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镜头转接,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摄像机或者相机上支持驳接自身卡口外的其他镜头。自从可更换镜头的单反相机、旁轴相机成为专业摄影的主流以来,镜头转接之风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近年来可换镜相机逐渐被市场认可,在视频应用方面更具优势,成为了与数码单反相机分庭抗礼的重要力量。同时,可换镜摄像机(与同品牌可换镜相机镜头通用)在专业市场也逐渐崭露头角,但相比已有约百年成熟历史的单反相机产业来说,镜头不足的问题还比较严重,促这就使更多的影像爱好者将眼光转向第三方镜头,转接之风随之愈演愈烈。
到现在为止,镜头转接环已经非常丰富,虽然很多依然是单纯的机械式结构,但支持转接后自动对焦、记录EXIF信息的电子转接环也不少。你也是否准备让老镜头们发挥余热?或者想感受下不同镜头的成像风格吗?那就疯狂一把,尝试一下镜头转接的魅力吧。
使用转接环好处多多
常见卡口参数表
如果你想使用转接环,那么以上卡口参数表一定要记好,因为它们是相当有用的镜头转接资料。一般来说,机身像场定位距离长的镜头,可以通过转接环安装在机身像场定位距离短的机身上。而机身像场定位距离长的机身,无法通过转接环安装机身像场定位距离短的镜头。简单举例说明,尼康镜头卡口的机身像场定位距离是46.5mm,而佳能EF卡口的机身像场定位距离是44mm,那么尼康镜头就可以通过转接环安装在佳能相机上使用。因为46.5-44=2.5mm,镜头和机身中间有2.5mm的距离可以安装转接环。反之,佳能镜头没可能安装在尼康相机上,因为44-46.5=-2.5mm,负尺寸的转接环是不存在的。
此外,适马的SA卡口和佳能EF卡口的机身像场定位距离都是44mm,显然也无法制造出它们之间互换使用的镜头转接环,因为没有距离就没有制造转接环的空间。当然,PK和M42(螺口)卡口是例外,虽然PK和M42的机身像场定位距离相同(同为45.5mm),但PK卡口的内径达48.5mm,M42的卡口内径是42mm,我们可以用一个内嵌的转接环在PK机身上使用M42镜头(反之则行不通)。
明白了机身像场定位距离的问题,我们也就清楚了哪些机身适合通过转接环使用别的卡口镜头。我们从列表上可以看出,索尼E/FE卡口机身像场定位距离最短。所以绝大多数卡口的手动镜头都可以在它们的机身上转接使用。佳能数码单反相机的EF卡口相对较短,而且卡口的直径最大,因此也能转接很大一部分其他卡口镜头。
另外,传统的120相机的机身像场定位距离多比135系统长,只要有相应的转接环,像哈苏、玛米亚这类的120镜头都能在数码单反上使用,所以,只要购买合适的转接环,比如玛米亚镜头就可以正常的用到佳能等数码单反上。
在满足无限远能够合焦的条件下,我们可以从上文知道:
1、像场定位距离长的镜头转接至像场定位距离短的机身上,可以在无限远合焦,也就是可以正常使用。 2、像场定位距离短的镜头转接至像场定位距离长的机身上,无限远处不能合焦(但可以在有限距离内合焦)。
3、120机身的像场定位距离一般都比135的长,所以120镜头转接到135机身上可以无限远合焦,能正常使用。
TIPS:无限远不能合焦的转接环
目前市场上卖的部分转接环虽然可以转接不同卡口的镜头,但并不能保证镜头在无限远合焦,这对于许多风光或建筑摄影师来说几乎无法使用,但如果喜欢拍摄人像,则可以有选择性的使用。因为它们无限远无法合焦,但附带充当了近摄接环的作用,将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缩短了。比如佳能FD卡口和佳能EF卡口的像场定位距离分别为42.1mm和42mm,显然在不增加光学元件的前提下,无法保证转接后依然能够实现无限远合焦,但在转接后,部分镜头拍摄10米左右的主体,完全正常,对于人像拍摄来说,特别是特写等拍摄,这个距离似乎已经足够。
附加LETUS Mini35之后,HDV变得更加臃肿,也很考验操控。
驳接机械式转接环后的操控
根据前面列表中的数据,在查出自己的相机能通过转接环使用哪些卡口的镜头后,我们就可以上网查询是否有这种型号转接环出售,答案为肯定的话就成功一半了。
然后我们要准备好相机和镜头,一般来说是先把转接环装到镜头上,再把安装了转接环的镜头装到相机上,拆卸的步骤则相反。
在安装了转接环以后,如果镜头是胶片时代的全手动镜头,则需将手动光圈环开到最大(通光量最大,利于手动对焦),手动对焦后保持相对距离不变,把光圈收小到需要的数值上,按下快门即可。
数码单反相机一般通过取景器观察对焦,由于AF机身的对焦屏比较明亮,通常利用原配的磨砂对焦屏也能比较好地对焦。但如果还不能准确判断对焦准确与否的话,建议有条件可以更换一块带裂像的对焦屏。当然,我们也可以启用单反相机的实时取景功能,利用画面放大功能放大后转动对焦环,也能轻松准确对焦。目前的可换镜相机都具备这一些功能,有的还加入了峰值辅助对焦功能等,手动对焦也比较容易。
对于驳接转接环后的测光,现在的数码单反相机和可换镜相机都没有什么问题。在加装转接环后,相机的几种测光方式都可以使用,一般建议使用光圈光圈优先模式 曝光补偿来拍摄。
电子转接环日渐成为潮流
从前面的内容,大家会发现,机械式转接环只能起到改变卡口、法兰焦距的作用,因此价格很便宜,一般50~150元就能搞定。如果匹配老镜头,操控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需要手动对焦而已,拍摄出的照片没有光圈、焦距等EXIF信息,但很适合视频拍摄。不过,如需驳接EF卡口镜头、G镜头等,则最好匹配电子转接环。
电子转接环通过内置芯片和电子触点实现通信,在转换镜头之后,可实现包括自动对焦、光圈联动、EXIF信息传送、防抖等自动功能(这也是电子转接环价格较贵的重要原因,售价在600~3000元范围内)。而佳能和尼康是数码单反相机市场占绝高达90%多份额的品牌,其EF卡口镜头和G镜头拥有最广泛的用户群,配合目前最热门的可换镜相机,无疑会促使电子转接环的盛行。
不过,目前的电子转接环还不够完美,很多镜头在转接到可换镜相机上仅能支持平面式自动对焦,对焦速度较慢,部分镜头甚至不能实现自动对焦,比如EOS-NEX转接适马新镜头至A7R Ⅱ上无法进行自动对焦。 那些值得一玩的转接环
与单反相机相比,可换镜相机更值得玩转接,因为它们的机身像场定位距离要短得多,可以驳接几乎所有的其他类相机镜头。同时,市面上可以选择的优秀的单反相机镜头非常丰富,令当下最热的可换镜相机拥有更加自如的转接选择,因此我们在推荐转接环的时候,更多地考虑了针对可换镜相机的产品。
而在可换镜相机中,又以索尼E卡口相机、Micro 4/3系统相机和富士X系列可换镜相机最受用户的欢迎。同时,因为索尼将众多专业视频功能嫁接及A7系列全画幅(新一代产品都拥有五轴光学防抖系统,转接镜头后依然有效)的绝对领导低位,而Micro 4/3系统中,松下采用与索尼同样的强化视频应用的产品开发策略,令它们在喜欢转接的用户中享有极高的号召力,这类转接环也最多。
目前转接环品牌众多,知名的有路华仕Novoflex、福伦达Voigtlander、Metabones、Kipon、索尼、天工TECHART等,做工都相当不错,TECHART、Metabones的转接环可以升级固件,理论上能够拥有更强的兼容性和可升级潜力,而Kipon的价格更有优势,性价比很高。
E卡口转接使用体验
E卡口原厂镜头是收缩光圈测光的,可以在拍摄前直接看到景深效果。而在转接EF卡口镜头时,则是全开光圈测光、按下快门后收缩光圈曝光。想要实现景深预览功能,需要将1个按键自定义为“光圈预览”。在使用小光圈(如F22)进行连拍时,可能出现因为光圈来不及收缩而导致过曝的情况。
机身显示光圈值会随对焦距离缩短而增大(实际光圈减小),例如100/2.8微距镜头在最近对焦距离时,最大光圈只有F5.6。这是正常现象,反应的是更真实数字,以往只有尼康单反机身才会这样显示。
部分镜头特点
腾龙镜头的卡口实际上很特殊,因为腾龙的手动对焦镜头本身就具备可换卡口的功能,早年腾龙百搭Ⅰ型和Ⅱ型接环在各种相机上正常使用(可以实现自动光圈)。这样的话我们知道了一个奥秘:虽然腾龙手动镜头有不同的卡口,但连接卡口环的内部却是相同的!这样一来,可以无视手上的腾龙手动镜头安装了什么卡口,把安装的卡口卸掉,就可以直接使用腾龙转佳能EF(或4/3系统)转接环了!
虽然许多人认为徕卡的R系列单反镜头不如M系列耀眼,但是其光学质量同样非常优异,如果可以找到合适的镜头,在改装和所拍摄的作品必然比佳能镜头更有味道,也更让摄影人着迷—比如徕卡 R 180mm f/2.8定焦镜头,画面层次非常丰富,在转接后十分好用。
蔡司镜头一向让人着迷,不过蔡司C/Y卡口的镜头和机身都已停产,我们一般难以找到比较新的镜头。
尼康的二手手动对焦镜头价格实惠,像尼康AI 50mm f/1.4、AI-S 85mm f/1.4的对焦手感非常好,成像质量也很出名,大可转接后作为常用的人像镜头使用。
M42的螺口镜头有太多品牌生产过,所以这个系统实在太庞大了,数量也是巨多。对于我们来说,基本上只需要有一个能用的M42转接环,就可以买来一大堆便宜的镜头转接使用
奥林巴斯的Zukio系列手动镜头一直被认为“无论价格高低,成像质量都一如既往的优秀,风格一致”。
禄莱曾有一段135单反相机和镜头的生产史,也使用过蔡司和施耐德镜头作为配套镜头发售,只是特有的卡口需要特制的转接环。我们曾经使用禄莱商标的蔡司50mm f/1.4镜头,其焦外的散焦效果令人叹为观止,非常适合人像拍摄(焦外的光点基本上全部浑圆)!
Kipon EF-S/E AF
转接环带有电子触点,转接后自动对焦速度并不是非常快,但对焦精度不错,偶尔会出现曝光不足的问题,重新开机可解决。但有些遗憾的是,它只支持APS-C画幅,转接后相机会直接切换成APS-C模式,很适合拥有Super 35mm感光元件的FS700、FS7、FS5等摄影机。
Metabones Speed Booster ULTRA m4/3
这是Metabones新推出经过改良的电子转接环,针对佳能EF镜头和尼康F/G镜头转接M 4/3机身。其中前者增加了自动对焦设计,提升了对焦速度。转接环内置4组5片镜片组,将转换倍率被设为0.71倍,实际焦距系数由原来的2倍缩减为1.42倍,而成像画质保持在高水准。
Metabones EF-E Ⅳ
它采用金属卡口,坚固耐用,提供全电子控制,可以在各档位自动曝光,自动对焦,还增加了对A7的支持,设有USB固件升级接口,使用起来更为方便。与三代相比,内部开口口径增大,大大降低了转接环内部的反光现象,但做工和手感有所退步。
福伦达VM-E Ⅱ转接环
它可以将福伦达VM卡口、徕卡M卡口、蔡司ZM卡口 、L卡口等镜头转换成索尼E卡口,方便摄影师使用各种其他卡口镜头。福伦达VM-EⅡ是福伦达VM-E的升级版,进一步扩大了的口径,即便是转接索尼A7系列这种全画幅微单依然不会出现漏光等现象;同时兼容性更佳,使用广角镜头时也不会出现暗角。
索尼LA-EA4卡口适配器
这是索尼自己开发的A镜头转E卡口适配器,内置对焦模块,支持全画幅的A7系列相机,可驳接绝大部分A卡口镜头。它采用了索尼独有的半透镜技术,驳接A卡口镜头后,在高清视频拍摄时可实现快速自动对焦(对超声波马达驱动的镜头,可实现较快的自动对焦速度)、自动曝光等。视频拍摄时光圈固定在F3.5或所用镜头最大光圈,如要调整光圈,仅能在手动对焦模式中可用,需要调整时,应先切换为MF,曝光模式选为A模式或者M模式,然后再录制。如果启用连续自动对焦,可能会记录下对焦声音,建议切换为手动对焦模式或者AF-S模式。
到现在为止,镜头转接环已经非常丰富,虽然很多依然是单纯的机械式结构,但支持转接后自动对焦、记录EXIF信息的电子转接环也不少。你也是否准备让老镜头们发挥余热?或者想感受下不同镜头的成像风格吗?那就疯狂一把,尝试一下镜头转接的魅力吧。
使用转接环好处多多

如果你想使用转接环,那么以上卡口参数表一定要记好,因为它们是相当有用的镜头转接资料。一般来说,机身像场定位距离长的镜头,可以通过转接环安装在机身像场定位距离短的机身上。而机身像场定位距离长的机身,无法通过转接环安装机身像场定位距离短的镜头。简单举例说明,尼康镜头卡口的机身像场定位距离是46.5mm,而佳能EF卡口的机身像场定位距离是44mm,那么尼康镜头就可以通过转接环安装在佳能相机上使用。因为46.5-44=2.5mm,镜头和机身中间有2.5mm的距离可以安装转接环。反之,佳能镜头没可能安装在尼康相机上,因为44-46.5=-2.5mm,负尺寸的转接环是不存在的。
此外,适马的SA卡口和佳能EF卡口的机身像场定位距离都是44mm,显然也无法制造出它们之间互换使用的镜头转接环,因为没有距离就没有制造转接环的空间。当然,PK和M42(螺口)卡口是例外,虽然PK和M42的机身像场定位距离相同(同为45.5mm),但PK卡口的内径达48.5mm,M42的卡口内径是42mm,我们可以用一个内嵌的转接环在PK机身上使用M42镜头(反之则行不通)。
明白了机身像场定位距离的问题,我们也就清楚了哪些机身适合通过转接环使用别的卡口镜头。我们从列表上可以看出,索尼E/FE卡口机身像场定位距离最短。所以绝大多数卡口的手动镜头都可以在它们的机身上转接使用。佳能数码单反相机的EF卡口相对较短,而且卡口的直径最大,因此也能转接很大一部分其他卡口镜头。
另外,传统的120相机的机身像场定位距离多比135系统长,只要有相应的转接环,像哈苏、玛米亚这类的120镜头都能在数码单反上使用,所以,只要购买合适的转接环,比如玛米亚镜头就可以正常的用到佳能等数码单反上。
在满足无限远能够合焦的条件下,我们可以从上文知道:
1、像场定位距离长的镜头转接至像场定位距离短的机身上,可以在无限远合焦,也就是可以正常使用。 2、像场定位距离短的镜头转接至像场定位距离长的机身上,无限远处不能合焦(但可以在有限距离内合焦)。
3、120机身的像场定位距离一般都比135的长,所以120镜头转接到135机身上可以无限远合焦,能正常使用。
TIPS:无限远不能合焦的转接环
目前市场上卖的部分转接环虽然可以转接不同卡口的镜头,但并不能保证镜头在无限远合焦,这对于许多风光或建筑摄影师来说几乎无法使用,但如果喜欢拍摄人像,则可以有选择性的使用。因为它们无限远无法合焦,但附带充当了近摄接环的作用,将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缩短了。比如佳能FD卡口和佳能EF卡口的像场定位距离分别为42.1mm和42mm,显然在不增加光学元件的前提下,无法保证转接后依然能够实现无限远合焦,但在转接后,部分镜头拍摄10米左右的主体,完全正常,对于人像拍摄来说,特别是特写等拍摄,这个距离似乎已经足够。

驳接机械式转接环后的操控
根据前面列表中的数据,在查出自己的相机能通过转接环使用哪些卡口的镜头后,我们就可以上网查询是否有这种型号转接环出售,答案为肯定的话就成功一半了。
然后我们要准备好相机和镜头,一般来说是先把转接环装到镜头上,再把安装了转接环的镜头装到相机上,拆卸的步骤则相反。
在安装了转接环以后,如果镜头是胶片时代的全手动镜头,则需将手动光圈环开到最大(通光量最大,利于手动对焦),手动对焦后保持相对距离不变,把光圈收小到需要的数值上,按下快门即可。
数码单反相机一般通过取景器观察对焦,由于AF机身的对焦屏比较明亮,通常利用原配的磨砂对焦屏也能比较好地对焦。但如果还不能准确判断对焦准确与否的话,建议有条件可以更换一块带裂像的对焦屏。当然,我们也可以启用单反相机的实时取景功能,利用画面放大功能放大后转动对焦环,也能轻松准确对焦。目前的可换镜相机都具备这一些功能,有的还加入了峰值辅助对焦功能等,手动对焦也比较容易。
对于驳接转接环后的测光,现在的数码单反相机和可换镜相机都没有什么问题。在加装转接环后,相机的几种测光方式都可以使用,一般建议使用光圈光圈优先模式 曝光补偿来拍摄。
电子转接环日渐成为潮流
从前面的内容,大家会发现,机械式转接环只能起到改变卡口、法兰焦距的作用,因此价格很便宜,一般50~150元就能搞定。如果匹配老镜头,操控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需要手动对焦而已,拍摄出的照片没有光圈、焦距等EXIF信息,但很适合视频拍摄。不过,如需驳接EF卡口镜头、G镜头等,则最好匹配电子转接环。
电子转接环通过内置芯片和电子触点实现通信,在转换镜头之后,可实现包括自动对焦、光圈联动、EXIF信息传送、防抖等自动功能(这也是电子转接环价格较贵的重要原因,售价在600~3000元范围内)。而佳能和尼康是数码单反相机市场占绝高达90%多份额的品牌,其EF卡口镜头和G镜头拥有最广泛的用户群,配合目前最热门的可换镜相机,无疑会促使电子转接环的盛行。
不过,目前的电子转接环还不够完美,很多镜头在转接到可换镜相机上仅能支持平面式自动对焦,对焦速度较慢,部分镜头甚至不能实现自动对焦,比如EOS-NEX转接适马新镜头至A7R Ⅱ上无法进行自动对焦。 那些值得一玩的转接环
与单反相机相比,可换镜相机更值得玩转接,因为它们的机身像场定位距离要短得多,可以驳接几乎所有的其他类相机镜头。同时,市面上可以选择的优秀的单反相机镜头非常丰富,令当下最热的可换镜相机拥有更加自如的转接选择,因此我们在推荐转接环的时候,更多地考虑了针对可换镜相机的产品。
而在可换镜相机中,又以索尼E卡口相机、Micro 4/3系统相机和富士X系列可换镜相机最受用户的欢迎。同时,因为索尼将众多专业视频功能嫁接及A7系列全画幅(新一代产品都拥有五轴光学防抖系统,转接镜头后依然有效)的绝对领导低位,而Micro 4/3系统中,松下采用与索尼同样的强化视频应用的产品开发策略,令它们在喜欢转接的用户中享有极高的号召力,这类转接环也最多。
目前转接环品牌众多,知名的有路华仕Novoflex、福伦达Voigtlander、Metabones、Kipon、索尼、天工TECHART等,做工都相当不错,TECHART、Metabones的转接环可以升级固件,理论上能够拥有更强的兼容性和可升级潜力,而Kipon的价格更有优势,性价比很高。
E卡口转接使用体验
E卡口原厂镜头是收缩光圈测光的,可以在拍摄前直接看到景深效果。而在转接EF卡口镜头时,则是全开光圈测光、按下快门后收缩光圈曝光。想要实现景深预览功能,需要将1个按键自定义为“光圈预览”。在使用小光圈(如F22)进行连拍时,可能出现因为光圈来不及收缩而导致过曝的情况。
机身显示光圈值会随对焦距离缩短而增大(实际光圈减小),例如100/2.8微距镜头在最近对焦距离时,最大光圈只有F5.6。这是正常现象,反应的是更真实数字,以往只有尼康单反机身才会这样显示。
部分镜头特点
腾龙镜头的卡口实际上很特殊,因为腾龙的手动对焦镜头本身就具备可换卡口的功能,早年腾龙百搭Ⅰ型和Ⅱ型接环在各种相机上正常使用(可以实现自动光圈)。这样的话我们知道了一个奥秘:虽然腾龙手动镜头有不同的卡口,但连接卡口环的内部却是相同的!这样一来,可以无视手上的腾龙手动镜头安装了什么卡口,把安装的卡口卸掉,就可以直接使用腾龙转佳能EF(或4/3系统)转接环了!
虽然许多人认为徕卡的R系列单反镜头不如M系列耀眼,但是其光学质量同样非常优异,如果可以找到合适的镜头,在改装和所拍摄的作品必然比佳能镜头更有味道,也更让摄影人着迷—比如徕卡 R 180mm f/2.8定焦镜头,画面层次非常丰富,在转接后十分好用。
蔡司镜头一向让人着迷,不过蔡司C/Y卡口的镜头和机身都已停产,我们一般难以找到比较新的镜头。
尼康的二手手动对焦镜头价格实惠,像尼康AI 50mm f/1.4、AI-S 85mm f/1.4的对焦手感非常好,成像质量也很出名,大可转接后作为常用的人像镜头使用。
M42的螺口镜头有太多品牌生产过,所以这个系统实在太庞大了,数量也是巨多。对于我们来说,基本上只需要有一个能用的M42转接环,就可以买来一大堆便宜的镜头转接使用
奥林巴斯的Zukio系列手动镜头一直被认为“无论价格高低,成像质量都一如既往的优秀,风格一致”。
禄莱曾有一段135单反相机和镜头的生产史,也使用过蔡司和施耐德镜头作为配套镜头发售,只是特有的卡口需要特制的转接环。我们曾经使用禄莱商标的蔡司50mm f/1.4镜头,其焦外的散焦效果令人叹为观止,非常适合人像拍摄(焦外的光点基本上全部浑圆)!
Kipon EF-S/E AF
转接环带有电子触点,转接后自动对焦速度并不是非常快,但对焦精度不错,偶尔会出现曝光不足的问题,重新开机可解决。但有些遗憾的是,它只支持APS-C画幅,转接后相机会直接切换成APS-C模式,很适合拥有Super 35mm感光元件的FS700、FS7、FS5等摄影机。
Metabones Speed Booster ULTRA m4/3
这是Metabones新推出经过改良的电子转接环,针对佳能EF镜头和尼康F/G镜头转接M 4/3机身。其中前者增加了自动对焦设计,提升了对焦速度。转接环内置4组5片镜片组,将转换倍率被设为0.71倍,实际焦距系数由原来的2倍缩减为1.42倍,而成像画质保持在高水准。
Metabones EF-E Ⅳ
它采用金属卡口,坚固耐用,提供全电子控制,可以在各档位自动曝光,自动对焦,还增加了对A7的支持,设有USB固件升级接口,使用起来更为方便。与三代相比,内部开口口径增大,大大降低了转接环内部的反光现象,但做工和手感有所退步。
福伦达VM-E Ⅱ转接环
它可以将福伦达VM卡口、徕卡M卡口、蔡司ZM卡口 、L卡口等镜头转换成索尼E卡口,方便摄影师使用各种其他卡口镜头。福伦达VM-EⅡ是福伦达VM-E的升级版,进一步扩大了的口径,即便是转接索尼A7系列这种全画幅微单依然不会出现漏光等现象;同时兼容性更佳,使用广角镜头时也不会出现暗角。
索尼LA-EA4卡口适配器
这是索尼自己开发的A镜头转E卡口适配器,内置对焦模块,支持全画幅的A7系列相机,可驳接绝大部分A卡口镜头。它采用了索尼独有的半透镜技术,驳接A卡口镜头后,在高清视频拍摄时可实现快速自动对焦(对超声波马达驱动的镜头,可实现较快的自动对焦速度)、自动曝光等。视频拍摄时光圈固定在F3.5或所用镜头最大光圈,如要调整光圈,仅能在手动对焦模式中可用,需要调整时,应先切换为MF,曝光模式选为A模式或者M模式,然后再录制。如果启用连续自动对焦,可能会记录下对焦声音,建议切换为手动对焦模式或者AF-S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