下钢铁产品市场好转的有利时机,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及
马钢二烧生产中采用气动输送石灰工艺,不但改善了烧结矿质量,而且大幅度提高了烧结矿的产量。六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该项工艺具有技术上的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且解决了粉
备受瞩目的全球印刷盛会drupa 2012将于5月3~16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馆举行。届时世界著名的印机器材制造商将展示反映当代印刷最新发展趋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
常州冶金机械厂位于江苏省常州市西北郊,占地40万平方米。该厂为冶金部、江苏省双重领导,创建于1960年,现已发展成为全国冶金机械大型重点骨干企业之一,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48
冶金部有关人士在谈到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思时说,按照“十四大”提出的经济发展速度以每年8%~9%递增,到2000年我国钢产量需达到1~1.2亿t。要达到这样的产量,现在没想,由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