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生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而提出了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具体措施,以期对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107-02
小学课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科目就是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号数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应对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教学课堂效率,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一、小学生数学教学现状
当前,教师仍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经常忽略听障学生这一主体,单项灌输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大部分学生习惯了听从老师的意见,缺乏质疑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这造成学生很难主动发现问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对数学缺乏积极主动性,遇到不会的问题不会主动问同学问老师,其不认真的学习态度只会使数学成绩变的越来越差,对数学课产生抵触情绪;教师也只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进行教学,更多的是采用注入式的教学,缺乏创新性,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方法限制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措施
(一)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培养能力
由于小学生大脑发育尚不成熟,思考问题也比较简单,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情景创设”的运用可以把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十分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更快掌握新知识。例如,在小学数学中,教学数学运算这一重要的知识点时,由于其抽象性较强,无形中加大了教学的难度[1]。为了更好的引导小学生探索发现运算定律的思想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該积极创设数学计算情境,使小学生在情境模拟中真实的感悟数学计算。教师可以举办数学教学活动,进行模拟,比如说,可以让小学生扮演超市买东西与卖东西的角色,学生买作业本花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或者是买一支铅笔需要多少钱,买五支铅笔需要多少钱等,这些都能让小学生自己体验数学计算,通过利用学生身边的事情来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加深对数学计算的兴趣。
(二)转换思想,变难为易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逐渐完善了教学大纲和教学理念,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教师要不断创新,改变教学内容和模式,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学习较为枯燥,有很多数学知识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要学会灵活转换思维,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例如在学习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知识过程中,要努力运用转化思想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多变的图形直观化。例如,教师展示课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草地上长满了青草,一头牛被拴在木桩上,绳子的长度是3米,那么牛能吃多少草[2]。针对这一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把这个问题简单化,牛所吃草的范围就是一个圆形,因此,求牛吃草的多少,就要求出牛能活动的圆形的面积,再根据单位范围内的草的含量求出牛吃了多少草。这样通过转换思想,将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生活化,趣味化,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教学课堂效率。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综合考虑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科学划分小组,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原则,实现小组间的良性合作和竞争。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来思考一些难度较大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组间开动脑筋共同解决数学难题。此外,教师要深入各个合作小组中去,在学生互助学习过程中积极指导和参与,对于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答疑解惑,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在与学生的互动的中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3]。
三、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不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情感,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教师要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强与小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小春.“三法”提升小学生数学信息运用能力--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6):195.
[2]冷少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以YZ市YC校为例[D].扬州大学,2013.
[3]郑秋.浅谈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速读(上旬),2015,(7):158-158.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107-02
小学课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科目就是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号数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应对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教学课堂效率,有效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一、小学生数学教学现状
当前,教师仍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经常忽略听障学生这一主体,单项灌输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大部分学生习惯了听从老师的意见,缺乏质疑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这造成学生很难主动发现问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对数学缺乏积极主动性,遇到不会的问题不会主动问同学问老师,其不认真的学习态度只会使数学成绩变的越来越差,对数学课产生抵触情绪;教师也只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进行教学,更多的是采用注入式的教学,缺乏创新性,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方法限制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措施
(一)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培养能力
由于小学生大脑发育尚不成熟,思考问题也比较简单,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情景创设”的运用可以把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十分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更快掌握新知识。例如,在小学数学中,教学数学运算这一重要的知识点时,由于其抽象性较强,无形中加大了教学的难度[1]。为了更好的引导小学生探索发现运算定律的思想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該积极创设数学计算情境,使小学生在情境模拟中真实的感悟数学计算。教师可以举办数学教学活动,进行模拟,比如说,可以让小学生扮演超市买东西与卖东西的角色,学生买作业本花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或者是买一支铅笔需要多少钱,买五支铅笔需要多少钱等,这些都能让小学生自己体验数学计算,通过利用学生身边的事情来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加深对数学计算的兴趣。
(二)转换思想,变难为易
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逐渐完善了教学大纲和教学理念,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教师要不断创新,改变教学内容和模式,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学习较为枯燥,有很多数学知识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要学会灵活转换思维,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例如在学习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知识过程中,要努力运用转化思想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多变的图形直观化。例如,教师展示课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草地上长满了青草,一头牛被拴在木桩上,绳子的长度是3米,那么牛能吃多少草[2]。针对这一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把这个问题简单化,牛所吃草的范围就是一个圆形,因此,求牛吃草的多少,就要求出牛能活动的圆形的面积,再根据单位范围内的草的含量求出牛吃了多少草。这样通过转换思想,将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生活化,趣味化,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教学课堂效率。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综合考虑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科学划分小组,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原则,实现小组间的良性合作和竞争。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来思考一些难度较大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组间开动脑筋共同解决数学难题。此外,教师要深入各个合作小组中去,在学生互助学习过程中积极指导和参与,对于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答疑解惑,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在与学生的互动的中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3]。
三、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不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情感,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教师要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强与小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小春.“三法”提升小学生数学信息运用能力--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6):195.
[2]冷少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以YZ市YC校为例[D].扬州大学,2013.
[3]郑秋.浅谈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速读(上旬),2015,(7):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