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021-01
在小学阶段,长度单位是一个兼具生长性与抽象性的教学内容,它好比是一粒种子,因为在长度单位的基础上,学生才能顺利地生长出对二维的面积单位和三维的体积单位的认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长度单位又是抽象的,我们应努力让学生自行探索长度单位的创设过程,基于自己的研究来阐释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其思想上可明晰长度和各单位量对应的表象,以及这些概念和表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一个小型的认知系统。
一、挖掘内涵,从整体把握知识体系
长度单位这一教学内容的在教材不断修订过程中,它的内涵也在不断的随之改变。原来的教材上更关注的是关于厘米和米的学习认知,要求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测量,认识一些常用的基本单位,追求数字上的精确化在长度单位上的体现,而涉及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策略上则表现了弱化的选择性。而多次改版后的教材,则注重生活中的长度单位的多样化,向学生们展示了,即使是一块橡皮、一本书的宽都可以使用,其反映出的应用之广令人咋舌,但弊端是交流中会有不便,需要统一处理。针对于此,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来进行测量,得到有所差异的数据,接着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造成认知冲突,进而创造出统一的长度单位,建立起表象;然后据课本知识,让学生用尺测量,得到相对精确性的物体长度;最后,又用这精准的长度来估测其他事物的长度,达到“模糊——清晰——模糊”的循环,将数学世界和现实生活衔接起来,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培养起生活化数学意识。
二、多维建构,让认知与体验相得益彰
1.抓住基点,在体验中建立概念的表象
长度单位的重心在哪里?答案一定是建立长度单位的现实表象。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紧紧抓住这一核心目标,让学生感受各个单位的现实长度,在头脑中建立1厘米、1米、1毫米、1分米、1千米的表象。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单位长度的概念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去实现。例如在《认识厘米》的教学中,“厘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长度单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认知起点。下面是我在教学时的设计过程:
(1)引出长度单位“厘米”。看课件上的1厘米;了解1厘米有多长。
(2)感悟长度单位1厘米,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①(出示小木条)小木片有多长,我们用什么单位来量它的长度?②以后测量物体长度时,都带很多1厘米,边摆边数,你觉得怎样?
(3)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①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②借助小棒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③借食指的宽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④现在你能用手直接比画出1厘米吗?你是怎么比画的?
(4)逐渐加深对厘米的认识。①先认识2厘米。②再认识几厘米。
小结: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5)用厘米为单位来测量物体,培养估测意识。①取出一根小棒,估算它的长度,并说一下你是怎么估的。②用直尺测量,看一看具体数值是多少。③用课件来展示另外一种测量的方法。(把小棒对准尺子的2~7)
(6)量实物。①选择你感兴趣的物体,测量一下它的长度。②学生自行活动,教师适时指导。
(7)回顾与总结。①1厘米到底有多长?请用你的手比画一下。②说一说,用尺子测量物体时哪些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2.置身现实,在活动中积累数学经验。
长度单位的建立,离不开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这里的基本活动经验,既有上课时的一些感知、操作等活动,也包含学生生活中的活动经验。例如《认识千米》这一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画一画、量一量、找一找、比划等就是很好的活动经验,相对而言,千米的难度更大一些,因为厘米、毫米、分米都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触到的,实物直观较多,而拓展性的千米,则离学生直观的体悟和感受较远,它无法具体地展现在课堂中,学生的相关经验几乎没有。因此,积累、利用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就成了这节课的关键之处。教学中,不妨采用以下环节:
(1)课前积累:走一走100米的距离、记一下从学校到家里的时间;沿操场走一圈,记一下时间,走四圈,记一下时间。
(2)课中边应用边积累:①应用经验:从学校门口到万达广场;从学校门口到塘岸街。②积累经验:a、推想所得的结果:从希信中心小学到晋江图书馆,从希信中心小学到大剧院。B、教师介绍的经验:晋江到泉州的长度,小轿车的时间;珠穆朗玛峰,高度约9千米;万里长城:6700米;晋江到厦门的动车速度及需要的时间;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路程:人、自行车、公共汽车、火车、飞机。
三、估测结合,在反差中走向认知深刻
作为长度单位领域的重要内容,我认为,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层次:
(1)先让学生用1个长度来估测物体的长度,然后用测量工具来实测,找到估测与实测的区别所在,修正之前的估测数值,有数学修正的意识,培养自己的数感。
(2)创设实际场景,让学生用已知物体的长度来估测未知物体。例如,在回答课本上“大约()支铅笔长1米”的问题时,先用尺子测量铅笔的实长,再以铅笔的长度推算1米有多少。
(3)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熟练运用长度单位。比如,面对“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的问题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判断旗杆高度,排除13厘米的选项。
在这样的估测活动中,有的学生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并且也有很多学生发现估算与实际数值的差异,促使他们意识到数学生活化里存在的问题,并可以据实践情况进行调整,由此建立起数学概念。学生只有在经历多次这样的对比、调整,其估计的意识、信心和能力才会不断增强。
简言之,课本中关于度量单位的教学课时不太多,但其难度却不小。基于义务教育的教学目标,教育工作者要先了解学生学习的难度所在,深然后针对性研究教学的要点,帮助学生储备计量单位的知识,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悟。
(作者单位:梅岭希信中心小学)
在小学阶段,长度单位是一个兼具生长性与抽象性的教学内容,它好比是一粒种子,因为在长度单位的基础上,学生才能顺利地生长出对二维的面积单位和三维的体积单位的认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长度单位又是抽象的,我们应努力让学生自行探索长度单位的创设过程,基于自己的研究来阐释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其思想上可明晰长度和各单位量对应的表象,以及这些概念和表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一个小型的认知系统。
一、挖掘内涵,从整体把握知识体系
长度单位这一教学内容的在教材不断修订过程中,它的内涵也在不断的随之改变。原来的教材上更关注的是关于厘米和米的学习认知,要求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测量,认识一些常用的基本单位,追求数字上的精确化在长度单位上的体现,而涉及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策略上则表现了弱化的选择性。而多次改版后的教材,则注重生活中的长度单位的多样化,向学生们展示了,即使是一块橡皮、一本书的宽都可以使用,其反映出的应用之广令人咋舌,但弊端是交流中会有不便,需要统一处理。针对于此,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来进行测量,得到有所差异的数据,接着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造成认知冲突,进而创造出统一的长度单位,建立起表象;然后据课本知识,让学生用尺测量,得到相对精确性的物体长度;最后,又用这精准的长度来估测其他事物的长度,达到“模糊——清晰——模糊”的循环,将数学世界和现实生活衔接起来,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培养起生活化数学意识。
二、多维建构,让认知与体验相得益彰
1.抓住基点,在体验中建立概念的表象
长度单位的重心在哪里?答案一定是建立长度单位的现实表象。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紧紧抓住这一核心目标,让学生感受各个单位的现实长度,在头脑中建立1厘米、1米、1毫米、1分米、1千米的表象。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单位长度的概念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去实现。例如在《认识厘米》的教学中,“厘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长度单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认知起点。下面是我在教学时的设计过程:
(1)引出长度单位“厘米”。看课件上的1厘米;了解1厘米有多长。
(2)感悟长度单位1厘米,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①(出示小木条)小木片有多长,我们用什么单位来量它的长度?②以后测量物体长度时,都带很多1厘米,边摆边数,你觉得怎样?
(3)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①在直尺上找到1厘米。②借助小棒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③借食指的宽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④现在你能用手直接比画出1厘米吗?你是怎么比画的?
(4)逐渐加深对厘米的认识。①先认识2厘米。②再认识几厘米。
小结: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5)用厘米为单位来测量物体,培养估测意识。①取出一根小棒,估算它的长度,并说一下你是怎么估的。②用直尺测量,看一看具体数值是多少。③用课件来展示另外一种测量的方法。(把小棒对准尺子的2~7)
(6)量实物。①选择你感兴趣的物体,测量一下它的长度。②学生自行活动,教师适时指导。
(7)回顾与总结。①1厘米到底有多长?请用你的手比画一下。②说一说,用尺子测量物体时哪些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2.置身现实,在活动中积累数学经验。
长度单位的建立,离不开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这里的基本活动经验,既有上课时的一些感知、操作等活动,也包含学生生活中的活动经验。例如《认识千米》这一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画一画、量一量、找一找、比划等就是很好的活动经验,相对而言,千米的难度更大一些,因为厘米、毫米、分米都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触到的,实物直观较多,而拓展性的千米,则离学生直观的体悟和感受较远,它无法具体地展现在课堂中,学生的相关经验几乎没有。因此,积累、利用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就成了这节课的关键之处。教学中,不妨采用以下环节:
(1)课前积累:走一走100米的距离、记一下从学校到家里的时间;沿操场走一圈,记一下时间,走四圈,记一下时间。
(2)课中边应用边积累:①应用经验:从学校门口到万达广场;从学校门口到塘岸街。②积累经验:a、推想所得的结果:从希信中心小学到晋江图书馆,从希信中心小学到大剧院。B、教师介绍的经验:晋江到泉州的长度,小轿车的时间;珠穆朗玛峰,高度约9千米;万里长城:6700米;晋江到厦门的动车速度及需要的时间;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路程:人、自行车、公共汽车、火车、飞机。
三、估测结合,在反差中走向认知深刻
作为长度单位领域的重要内容,我认为,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层次:
(1)先让学生用1个长度来估测物体的长度,然后用测量工具来实测,找到估测与实测的区别所在,修正之前的估测数值,有数学修正的意识,培养自己的数感。
(2)创设实际场景,让学生用已知物体的长度来估测未知物体。例如,在回答课本上“大约()支铅笔长1米”的问题时,先用尺子测量铅笔的实长,再以铅笔的长度推算1米有多少。
(3)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熟练运用长度单位。比如,面对“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的问题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判断旗杆高度,排除13厘米的选项。
在这样的估测活动中,有的学生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并且也有很多学生发现估算与实际数值的差异,促使他们意识到数学生活化里存在的问题,并可以据实践情况进行调整,由此建立起数学概念。学生只有在经历多次这样的对比、调整,其估计的意识、信心和能力才会不断增强。
简言之,课本中关于度量单位的教学课时不太多,但其难度却不小。基于义务教育的教学目标,教育工作者要先了解学生学习的难度所在,深然后针对性研究教学的要点,帮助学生储备计量单位的知识,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悟。
(作者单位:梅岭希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