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东野圭吾是日本当代有名且多产的推理小说家。他在参考著名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的写作风格的同时,也不断地吸收其他优秀作品的养分,并以独特的风格开创“写实本格派”这一独特的写作流派,并且在作品中对社会问题以及人性展开了大量的探讨。本文以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恶意》为中心,基于对作品内容的分析,从人物形象、人物心理、写作手法等角度尝试解读《恶意》中的人性描写。
关键词:东野圭吾;《恶意》;人性描写
作者简介:严鑫,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
一、关于东野圭吾及小说《恶意》
东野圭吾1958年出生于大阪,中学时期开始喜爱文学创作,1985年凭借作品《放学后》获得第十三届江户川乱步奖。1998年,东野的小说作品《秘密》出版后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并凭此入围了直木奖。东野以其独特的风格开创“写实本格派”这一写作流派,在作品中对社会问题以及人性展开了大量的探讨。《恶意》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在《恶意》中,作者采用手记文体的写作手法,通篇采用自述的方式,通过绵密的推理,经常给读者一种即将接近真相的感觉,却在下一秒突然反转。东野在文中一边分析犯人的犯罪动机,同时将复杂的人性通过巧妙的推理一点一点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小说中的畅销书作家日高邦彦在出国的前一天,在自己家中被人发现遭到杀害。第一个达到案发现场的是日高的妻子以及他的好朋友野野口修。加贺恭一郎是调查这个案子的警察。加贺通过自己的调查及推理,最后确认野野口修就是真凶。但是对于凶手的杀人动机,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作者一直没有阐明。在小说的最后,作者揭露出真正的动机居然只是因为嫉妒而产生的恨意而已。在作者笔下,野野口修怀着一种狭隘的恨意杀害了日高。在之后的案件调查过程中,不但没有丝毫的后悔,反而为了贬低诋毁日高,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的谎言。
二、《恶意》中的人性描写
2.1 从写作手法解读《恶意》中的人性描写
在小说的三分之一内容处,作者就道明了犯人的真实身份。而这正是小说精彩部分的开端。东野圭吾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进行心理描写,探寻那藏在人性深处的犯罪动机。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作者用朴素的语言唤起读者对凶手的同情,然后通过层层推理,把隐藏在最深处的犯罪动机摆在读者的眼前。人性有善恶之分,凶手的恨意是人性之恶的一部分。但是若有一个契机使人们去直面心中的这种人性之恶,多数人都会被自己这份恶意震惊到。而《恶意》就是把这种隐藏在心底的恨意放大在读者眼前,引起读者对人性的反思。
大部分的推理作家花费大量的篇幅在作案手法的设计上,用少量的语言介绍犯罪动机,重点放在杀人手法及真相的推理过程上,通过一些出人意料的剧情进展来抓住读者的心。但是在《恶意》中,东野与这一写作主流背道而驰,用大量的篇幅來探寻凶手的杀人动机。在凶手的荒唐至极的犯罪动机被揭开的那一瞬间,很多读者的心中会有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这是因为,凶手的犯罪动机与人性之恶的部分密切关联,坦然接受也就意味着要直面人性之恶,这种恶意是一种让人觉得恐怖的存在,却在人性深处,若有若无地存在着。但《恶意》的魅力在于,剧情推展到此为止,戛然而止的结局告诉了读者没有别的可能性,这种人性深处的恨意就是一切的罪恶根源,使读者不得不去面对不得不去接受。
2.2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解读《恶意》中的人性描写
作为一部推理小说,在《恶意》的前大半部分,读者并不能感受到小说的主题—“恶意”。作者通过层层铺垫引出小说主题,但是到底是什么,只有看到最后才会知道,这也是推理小说的特点及魅力所在。于是看似一桩简单的杀人事件便上升到对人性之恶的探讨之上。但是最后真相被揭开的时候,读者会发现与想象之中的出入很大。凶手所有的恨意的源泉竟是来自于自卑感。
东野塑造的凶手是一个自我意识过剩的人,自小便沉浸在怀才不遇的情绪里。从孩提时代开始就嫉妒待人友善招人喜爱的日高邦彦,但是善良的日高却一直把他当作好朋友,并且帮助他走上了作家之路。凶手在嫉妒日高的优越生活以及作为畅销作家的成绩之时,也对当下自己的弱小有着太多不甘心。再加上,成为一名职业作家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就被告知得了癌症命不久矣。于是,对梦想的不甘心以及对日高的嫉妒逐渐转化为内心深处深深的恶意。在接下来的生活里,这份恶意充斥在野野口修的脑海中,不断膨胀,最后,杀害日高并且为了诋毁他而捏造各种谎言就成了野野口修人生的全部。东野用了大篇幅来推理动机所在,在犯人对于犯罪动机的自述部分,却只用了寥寥数语轻轻带过,以此显示恶意已经充斥到了犯人内心的每一个角落。
三、总结
嫉妒之心或多或少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可是即使有嫉妒,一般也不会达到如此之深的地步。这种由于某方面的自卑感而导致的嫉妒之心一般隐藏于人们内心最深处,很多人甚至都不会承认这种嫉妒之情,在不小心被触碰到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否认,更别说直面这种嫉妒之心了。倘若我们任由这种情愫在心中滋长而不加以控制,就会招致一些意象不到的恐怖后果。因此东野圭吾以此为视角,呼吁人们直面人性中关于恶的部分,而不是一味的逃避和否认。
参考文献:
[1]東野圭吾.悪意[M].东京:讲谈社文库.2001.
[2]别册宝岛编集部.僕たちの好きな東野圭吾[M].东京:宝島社.2009.
[3]秦思思.《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特色解析》[D].湖南大学.2012.
关键词:东野圭吾;《恶意》;人性描写
作者简介:严鑫,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
一、关于东野圭吾及小说《恶意》
东野圭吾1958年出生于大阪,中学时期开始喜爱文学创作,1985年凭借作品《放学后》获得第十三届江户川乱步奖。1998年,东野的小说作品《秘密》出版后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并凭此入围了直木奖。东野以其独特的风格开创“写实本格派”这一写作流派,在作品中对社会问题以及人性展开了大量的探讨。《恶意》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在《恶意》中,作者采用手记文体的写作手法,通篇采用自述的方式,通过绵密的推理,经常给读者一种即将接近真相的感觉,却在下一秒突然反转。东野在文中一边分析犯人的犯罪动机,同时将复杂的人性通过巧妙的推理一点一点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小说中的畅销书作家日高邦彦在出国的前一天,在自己家中被人发现遭到杀害。第一个达到案发现场的是日高的妻子以及他的好朋友野野口修。加贺恭一郎是调查这个案子的警察。加贺通过自己的调查及推理,最后确认野野口修就是真凶。但是对于凶手的杀人动机,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作者一直没有阐明。在小说的最后,作者揭露出真正的动机居然只是因为嫉妒而产生的恨意而已。在作者笔下,野野口修怀着一种狭隘的恨意杀害了日高。在之后的案件调查过程中,不但没有丝毫的后悔,反而为了贬低诋毁日高,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的谎言。
二、《恶意》中的人性描写
2.1 从写作手法解读《恶意》中的人性描写
在小说的三分之一内容处,作者就道明了犯人的真实身份。而这正是小说精彩部分的开端。东野圭吾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进行心理描写,探寻那藏在人性深处的犯罪动机。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作者用朴素的语言唤起读者对凶手的同情,然后通过层层推理,把隐藏在最深处的犯罪动机摆在读者的眼前。人性有善恶之分,凶手的恨意是人性之恶的一部分。但是若有一个契机使人们去直面心中的这种人性之恶,多数人都会被自己这份恶意震惊到。而《恶意》就是把这种隐藏在心底的恨意放大在读者眼前,引起读者对人性的反思。
大部分的推理作家花费大量的篇幅在作案手法的设计上,用少量的语言介绍犯罪动机,重点放在杀人手法及真相的推理过程上,通过一些出人意料的剧情进展来抓住读者的心。但是在《恶意》中,东野与这一写作主流背道而驰,用大量的篇幅來探寻凶手的杀人动机。在凶手的荒唐至极的犯罪动机被揭开的那一瞬间,很多读者的心中会有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这是因为,凶手的犯罪动机与人性之恶的部分密切关联,坦然接受也就意味着要直面人性之恶,这种恶意是一种让人觉得恐怖的存在,却在人性深处,若有若无地存在着。但《恶意》的魅力在于,剧情推展到此为止,戛然而止的结局告诉了读者没有别的可能性,这种人性深处的恨意就是一切的罪恶根源,使读者不得不去面对不得不去接受。
2.2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解读《恶意》中的人性描写
作为一部推理小说,在《恶意》的前大半部分,读者并不能感受到小说的主题—“恶意”。作者通过层层铺垫引出小说主题,但是到底是什么,只有看到最后才会知道,这也是推理小说的特点及魅力所在。于是看似一桩简单的杀人事件便上升到对人性之恶的探讨之上。但是最后真相被揭开的时候,读者会发现与想象之中的出入很大。凶手所有的恨意的源泉竟是来自于自卑感。
东野塑造的凶手是一个自我意识过剩的人,自小便沉浸在怀才不遇的情绪里。从孩提时代开始就嫉妒待人友善招人喜爱的日高邦彦,但是善良的日高却一直把他当作好朋友,并且帮助他走上了作家之路。凶手在嫉妒日高的优越生活以及作为畅销作家的成绩之时,也对当下自己的弱小有着太多不甘心。再加上,成为一名职业作家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就被告知得了癌症命不久矣。于是,对梦想的不甘心以及对日高的嫉妒逐渐转化为内心深处深深的恶意。在接下来的生活里,这份恶意充斥在野野口修的脑海中,不断膨胀,最后,杀害日高并且为了诋毁他而捏造各种谎言就成了野野口修人生的全部。东野用了大篇幅来推理动机所在,在犯人对于犯罪动机的自述部分,却只用了寥寥数语轻轻带过,以此显示恶意已经充斥到了犯人内心的每一个角落。
三、总结
嫉妒之心或多或少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可是即使有嫉妒,一般也不会达到如此之深的地步。这种由于某方面的自卑感而导致的嫉妒之心一般隐藏于人们内心最深处,很多人甚至都不会承认这种嫉妒之情,在不小心被触碰到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否认,更别说直面这种嫉妒之心了。倘若我们任由这种情愫在心中滋长而不加以控制,就会招致一些意象不到的恐怖后果。因此东野圭吾以此为视角,呼吁人们直面人性中关于恶的部分,而不是一味的逃避和否认。
参考文献:
[1]東野圭吾.悪意[M].东京:讲谈社文库.2001.
[2]别册宝岛编集部.僕たちの好きな東野圭吾[M].东京:宝島社.2009.
[3]秦思思.《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特色解析》[D].湖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