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对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文章提出了“立德树人”对于教师的7大基本要求,探讨了在“立德树人”下的高职体育素质教学现状及特征和素质教学在“立德树人”下的高职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述了在“立德树人”的影响下促进高职体育素质教学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职体育;素质教学
“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的产生是在中共十七大上,由“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教育理念逐步完善与发展而来的。随即在后期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现代化教育的根本任务”。由此可见,“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当今现代化的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高职的体育教学中,除了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思维与合理的教学计划之外,还需要积极地将素质教育引进体育的教学发展中,使得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到体育文化与精神带来的素质熏陶。因此,该文就针对“立德树人”这一新型的教学理念,具体分析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素质教学的应用与发展。
1 “立德树人”对于教师的七大基本要求
在新一届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各位教师的热烈追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成了当今教育的综合目标。在该新型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新时期的教师职责也有了新的划分,下面笔者就先对“立德树人”对于教师的十大基本要求作全面的介绍。
1.1 衷心成就教师的成功事业
教师的基本准则之一就是要衷心,衷心对待社會主义的教育事业,衷心为学生与家长提供优质的教学。同时,“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还要求教师要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不做违法乱纪之事,并大力渲染教师的传统美德。
1.2 良心是教师发展事业的基础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最重要的即良心教学,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良心不仅是一种自我约束的道德行为,更是一种教师职业道德的充分体现。尤其是作为教师,更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做个有良心的人。
1.3 热心是教师不断努力的动力
教师是奉献者,其需要无私地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很大的热心,热爱教学工作并乐于奉献才是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1.4 爱心是教师持续发展的中心
教师作为一种道德素养较高的人群,应具备一定的爱心,要对自己的职业,亲人以及学术持以无限的热爱。同时,也要懂得教学艺术,更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
1.5 雄心是教师高层次发展的筹码
教师如果有了雄心,必会更加专心致力于自身的学术研究与授课教程,并在不断授课的过程中钻研教育内涵。同时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也会有着敢于冒险的精神,更会秉持着一种脚踏实地的态度更好地积累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成果,编写教学报告,发展成自身的教学模式。
1.6 虚心是教师长远发展的垫脚石
一个合格的教师除了具备上述所提到的爱心、耐心、雄心、热心、良心与衷心外,还需具备一定的虚心。“虚心使人进步”这句话全面地阐释了虚心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教师在师德修养中虚心地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虚心地与其他教师,同事进行学习的交流与研究,才能更好地促进其道德修养的发展。
1.7 耐心是教师取得成功的保障
教师这个职业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知识与技能,还需具备耐心。耐心并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优良品质,其也可以在不断学习、工作、磨练的过程中形成。而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说,“耐心”则反映出其是否具备优秀的自我道德修养。秉持耐心,积极为学生奉献,就表明教师可以用一种宽容大度的心态来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素质教学在“立德树人”下的高职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1 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素质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是一种指导性的综合目标,其激励着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不断地从应试教育往素质教育发展。尤其是在新型的教育理念“立德树人”思想的影响下,素质教学不仅可以带领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还可以全方位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大量的体育活动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免疫力与抵抗力,很好地降低学生生病的概率。因此,素质教育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使其养成积极锻炼,健康成长的生活习惯。
2.2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其培养健全的人格。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直接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身体素质得到充分的扩展。而在新型的教育理念“立德树人”思想的影响下,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究其原因还在于其可以进一步地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其培养健全的人格。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素质教育也会对学生的其他方面,如思想道德、法治观念以及爱国精神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并加以辅导与培训。在实践过程中,素质教育也会让学生自主掌握实践能力,积极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各项体育竞技比赛,使其养成不骄不躁、坚持不懈的优秀人格。
3 结束语
素质教育是当今应用范围广泛,适应性极强的新型教育方式,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较为适用。尤其是在新型的教育理念“立德树人”思想的不断影响下,笔者建议高职院校可以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积极从各方面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与优良的道德品质,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成功地获取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廖佩文,陈惜娜.高校体育与立德树人研究[J].武术研究,2016(07):122-124.
[2]胡焱芹,陈晴.基于立德树人的体育价值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9):108-109.
[3]李广国,李旭龙,徐坤.立德树人目标下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6):184-186.
[4]谭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 推动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14(03):4-5.
作者单位
吉林省松原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 吉林省松原市 138000
“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对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文章提出了“立德树人”对于教师的7大基本要求,探讨了在“立德树人”下的高职体育素质教学现状及特征和素质教学在“立德树人”下的高职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述了在“立德树人”的影响下促进高职体育素质教学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职体育;素质教学
“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的产生是在中共十七大上,由“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教育理念逐步完善与发展而来的。随即在后期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现代化教育的根本任务”。由此可见,“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当今现代化的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高职的体育教学中,除了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思维与合理的教学计划之外,还需要积极地将素质教育引进体育的教学发展中,使得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到体育文化与精神带来的素质熏陶。因此,该文就针对“立德树人”这一新型的教学理念,具体分析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素质教学的应用与发展。
1 “立德树人”对于教师的七大基本要求
在新一届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各位教师的热烈追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成了当今教育的综合目标。在该新型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新时期的教师职责也有了新的划分,下面笔者就先对“立德树人”对于教师的十大基本要求作全面的介绍。
1.1 衷心成就教师的成功事业
教师的基本准则之一就是要衷心,衷心对待社會主义的教育事业,衷心为学生与家长提供优质的教学。同时,“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还要求教师要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不做违法乱纪之事,并大力渲染教师的传统美德。
1.2 良心是教师发展事业的基础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最重要的即良心教学,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良心不仅是一种自我约束的道德行为,更是一种教师职业道德的充分体现。尤其是作为教师,更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做个有良心的人。
1.3 热心是教师不断努力的动力
教师是奉献者,其需要无私地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很大的热心,热爱教学工作并乐于奉献才是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1.4 爱心是教师持续发展的中心
教师作为一种道德素养较高的人群,应具备一定的爱心,要对自己的职业,亲人以及学术持以无限的热爱。同时,也要懂得教学艺术,更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
1.5 雄心是教师高层次发展的筹码
教师如果有了雄心,必会更加专心致力于自身的学术研究与授课教程,并在不断授课的过程中钻研教育内涵。同时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也会有着敢于冒险的精神,更会秉持着一种脚踏实地的态度更好地积累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成果,编写教学报告,发展成自身的教学模式。
1.6 虚心是教师长远发展的垫脚石
一个合格的教师除了具备上述所提到的爱心、耐心、雄心、热心、良心与衷心外,还需具备一定的虚心。“虚心使人进步”这句话全面地阐释了虚心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教师在师德修养中虚心地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虚心地与其他教师,同事进行学习的交流与研究,才能更好地促进其道德修养的发展。
1.7 耐心是教师取得成功的保障
教师这个职业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知识与技能,还需具备耐心。耐心并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优良品质,其也可以在不断学习、工作、磨练的过程中形成。而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说,“耐心”则反映出其是否具备优秀的自我道德修养。秉持耐心,积极为学生奉献,就表明教师可以用一种宽容大度的心态来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素质教学在“立德树人”下的高职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1 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素质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是一种指导性的综合目标,其激励着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不断地从应试教育往素质教育发展。尤其是在新型的教育理念“立德树人”思想的影响下,素质教学不仅可以带领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还可以全方位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大量的体育活动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免疫力与抵抗力,很好地降低学生生病的概率。因此,素质教育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使其养成积极锻炼,健康成长的生活习惯。
2.2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其培养健全的人格。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直接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身体素质得到充分的扩展。而在新型的教育理念“立德树人”思想的影响下,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究其原因还在于其可以进一步地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其培养健全的人格。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素质教育也会对学生的其他方面,如思想道德、法治观念以及爱国精神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并加以辅导与培训。在实践过程中,素质教育也会让学生自主掌握实践能力,积极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各项体育竞技比赛,使其养成不骄不躁、坚持不懈的优秀人格。
3 结束语
素质教育是当今应用范围广泛,适应性极强的新型教育方式,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较为适用。尤其是在新型的教育理念“立德树人”思想的不断影响下,笔者建议高职院校可以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积极从各方面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与优良的道德品质,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成功地获取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廖佩文,陈惜娜.高校体育与立德树人研究[J].武术研究,2016(07):122-124.
[2]胡焱芹,陈晴.基于立德树人的体育价值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9):108-109.
[3]李广国,李旭龙,徐坤.立德树人目标下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6):184-186.
[4]谭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 推动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14(03):4-5.
作者单位
吉林省松原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 吉林省松原市 1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