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的基点源于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渴求,创新欲望是创新的前提;创新需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是创新的基石;创新必有其标新立异的一面,遵循其个性的一面,为创新找到正确的方向,使创新独具意义,从这三个方面,谈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学生创新能力《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突出体现“发展性”方面,我认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只有具备了自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数学上得到个性的发展,凸显数学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创新的基点源于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渴求,创新欲望是创新的前提
创新欲望,也就是自主产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如可以把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和推动学生去钻研,去探索,将注意力放在人所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获得创造的成功。在教学“植树问题”时,设计教学情境:我们学校打算在东侧围墙边植树,一共长20米,每5米种一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呢?有的同学很快就告诉我需要4棵,显得很是不以为然,这时我故作不满意,让他们自己画一画图,解释给我听,他们一下子来了兴趣,都想证明给我看,结果在画图的过程中他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关于“两头都种”“两头都不种”“只种一头”争论不休,最后大家才统一意见,得出结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同学们就是在这种兴趣中,了解到几种情况的不同,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只要一个个新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生活情境之中去,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就会积极去探索,去创新。否则,则会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情绪,这就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数学成绩差。另外,对于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和成功,老师也要及时进行鼓励与表扬,让学生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滋味,认为学好数学并不困难,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就使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创新需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是创新的基石
创新能力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经过创新向新的知识变迁。基础知识较大程度地影响着个体的创新能力的形成。纵观历史,所有的发明都是在知识特别是相关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得以形成,因此学生掌握知识的质与量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知识为基础,要以知识为前提。创新如果失去了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学习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这一课中,学生只有对于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掌握以后,才有主动去找到方法的能力,才愿意去实践。只有当学生对旧知识具有充分深入的理解时才可能透过旧知识看到创新结果产生的现实可能性。理解得越深,思考的时间越长,就越接近创新的结果,体现出来的创新情绪、勇气和耐心越好,就越容易形成创新结果。所以要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或所谓“熟能生巧”重复练习。
知识为创新提供了基础,而创新结果又成为新的知识,知识的不断充实为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背景,所以会出现新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现象。就如在这一课,当学生自己找出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已实践,那么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思考“8、7、6加几”用哪个方法更简便。这样,知识与创新互为前提,由于知识而产生创新,又由于创新而产生新的知识,如此循环往复向前发展。
三、创新必有其标新立异的一面,遵循其个性的一面,为创新找到正确的方向,使创新独具意义
一定的知识底蕴会产生在某一方面较强的创新灵感,所以在同一环境中给人的启发是不同的,即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尊重学生的合理化建议,让创新在实践中更具人性化。在学习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计算时,有的学生喜欢笔算,尝到了从低位算起的甜头,有的学生喜欢口算,认为从高位算起更容易理解,思路更清晰,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各自找到了一个支点,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多样化的思维。又如,在进行计算8+9的方法讨论时,孩子们出现了多种想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想到8+2=10,就将9分成2和7,8+2=10,10+7=17;有的学生用“凑十法”,想到9+1=10,就将8分成7和1,9+1=10,10+7=17;有的学生想到9+8=17,所以8+9=17;还有的同学在计算“8加几”的算式中找到了规律,想到在“8加几等于十几”中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2,因为2和8凑成了1个十,9-2=7,所以8+9=17。在这里,虽然课本中并没有要求我们教学所有的方法,但孩子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愿意去努力用新的思维解决新的问题,愿意去尝试并得到了不同的标新立异的见解,我们不能一刀切,固化孩子的思维,而应该感到欣慰并尊重他们的合理化建议,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创新。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要务实,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优化方法,抓住关键,助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极大限度地培养其创新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实事求是,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时抓住每一个机会,在新课程实施中为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永跃.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4,(10).
[2]黄仕尚.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点思考[J].高中生学习,2012,(12).
小学数学学生创新能力《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突出体现“发展性”方面,我认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只有具备了自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数学上得到个性的发展,凸显数学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创新的基点源于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渴求,创新欲望是创新的前提
创新欲望,也就是自主产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如可以把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和推动学生去钻研,去探索,将注意力放在人所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获得创造的成功。在教学“植树问题”时,设计教学情境:我们学校打算在东侧围墙边植树,一共长20米,每5米种一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呢?有的同学很快就告诉我需要4棵,显得很是不以为然,这时我故作不满意,让他们自己画一画图,解释给我听,他们一下子来了兴趣,都想证明给我看,结果在画图的过程中他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关于“两头都种”“两头都不种”“只种一头”争论不休,最后大家才统一意见,得出结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同学们就是在这种兴趣中,了解到几种情况的不同,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只要一个个新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生活情境之中去,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就会积极去探索,去创新。否则,则会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情绪,这就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数学成绩差。另外,对于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和成功,老师也要及时进行鼓励与表扬,让学生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滋味,认为学好数学并不困难,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就使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创新需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是创新的基石
创新能力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经过创新向新的知识变迁。基础知识较大程度地影响着个体的创新能力的形成。纵观历史,所有的发明都是在知识特别是相关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得以形成,因此学生掌握知识的质与量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知识为基础,要以知识为前提。创新如果失去了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学习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这一课中,学生只有对于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掌握以后,才有主动去找到方法的能力,才愿意去实践。只有当学生对旧知识具有充分深入的理解时才可能透过旧知识看到创新结果产生的现实可能性。理解得越深,思考的时间越长,就越接近创新的结果,体现出来的创新情绪、勇气和耐心越好,就越容易形成创新结果。所以要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或所谓“熟能生巧”重复练习。
知识为创新提供了基础,而创新结果又成为新的知识,知识的不断充实为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背景,所以会出现新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现象。就如在这一课,当学生自己找出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已实践,那么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思考“8、7、6加几”用哪个方法更简便。这样,知识与创新互为前提,由于知识而产生创新,又由于创新而产生新的知识,如此循环往复向前发展。
三、创新必有其标新立异的一面,遵循其个性的一面,为创新找到正确的方向,使创新独具意义
一定的知识底蕴会产生在某一方面较强的创新灵感,所以在同一环境中给人的启发是不同的,即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尊重学生的合理化建议,让创新在实践中更具人性化。在学习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计算时,有的学生喜欢笔算,尝到了从低位算起的甜头,有的学生喜欢口算,认为从高位算起更容易理解,思路更清晰,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各自找到了一个支点,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多样化的思维。又如,在进行计算8+9的方法讨论时,孩子们出现了多种想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想到8+2=10,就将9分成2和7,8+2=10,10+7=17;有的学生用“凑十法”,想到9+1=10,就将8分成7和1,9+1=10,10+7=17;有的学生想到9+8=17,所以8+9=17;还有的同学在计算“8加几”的算式中找到了规律,想到在“8加几等于十几”中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2,因为2和8凑成了1个十,9-2=7,所以8+9=17。在这里,虽然课本中并没有要求我们教学所有的方法,但孩子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愿意去努力用新的思维解决新的问题,愿意去尝试并得到了不同的标新立异的见解,我们不能一刀切,固化孩子的思维,而应该感到欣慰并尊重他们的合理化建议,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创新。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要务实,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优化方法,抓住关键,助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极大限度地培养其创新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实事求是,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时抓住每一个机会,在新课程实施中为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永跃.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4,(10).
[2]黄仕尚.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点思考[J].高中生学习,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