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1970-2013年山东省不同县(市、区)肝癌死亡率的空间聚集性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肝癌防控规划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肝癌死亡率数据取自山东死亡登记系统和全国三次死因回顾性调查数据。利用死亡率和年龄调整死亡率等指标描述不同年代肝癌变化趋势,采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计算死亡率变化中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的贡献值。采用ArcGIS 10.2软件用于空间分析,采用空间扫描统计软件SaTScan 9.4进行肝癌空间聚集分析。
结果2011-2013年山东省肝癌粗死亡率(29.89/10万)较1970-1974年(9.72/10万)和1990-1992年(22.08/10万)分别上升208.00%和35.37%,与2004-2005年(30.44/10万)相差不大。肝癌年龄标化死亡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011-2013年标化死亡率(12.62/10万)较1970-1974年上升60.97%,较1990-1992年和2004-2005年分别下降22.38%和21.81%。不同年代肝癌死亡率的差别分析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肝癌粗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口因素在其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人口因素对肝癌死亡率上升的贡献值从1990-1992年的3.38%,上升到2004-2005年的29.36%,2011-2013年达到了46.16%。而非人口因素对肝癌死亡率升高的贡献值呈下降趋势。从肝癌死亡率空间分布来看,不同县(市、区)肝癌粗死亡率差异较大,粗死亡率在9.33/10万~65.33/10万之间。采用空间扫描统计软件进行肝癌死亡率空间聚集分析可以发现多个肝癌高死亡率聚集区,2011-2013年主要聚集区分布在胶东半岛地区,覆盖青岛、烟台及威海市的20个县(市、区),该聚集区内的肝癌死亡风险是其他区域的1.54倍。1970-1974年肝癌死亡率空间聚集性分布与2011-2013年结果明显不同,主要聚集区分布在山东省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
结论1970-2013年山东省肝癌死亡率发生了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应根据这些变化趋势以及其地理空间聚集性,进一步探索肝癌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肝癌区域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