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评价作文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iy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评语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有时老师在学生习作中写下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有一位著名作家在给他小学语文老师的信中这样写道:“是您多次在作文评语中写激励我不断努力的话,我至今还记得您说我会成为作家的话,是您的话让我做起了作家梦,没想到现在梦想成真了,我要感谢您的鼓励。”这就是习作评语的魅力。
  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上作文课难、学生习作难、评阅那堆小山似的学生习作更难。老师们往往对学生的“佳作”写下的评语既单调又死板,如“文章很生动,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想象丰富。”而对另类习作则是冷冰冰的套话:“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楚,中心不明确。”起初学生会觉得不易理解,慢慢就不愿看了,因为评语千篇一律,缺乏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话谈心。可见,习作评语应该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喜欢学习,喜欢表达,把习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
  
  一、用合理的评论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习作的动力,有了动力,学生就有了写作的热情,有了热情,学生才能畅所欲言,习作才会有创新、有活力。教师评价学生习作,不要提过高的要求,不能用文学作品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因为学生每次完成习作之后,都有希望得到老师肯定和表扬的心理。老师在评语时,要充分认识到每个孩子的能力,小到标点符号、文字书写,大到立意选材、谋篇布局,都应兼顾孩子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和点滴进步,针对每个孩子的实际,真实地、恰当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诚恳地指出有待改进之处。
  如看图写话练习,只要学生把图中主要的意思写出来,顺序清楚,语句通顺,就可以算作好文章;写一个人,能写出他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即可;写一处景物,能写出它所处的方位和特色,也是好文章。同样,写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叙述完整;写说明文,说明顺序清楚,说明对象的特点和功能描述准确;写日记、书信格式正确,真实可信……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即使是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也要用商量语气给出评语。如:这里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词语。这句话太长了,用标点把它断开,行吗?这里最好先写一写周围的环境。
  
  二、用恰当的评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先学做人,后学作文”,“文如其人”这些话都是对作文与做人关系的很好阐述。我们的习作教学,必须重视育人的功能。其实,无论是成人的文章,还是小学生的习作,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他们情感态度的流露。改变小学习作评语的僵化模式,拓宽评语的内容,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如三年级作文片段训练《第一次×××》,有位学生写他第一次买菜时因没有找钱而挨妈妈骂的事,他在作文结尾发出感叹:“今后我再也不去买菜了!”在评语中写道:“第一次买菜,忘了找钱是难免的事,吸取这次买菜的教训,再向妈妈请求去买一次菜,相信你肯定能做好的。试一试,好吗?”这位学生在第二周日记中说,他真的又去买了一次菜,这一次妈妈还表扬了他呢!
  
  三、用评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习作是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尤为重要。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很多,如命题上的创新,选材上的创新等等,无论是哪种途径,教师在评语中的引导都是非常关键的。著名教育家齐佛说过:“什么叫创造?我想只在有一点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造。”我们在习作评语中也可以尽力挖掘这样的内容。只要学生作文中有一点新内容、新思想、新见解,老师都应给予充分肯定。如,我在学生写的《电脑房屋》一文中写了这样的评语:哇,太棒了,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可真是一种享受啊!什么都是电脑控制,有声控设备,还有为自己服务的机器人。对《神奇的吸尘扫帚》一文的评语是:你介绍的扫帚果真神奇啊,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轻松地完成各种家务活,还有帮人按摩,我多么想得到这样一把神奇的扫帚啊!
  作文评语不仅是对学生习作成绩的总结,也是教师作文教学成效的归纳,是联结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并写好习作评语,这对于正处于识字、学词、读文这些语文学习初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其作用更显得重要。
  作者单位
  文山州马关县人寨村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陈翀◇
其他文献
那个人叫什么?敏希豪生或什么什么豪森?我记不清了。手边无书,一时也无从查找。他好像是德国人,其时应该是16或17世纪吧,他写了一本书,书名也许是《吹牛大王历险记》,也许不是。我甚至怀疑那本书根本就没有封皮,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某一天,它落到一个中国孩子手中。我想那是我读到的第一本外国文学,情节差不多忘光了,只记得那个家伙被大炮砰然一响发射到了天边———那本书好像是有插图的,瘦长的“吹牛大王”长着
生命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因为成长,我们走向成熟,因为成长,我们收获希望。然而,成长的欢乐来了,成长的烦恼也紧随而来。对我来说,成长的最大烦恼便是学习的烦恼,其中的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