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圆的一般方程”一直是高中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此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使得高中生在学习中经常出现吃力的状况,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无法激发高中生的数学潜能。基于此,本文就“圆的一般方程”的教学设计展开探讨,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苏教版 高中数学 圆的一般方程 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
引言
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且D2+E2-4F>0),高中生要想快速掌握,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教师在“圆的一般方程”授课阶段,需要结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以高中生为主体,合理设置教学问题,严格做好教学设计,确保高中生能够主动探究,高效学习。
一、“圆的一般方程”教学要注重推导过程的详细讲解
众所周知,圆的标准方程为(x-a)+(y-b)=r2,高中生对圆的标准方程都有非常细致的了解。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通过圆的标准方程推导圆的一般方程,将圆的标准方程(x-a)+(y-b)=r2的左边展开,整理得到圆的一般方程。
然后教师还要利用配方法,将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的形式,从而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半径、圆心坐标的求法。
圆的标准方程的优点在于它明确指出了圆心和半径,而一般方程突出了方程式的特点,便于区分曲线的形状。在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的互化过程中,每位学生对圆的一般方程有了更加准确的了解,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圆的一般方程”教学要注重问题引导
问题训练对培养高中生发散思维,数学思维能力等多要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苏教版高中数学课本中,涉及“圆的一般方程”的数学习题非常多。教师要引导高中生探索一些与圆有关的数学习题,帮助高中生锻炼数学思维能力,提升高中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又因为x+y+3x+1=(x+1)+(y+2)x+1=1+y+2x+1,所以题目转化为求y+2x+1的最小值,令k=y+2x+1,则k表示半圆上的点和点P(-1,-2)连线的斜率,当这条直线与圆相切时斜率最小,设切点为Q,分别连接OQ、OP,设直线的方程为y+2=k(x+1),即kx-y+k-2=0,所以|OQ|=|k-2|1+k2=1,解得k=34,所以原式的最小值为1+34=74。
除了课本上的习题,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为高中生制订随堂练习题,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授课质量。
三、“圆的一般方程”教学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模式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到高中生课堂上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生课堂上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各种新的教学模式相继出现,并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开展“圆的一般方程”教学时,需要紧跟新课改教学标准,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课堂上多采用问题探究式、小组合作式、多媒体教学式等一系列新型教学模式,有效活跃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氛围,让高中生在愉快的氛围内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有效提高每一位高中生对圆的一般方程的理解程度,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教学实例:
教师在讲解“圆的一般方程”时,为高中生设置相应的课堂练习习题:“实数x、y满足x2+y2-4x+1=0,求y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然后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式+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将全班高中生两两一组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每一个学习小组自行探索此道数学习题的解题方法。
“圆的一般方程”作为教学重点,数学教师在授课阶段需要在教学中结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等多个要素,为高中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上引导高中生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分析问题,进而让高中生领略到“圆的一般方程”中有关知识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激发高中生数学知识学习潜能,让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实现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朋举.基于“三个理解”,践行数学核心素养——以“圆的一般方程”的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8(33):9
11.
\[2\]繆林,季刚祥.问题驱动思维 探究促成高效——圆的一般方程教学过程及感悟\[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6(1):43
45.
关键词:苏教版 高中数学 圆的一般方程 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
引言
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且D2+E2-4F>0),高中生要想快速掌握,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教师在“圆的一般方程”授课阶段,需要结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以高中生为主体,合理设置教学问题,严格做好教学设计,确保高中生能够主动探究,高效学习。
一、“圆的一般方程”教学要注重推导过程的详细讲解
众所周知,圆的标准方程为(x-a)+(y-b)=r2,高中生对圆的标准方程都有非常细致的了解。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通过圆的标准方程推导圆的一般方程,将圆的标准方程(x-a)+(y-b)=r2的左边展开,整理得到圆的一般方程。
然后教师还要利用配方法,将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的形式,从而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半径、圆心坐标的求法。
圆的标准方程的优点在于它明确指出了圆心和半径,而一般方程突出了方程式的特点,便于区分曲线的形状。在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的互化过程中,每位学生对圆的一般方程有了更加准确的了解,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圆的一般方程”教学要注重问题引导
问题训练对培养高中生发散思维,数学思维能力等多要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苏教版高中数学课本中,涉及“圆的一般方程”的数学习题非常多。教师要引导高中生探索一些与圆有关的数学习题,帮助高中生锻炼数学思维能力,提升高中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又因为x+y+3x+1=(x+1)+(y+2)x+1=1+y+2x+1,所以题目转化为求y+2x+1的最小值,令k=y+2x+1,则k表示半圆上的点和点P(-1,-2)连线的斜率,当这条直线与圆相切时斜率最小,设切点为Q,分别连接OQ、OP,设直线的方程为y+2=k(x+1),即kx-y+k-2=0,所以|OQ|=|k-2|1+k2=1,解得k=34,所以原式的最小值为1+34=74。
除了课本上的习题,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为高中生制订随堂练习题,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授课质量。
三、“圆的一般方程”教学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模式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到高中生课堂上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生课堂上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各种新的教学模式相继出现,并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开展“圆的一般方程”教学时,需要紧跟新课改教学标准,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课堂上多采用问题探究式、小组合作式、多媒体教学式等一系列新型教学模式,有效活跃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氛围,让高中生在愉快的氛围内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有效提高每一位高中生对圆的一般方程的理解程度,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教学实例:
教师在讲解“圆的一般方程”时,为高中生设置相应的课堂练习习题:“实数x、y满足x2+y2-4x+1=0,求y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然后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式+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将全班高中生两两一组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每一个学习小组自行探索此道数学习题的解题方法。
“圆的一般方程”作为教学重点,数学教师在授课阶段需要在教学中结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等多个要素,为高中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上引导高中生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分析问题,进而让高中生领略到“圆的一般方程”中有关知识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激发高中生数学知识学习潜能,让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实现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朋举.基于“三个理解”,践行数学核心素养——以“圆的一般方程”的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8(33):9
11.
\[2\]繆林,季刚祥.问题驱动思维 探究促成高效——圆的一般方程教学过程及感悟\[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6(1):43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