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个场景:一群人正围着桌子商议计策,可桌子下定时炸弹的指针正一分一秒地移动……此时,知情的你心情如何?一定特别担心、急切地想知道后面发生的事吧?这就是“悬念”所产生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文章中巧设悬念,让故事更加生动。
悬念,有人称其为“结扣子”或“卖关子”,也就是设置疑团,但是不进行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在文中形成悬念,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人物命运中潜伏着危机,让读者担忧;②生与死、成与败均有可能出现,牵动着读者关注两种命运、两种结局;③发生势均力敌而又必须有结果的冲突;④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行动能引起读者在感情上的爱和恨;⑤读者对未来事态发展的趋势比较清楚,希望看到某种结局。
具体到某篇文章,怎样设置悬念呢?
在文中直接提出一个让大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常常出现在文章的标题或开头。例如《天火之谜》是这样开头的:
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它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那么,雷暴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悬念激发了读者强烈的兴趣,会引导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往下阅读。
将相反的词汇或语义放在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上,造成矛盾,让人无法理解,进而通过阅读、思考,破解迷惑。
例如《月光启蒙》一文中,“启蒙”一般指人与人之间传授知识,或教导小孩等。可“月光”是一种光线,它怎么“启蒙”呢?这一对矛盾造成了悬念,很能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人或事物在寻常是一种状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是另外一种状态,两者一先一后,并列描写,让读者在对比中,感觉到“这一刻”不同寻常,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读者自然会带着猜测去阅读。
例如《船长》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大副!”
大副回答:“到!”
船长问道:“还能坚持多少分钟?”
“20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读到此处,你不禁一惊。船长让每个人都上小艇,这是在遇到危机时正常的安排。但接下来,船长明确说如果有男人走在女人前面,就开枪打死他!一般情况下,枪是用来自卫的,用来防海盗的,怎么能将枪口指向乘客呢?读者会立刻警觉起来,感觉到“这一刻”的不同寻常,于是迫不及待地往下读,最后读者终于明白——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船长只有用这种方法来维持秩序,才能尽力保证每个乘客和船员都安全转移、脱险。
记叙事件时,先将奇异的结局、或出人意料的结果放到开头来写,然后再从故事的起因开始,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样開头,可以让读者直接产生疑惑——为什么会这样,于是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例如《小草和大树》一文是这样开头的:
以长篇小说《简·爱》著称于世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她的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文章一开始就介绍了主人公了不起的成就,而且特别点出是“逆境成才的典范”。到底处于什么“逆境”?是怎样“成才”的?怎样写出《简·爱》的?这一系列的悬念促使读者接着往下读。
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常常会积累各种经验,这些经验在头脑中根深蒂固。然而,当我们读一些句子或段落时,获得的信息和我们的经验截然不同,这时,我们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
例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是不能离开人体的,如果把心脏“带回祖国”,那么人就要死了,这还了得!可文章就是反“经验”,标题就是“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了这样的悬念,你就不得不往下读。接下来才知道,原来音乐家肖邦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他对祖国强烈的爱。
文章一开头就出现了某个问题,需要解决,但作者一直不告诉读者答案,直到文章结尾让读者明白真相。例如有一篇名为《惊喜》的习作,开头就这样写道:
我和张倩曾经是一对好朋友。我们同龄同路同年级,只是不同班,她在一班,我在二班。后来为借书的事闹了一点小隔阂。中午去食堂时又遇上了她,和往常一样,我正想绕道,却听她厉声叫道:“你给我等一下!”
叫我吗?我抬头正眼看去。
她逼近我,接着说:“下午课外活动,你来我们班好吗?”
“课外活动?为什么?”
“哎呀,你就别问了,总之有惊喜就对了。”她说完飞快地跑远了。
有惊喜,可又没说出来,而且是曾经有过隔阂的同学之间的“惊喜”,这就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吸引读者穷追不舍,想去弄清楚是什么“惊喜”。
当然,文章设置悬念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设置悬念,都要注意合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原则。
悬念,有人称其为“结扣子”或“卖关子”,也就是设置疑团,但是不进行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在文中形成悬念,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人物命运中潜伏着危机,让读者担忧;②生与死、成与败均有可能出现,牵动着读者关注两种命运、两种结局;③发生势均力敌而又必须有结果的冲突;④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行动能引起读者在感情上的爱和恨;⑤读者对未来事态发展的趋势比较清楚,希望看到某种结局。
具体到某篇文章,怎样设置悬念呢?
一、直接提问
在文中直接提出一个让大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常常出现在文章的标题或开头。例如《天火之谜》是这样开头的:
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它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那么,雷暴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悬念激发了读者强烈的兴趣,会引导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往下阅读。
二、矛盾对立
将相反的词汇或语义放在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上,造成矛盾,让人无法理解,进而通过阅读、思考,破解迷惑。
例如《月光启蒙》一文中,“启蒙”一般指人与人之间传授知识,或教导小孩等。可“月光”是一种光线,它怎么“启蒙”呢?这一对矛盾造成了悬念,很能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三、特例与寻常对照
人或事物在寻常是一种状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是另外一种状态,两者一先一后,并列描写,让读者在对比中,感觉到“这一刻”不同寻常,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读者自然会带着猜测去阅读。
例如《船长》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大副!”
大副回答:“到!”
船长问道:“还能坚持多少分钟?”
“20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读到此处,你不禁一惊。船长让每个人都上小艇,这是在遇到危机时正常的安排。但接下来,船长明确说如果有男人走在女人前面,就开枪打死他!一般情况下,枪是用来自卫的,用来防海盗的,怎么能将枪口指向乘客呢?读者会立刻警觉起来,感觉到“这一刻”的不同寻常,于是迫不及待地往下读,最后读者终于明白——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船长只有用这种方法来维持秩序,才能尽力保证每个乘客和船员都安全转移、脱险。
四、倒叙
记叙事件时,先将奇异的结局、或出人意料的结果放到开头来写,然后再从故事的起因开始,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样開头,可以让读者直接产生疑惑——为什么会这样,于是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例如《小草和大树》一文是这样开头的:
以长篇小说《简·爱》著称于世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她的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文章一开始就介绍了主人公了不起的成就,而且特别点出是“逆境成才的典范”。到底处于什么“逆境”?是怎样“成才”的?怎样写出《简·爱》的?这一系列的悬念促使读者接着往下读。
五、反经验
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常常会积累各种经验,这些经验在头脑中根深蒂固。然而,当我们读一些句子或段落时,获得的信息和我们的经验截然不同,这时,我们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
例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是不能离开人体的,如果把心脏“带回祖国”,那么人就要死了,这还了得!可文章就是反“经验”,标题就是“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了这样的悬念,你就不得不往下读。接下来才知道,原来音乐家肖邦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他对祖国强烈的爱。
六、吊胃口
文章一开头就出现了某个问题,需要解决,但作者一直不告诉读者答案,直到文章结尾让读者明白真相。例如有一篇名为《惊喜》的习作,开头就这样写道:
我和张倩曾经是一对好朋友。我们同龄同路同年级,只是不同班,她在一班,我在二班。后来为借书的事闹了一点小隔阂。中午去食堂时又遇上了她,和往常一样,我正想绕道,却听她厉声叫道:“你给我等一下!”
叫我吗?我抬头正眼看去。
她逼近我,接着说:“下午课外活动,你来我们班好吗?”
“课外活动?为什么?”
“哎呀,你就别问了,总之有惊喜就对了。”她说完飞快地跑远了。
有惊喜,可又没说出来,而且是曾经有过隔阂的同学之间的“惊喜”,这就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吸引读者穷追不舍,想去弄清楚是什么“惊喜”。
当然,文章设置悬念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设置悬念,都要注意合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