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注重开展隐性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隐性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并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的四种实现方式,即尽量淡化教育痕迹,注重开展榜样教育,大力优化校园环境,切实加强实践活动。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隐性教育;心理免疫
当前,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能,驱散道德迷雾,显得尤为紧要。面对新形势,尽管有的德育工作者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在重实惠、轻理论的功利思想影响下,不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不感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这显然与我们的工作目标是背道而驰的。笔者认为,隐性教育以其独特的工作机理和作用方式,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拓了新的领域和方法。
一、隐性教育的界定
“隐性教育”这一概念发端于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W·Jackson)1968年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s)一书中关于学校“潜在课程”( hidden curriculum)的研究。他认为:学生在正式课堂上的进步并没有完全说明学校教育的结果,除此之外,学生还从学校生活的教育中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的发展。之后,他们又出现了“隐性德育”的概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了对隐性教育的探讨和研究。
隐性教育也被称为无意识教育,它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显性教育是一种显露的、直截了当的“有形”教育,而隐性教育则是一种具有间接性、暗示性、渗透性的“无形”教育。所谓隐性教育,就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案,为受教育者特意创设一定的社会环境、活动场所和文化氛围,并有意识地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认之,使受教育者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从而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由于受教育者的心理防御功能被克服,因而隐性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接受行为,教育过程显得更加自然和谐,教育效果也更加巩固而持久。
需要指出的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强调隐性教育,并不是大学生对我们的教育意图和教育内容没有任何主体知觉,而是尽量有意识地淡化教育痕迹,使他们在不自觉的、不加注意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接受教育者施加的教育影响,通过消除青年学生的戒备心理,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隐性教育的特征
与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具有如下鲜明特征:
教育目的的内隐性。由于隐性教育是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匿教育意图、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它实现教育目的于日常生活中,渗透教育过程于休闲逸致间,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隐性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教育目的的内隐性和无意识性。
教育内容的丰富性。隐性教育是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并未察觉的一种无意识教育方式,它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涉及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学校的外在硬件环境,内在的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校园文化活动),还包括大学生有机会参加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这些丰富的教育信息,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背景,也是高校思绪政治工作者汲取教育素材的不竭源泉。
教育方法的愉悦性。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在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的一种教育形式。
教育效果的持久性。隐性教育是通过教育者自身的同化、接受和顺应而起作用的,在隐性教育中,个体的顿悟和内化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稳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因此,相比显性教育的单向灌输或理性说教,隐性教育的效果要稳固得多,有些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隐性教育的实现
隐性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互动过程,其教育效果的显现是渐进的。笔者认为,隐性教育要产生良好的教化效果,至少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尽量淡化教育痕迹
从本质上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态度转变过程,德育工作者施加的任何信息影响,只有经过青年大学生的心理接纳、主动选择、消化吸收、自觉内化等环节,才能体现为内在的思想转化和外在的行为改变,德育工作者不能也不可能一厢情愿地包办、代替大学生的态度行为和价值取向。只有通过柔性的环境熏陶和环境“整理”,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和启发青年大学生自觉转变态度,从而催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的行为方式。
(二)注重开展榜样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体系中,典型激励和榜样教育是正面教育和引导的最基本、最生动、最常用的方法。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榜样教育完全可以通过无意识来进行,因而它是教育中最早的,而且也许是最有效的形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于人们普遍有推崇榜样的心理、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明显的竞争性,周围的榜样人物会自然而然地对其起到教育和感化的作用。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榜样人物,對于自己崇拜和喜爱的人也无意识中会追随之、模仿之。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培养、树立和看待典型人物,“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切实提高受教育者的模仿动机,使之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榜样和典型人物是一面旗帜,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充分挖掘大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对受教育者更加具有直接的激励功能。隐性教育中开展典型激励和榜样教育,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首先,要善于发现典型。发现典型实际上是一个正确认识典型的过程。德育工作者要发现典型,必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只有积极投身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不断提高发现和识别典型的能力;脱离实际,脱离学生,高高在上,不愿同大学生打成一片,不愿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难以发现和认识典型的。因此,作为高校政工干部,必须培养较高的思想政治敏锐感和鉴别能力,要洞察事物的发展规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前进的方向,善于慧眼识珠,及时发现大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其次,要善于树立典型。 (三)大力优化校园环境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了人。和谐的环境可以育身、育心、育德,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的思想品德无一例外地形成于一定的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而这种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尽管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仍然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大力优化校园环境,开展环境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隐性教育的重要样式。一所学校,其整洁美丽的物质环境、健康向上的校风学风、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都潜移默化地、耳濡目染地影响、同化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必然地、无可选择地经受着这种环境的熏陶和感染。精心设计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具有直接而深远的育人功能。
大力优化校园环境,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优化校园物质环境。校园物质环境是校园以整体形态出现的物化环境,它是教育理念的物化,蕴含着精神因素。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指明了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标准。高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都应精心设计,合理布局,保持整洁,既要体现艺术性给人以美感,更要富有教育意义,使人从中受到感染、教化和启迪。其次,要不断优化校风。校风是学校的一门隐性课程,是学校教育和管理中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良好的校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可以振奋精神,激励斗志,培养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品德,起到有效的隐性教育功能。第三,要大力优化学风。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氛围,使人受到感染和熏陶;是一种动力,使人感到紧迫感和使命感,可以激励大学生积极进取,早日成才;是一种约束力,能有效制止不良的思想倾向和行为方式。古人说得好,“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他们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强烈,但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知识的局限,他们在对待学习问题时难免会出现偏差;而大学生在良好学风的影响下,彼此之间的畅所欲言、互通有无,必然使他们在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从而增长他们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积极看法。可见,良好的学风也是教育人、培养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最后,要加强集体教育。集体教育作为隐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对人具有教育、影响、改造的功能,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非常重视集体教育的力量,他认为,对于教育了的集体、团结了的集体、加强了的集体,集体自身就成为一种很大的教育力量。一个和谐的集体,不仅可以向全体成员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形成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健康的集体舆论,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这样的集体必然使大学生的心灵受到积极的影响和熏陶。
(四)切实加强实践活动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能否接受教育,既取决于高校政工干部运用真理的力量,又取决于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改造的自我教育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加强,在客观上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更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着眼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无疑是开展自我教育的好方法。
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开展有意识的显性教育之外,积极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在校园里面,应大力开展各种第二课堂活动,如读书演讲、参观见学、影视欣赏、兴趣小组等。这种喜闻乐见的有益活动,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方面发展自己特长和兴趣的需要,陶冶思想情感、优化智能结构,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的参与活动中受到启发、教育与培养。另一方面,在校园外面,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证明,大学生参与不参与社会实践,效果大不相同;参与的程度的深浅,决定教育效果的大小。近年來,不少单位有意识地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奔赴西部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实现智力支贫、智力支边、智力支教。在此过程中,很多大学生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对我国的国情和现状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思想观点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可见,大学生自觉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相互融合的过程,也是开展隐性教育的绝好时机。
参考文献:
[1]王海明.人性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2] 钱洪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央视《家风是什么》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J].声屏世界,2014,6.
[3]毛天虹.论校园文化与隐性教育[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6.
[4]路景山.要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
作者简介:王浩(1974—),男,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心理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隐性教育;心理免疫
当前,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能,驱散道德迷雾,显得尤为紧要。面对新形势,尽管有的德育工作者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在重实惠、轻理论的功利思想影响下,不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不感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这显然与我们的工作目标是背道而驰的。笔者认为,隐性教育以其独特的工作机理和作用方式,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拓了新的领域和方法。
一、隐性教育的界定
“隐性教育”这一概念发端于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P·W·Jackson)1968年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s)一书中关于学校“潜在课程”( hidden curriculum)的研究。他认为:学生在正式课堂上的进步并没有完全说明学校教育的结果,除此之外,学生还从学校生活的教育中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心理的发展。之后,他们又出现了“隐性德育”的概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了对隐性教育的探讨和研究。
隐性教育也被称为无意识教育,它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显性教育是一种显露的、直截了当的“有形”教育,而隐性教育则是一种具有间接性、暗示性、渗透性的“无形”教育。所谓隐性教育,就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案,为受教育者特意创设一定的社会环境、活动场所和文化氛围,并有意识地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认之,使受教育者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从而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由于受教育者的心理防御功能被克服,因而隐性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接受行为,教育过程显得更加自然和谐,教育效果也更加巩固而持久。
需要指出的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强调隐性教育,并不是大学生对我们的教育意图和教育内容没有任何主体知觉,而是尽量有意识地淡化教育痕迹,使他们在不自觉的、不加注意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接受教育者施加的教育影响,通过消除青年学生的戒备心理,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隐性教育的特征
与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具有如下鲜明特征:
教育目的的内隐性。由于隐性教育是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匿教育意图、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它实现教育目的于日常生活中,渗透教育过程于休闲逸致间,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隐性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教育目的的内隐性和无意识性。
教育内容的丰富性。隐性教育是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并未察觉的一种无意识教育方式,它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涉及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学校的外在硬件环境,内在的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校园文化活动),还包括大学生有机会参加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这些丰富的教育信息,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背景,也是高校思绪政治工作者汲取教育素材的不竭源泉。
教育方法的愉悦性。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在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的一种教育形式。
教育效果的持久性。隐性教育是通过教育者自身的同化、接受和顺应而起作用的,在隐性教育中,个体的顿悟和内化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稳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因此,相比显性教育的单向灌输或理性说教,隐性教育的效果要稳固得多,有些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隐性教育的实现
隐性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互动过程,其教育效果的显现是渐进的。笔者认为,隐性教育要产生良好的教化效果,至少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尽量淡化教育痕迹
从本质上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态度转变过程,德育工作者施加的任何信息影响,只有经过青年大学生的心理接纳、主动选择、消化吸收、自觉内化等环节,才能体现为内在的思想转化和外在的行为改变,德育工作者不能也不可能一厢情愿地包办、代替大学生的态度行为和价值取向。只有通过柔性的环境熏陶和环境“整理”,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和启发青年大学生自觉转变态度,从而催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的行为方式。
(二)注重开展榜样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体系中,典型激励和榜样教育是正面教育和引导的最基本、最生动、最常用的方法。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榜样教育完全可以通过无意识来进行,因而它是教育中最早的,而且也许是最有效的形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于人们普遍有推崇榜样的心理、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明显的竞争性,周围的榜样人物会自然而然地对其起到教育和感化的作用。一般来说,人们心目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榜样人物,對于自己崇拜和喜爱的人也无意识中会追随之、模仿之。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培养、树立和看待典型人物,“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切实提高受教育者的模仿动机,使之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榜样和典型人物是一面旗帜,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充分挖掘大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对受教育者更加具有直接的激励功能。隐性教育中开展典型激励和榜样教育,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首先,要善于发现典型。发现典型实际上是一个正确认识典型的过程。德育工作者要发现典型,必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只有积极投身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不断提高发现和识别典型的能力;脱离实际,脱离学生,高高在上,不愿同大学生打成一片,不愿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难以发现和认识典型的。因此,作为高校政工干部,必须培养较高的思想政治敏锐感和鉴别能力,要洞察事物的发展规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前进的方向,善于慧眼识珠,及时发现大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其次,要善于树立典型。 (三)大力优化校园环境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了人。和谐的环境可以育身、育心、育德,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的思想品德无一例外地形成于一定的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而这种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尽管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仍然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大力优化校园环境,开展环境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隐性教育的重要样式。一所学校,其整洁美丽的物质环境、健康向上的校风学风、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都潜移默化地、耳濡目染地影响、同化着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必然地、无可选择地经受着这种环境的熏陶和感染。精心设计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具有直接而深远的育人功能。
大力优化校园环境,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优化校园物质环境。校园物质环境是校园以整体形态出现的物化环境,它是教育理念的物化,蕴含着精神因素。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指明了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标准。高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都应精心设计,合理布局,保持整洁,既要体现艺术性给人以美感,更要富有教育意义,使人从中受到感染、教化和启迪。其次,要不断优化校风。校风是学校的一门隐性课程,是学校教育和管理中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良好的校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可以振奋精神,激励斗志,培养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品德,起到有效的隐性教育功能。第三,要大力优化学风。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氛围,使人受到感染和熏陶;是一种动力,使人感到紧迫感和使命感,可以激励大学生积极进取,早日成才;是一种约束力,能有效制止不良的思想倾向和行为方式。古人说得好,“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他们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强烈,但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知识的局限,他们在对待学习问题时难免会出现偏差;而大学生在良好学风的影响下,彼此之间的畅所欲言、互通有无,必然使他们在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从而增长他们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积极看法。可见,良好的学风也是教育人、培养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最后,要加强集体教育。集体教育作为隐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对人具有教育、影响、改造的功能,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非常重视集体教育的力量,他认为,对于教育了的集体、团结了的集体、加强了的集体,集体自身就成为一种很大的教育力量。一个和谐的集体,不仅可以向全体成员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形成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健康的集体舆论,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这样的集体必然使大学生的心灵受到积极的影响和熏陶。
(四)切实加强实践活动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能否接受教育,既取决于高校政工干部运用真理的力量,又取决于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改造的自我教育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加强,在客观上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更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着眼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无疑是开展自我教育的好方法。
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开展有意识的显性教育之外,积极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在校园里面,应大力开展各种第二课堂活动,如读书演讲、参观见学、影视欣赏、兴趣小组等。这种喜闻乐见的有益活动,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方面发展自己特长和兴趣的需要,陶冶思想情感、优化智能结构,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的参与活动中受到启发、教育与培养。另一方面,在校园外面,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证明,大学生参与不参与社会实践,效果大不相同;参与的程度的深浅,决定教育效果的大小。近年來,不少单位有意识地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奔赴西部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实现智力支贫、智力支边、智力支教。在此过程中,很多大学生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对我国的国情和现状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思想观点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可见,大学生自觉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相互融合的过程,也是开展隐性教育的绝好时机。
参考文献:
[1]王海明.人性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2] 钱洪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央视《家风是什么》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J].声屏世界,2014,6.
[3]毛天虹.论校园文化与隐性教育[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6.
[4]路景山.要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
作者简介:王浩(1974—),男,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心理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心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