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平面图的L(p,q)-标号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2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高度平面图G的L(p,g)-标号问题,证明了高度平面图h1-图的L(p,g)-标号数满足:A(G;p,1)≤(2q-1)△+6(p-q);h2-图的L(p,q)-标号数满足:λ(G;p,q)≤(2q-1)△+8p-6q-1.对于L(2,1)标号问题Griggs和Yeh有一著名猜想:对最大度为△的任意图有λ(G)≤△^2.此猜想对高度平面图是正确的.
其他文献
研究者指出,非理性教学认识理论对教学有重要影响.非理性教学认识是相对于理性教学认识而言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关注非理性教学认识的基本内涵,并从教学实践的角度
考察热风干燥温度对缢蛏复原率的影响,研究缢蛏在40、50、60℃下的热风干燥规律,实验表明,在热风干燥温度为60℃时缢蛏干复原率最大达到42.3%,缢蛏的热风干燥符合page模型。
网络管理已成为网络系统运行好坏的关键,而网络拓扑构造的自动发现是进行网络管理、性能分析、故障定位的前提条件.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层拓扑结构已经不能准确反映网络
详细阐述了高分子材料的特性黏度、黏数的测试基本原理、测试方法和自动测试技术,并介绍了黏度自动测试的适用范围和黏度计选择以及温度对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