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天动地的善良品质
李学生、贾红旗、周大军、魏青刚、陈伟……这一串闪光的名字背后都带着共同的字眼——“农民工”,也有一个共同的光荣称号——“见义勇为英雄”。
2006年,南阳籍农民工在乌鲁木齐某市场,面对3名持枪劫匪,毫不犹豫的冲上前去与匪徒搏斗,不幸身中两弹牺牲。
2006年,在浙江省慈溪市打工的农民陈伟在下班返回宿舍途中,英勇救出两名被歹徒抢劫的青年学生,后遭到歹徒报复,左手和右手手臂重伤。
2005年,农民工李学生在浙江温州为了从疾驰的火车轮下救出两名幼童,牺牲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留下了年迈的父亲和未成年的女儿。
也是2005年,农民工魏青刚在青岛的海滨广场,面对呈排山倒海之势的巨浪,三次下水与巨浪搏斗,英勇救出落水女。接下来,他选择了默默离开,因为体力不支造成胸闷、气短,还是自己掏了170多元钱到小诊所输液。
这样的真实感人的实例还有很多,在每一个危急时刻,为什么农民工兄弟可以为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挺身而出呢?英雄壮举不是灵光一现,不是危难时刻的冲动,本质源于他们的优良品德。老实厚道、淳朴善良是很多农民工的优良品德,他们将在家乡勤劳肯干的品质带到了他们默默奉献的城市;也将诚恳、热心、乐于助人的精神带到了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架构、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流中的城市人当中。
尽管在现实状况中,他们跟城市人仍然呈现出泾渭分明的界线,但越来越多的人为他们的光辉品质所打动,原本被妖魔化的农民工形象,也渐渐变得清晰和真实。
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与付出
有专家指出,一个农民工一年给城市创造的价值约在25000元左右,而充其量才拿走8000元,剩余的都留给了城市。
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4年全国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为539元,而同期的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是1335元。这组数据意味着,2004年全国因为雇佣农民工一项就节省了11462亿元的工资开支,相当于当年中国GDP的8.5%,这大体相当于中国当年的经济增长率。
中国国情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巫继学教授指出,农民工为中国经济作出的重大贡献:为中国经济起飞持续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壮大并更新了中国产业大军,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难题,农民工成为中国农村社会脱贫的主力军等等。
《人民日报》2006年6月15日报道,我国每年因工致残人员有70多万,死亡13万人,其中农民工占绝大多数。为了养家糊口,农民工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性歧视下,不得不接受一些“血汗工厂”的苛刻条件以维持家庭的生存。
有专家指出,到了2006年,农民工参加社保的不到6%,社保成本节约也变成了便宜劳动力要素的一部分,估计累计最少也有3万亿。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城镇职工和农民工劳动力工资差额和没有强制规定为农民工上社保,为经济发展积累的资金,最少也达10万亿。
即使遭遇了很多不公,在采访中,很多的农民工对城市怀有感恩的心情,“给了我就业的机会,毕竟比在家里赚钱多啊”,“晚上无聊的时候,一些广场上还给我们放电影看呢,其实城里对我们还是不错的”。
关爱增加是否意味地位提升?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向农民工倾斜,关爱农民工、尽快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我国还将首次在不断壮大的农民工队伍中产生全国人大代表,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得以提高和保证。
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农民工子女在父母所在地入学问题,也在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关注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来解决,农民工兄弟的后顾之忧在一点点被解决。
江西、山东、天津等省市已经将农民务工享受市民待遇变为现实,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企业自主合法使用农民工,取消专为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实行暂住证一证管理。各行业和工种,尤其是特殊行业和工种所要求的技术资格、健康条件,农民工和城镇居民一视同仁。相信这些都会弱化农民进城务工中经受的各种责难及不确定感,缩小城乡差距。
辽宁、河南、深圳等省市下发规定:不给农民工办理“三险”者要受罚。农民外出务工的劳动权益得以保障。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政策还有很多,政策落实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不得不承认,在城市务工农民的地位在提升,权益在被保障,形象在改善,他们的贡献精神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还有专家提议:去掉“农民工”这个称谓,给他们一个全新的名字。
只有从心底尊重和认可他们,采取种种措施,才能真正使得他们的付出和回报呈现合理的比例。(人民论坛记者 王 慧 康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