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物质”不如“精神”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与企业员工不同。企业员工通过薪水的多少来体现他们的人生价值。而教师的人生价值不在于物质上的显赫,而在于精神上的富有。他们可以一辈子过着清贫的日子而无怨无悔,但一天也不能离开精神世界而生活。面对教师对学校所做出的各种贡献,如果一味地用金钱来衡量,或许教师们的心理需求还不能满足。然而,有时一句赞赏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灿烂的微笑和一个认可的动作,都会给教师带来工作上的动力和心理上的愉悦。对那些特别优秀的教师,学校可以通过举行事迹报告会、邀请电视台拍摄专题片等方式,将教师的感人事迹和工作实绩向社会广泛宣传,以提高教师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甚至校长还可以为教师写评语,内容可以是就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或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从而让他们享受到独特的人生价值。这种“精神财富”又岂能用任何物质财富来代替!我相信,在精神力量感召下的教师,工作是卖力的,心情是愉悦的,干劲是长久的。他会因为多吃点苦怨声载道吗?他会因小事与同事斤斤计较吗?
二、“私了”不如“公了”
工作中,我们看到:不少学校只重视评奖的过程,而忽视发奖的细节。学校领导往往私下里把荣誉证书给了老师。甚至有些荣誉评给了谁,有些老师都不知道。我觉得,校长在发奖这一环节不妨“小题大做”,“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人的内在心灵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认可、信任、赞赏。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往往特别在意领导对自己的评价、同事对自己的评议、社会对自己的评论。校长应该记住: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取得的荣誉能够让更多的人与自己分享。为此,校长可以每学年安排一次隆重的颁奖大会。奖项可以是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等上级表彰的荣誉,也可以是教研教改奖、工作业绩奖、科研成果奖等学校设立的荣誉。在会议程序上,可以由先进事迹演讲、上级领导颁奖、学生代表献花、学校领导讲话等几部分组成。在参与对象上,可以邀请上级领导、获奖教师家属、安排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在活动宣传上,可以邀请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到场。这种发奖方式,无疑给评奖的过程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在评先选优的过程中要实施“阳光操作”,增加透明度、信誉度,这样评选的结果才有说服力、典型性。
三、“集中”不如“分散”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同时把几个坏消息告诉一个人,往往比分若干次告诉他,其产生的杀伤力要小得多,即产生1 1 1<3的递减效果。相反,如果把几个好消息分若干次分别告诉他,其结果要比一次性告诉他产生的愉悦感要大得多,即产生1 1 1>3的递增效果。这就启示我们:校长给教师的奖励尽可能不要一次性地发给他。在控制奖金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因时、因事、因绩分几次发给他们。虽然每次奖金不多,但多少都有所体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老师们有时关注的不是奖金的多与少,而是某个奖项奖金的有与无。实践证明,分散奖励往往会使教师获得的快乐多一些。
四、“失当”不如“适当”
奖励不是福利,不能面面俱到、人人有份。自然界中有一个“宇宙大法则”,又名“巴特莱法则”或“80:20原理”。它的起源是数量的比,即一个正方形内切圆的面积与正方形内的余面积之比为78:22;空气中氮和氧的比为78:22;人体中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为78:22。它的实质是重要的少数和琐碎的多数,即在任何特点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占少数,非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反映在数量上就是80:20。
“宇宙大法则”告诉我们,客观事物存在着重要的少数。学习也好,工作也好,抓住最重要的部分,就能提高效率。这个法则用在学校奖励上,就是获奖人数不能太少,少了就会使教师感到没有希望而放弃努力;太多了,超过一定数量,就失去了奖励的严肃性,无形中将会削弱奖励的效能。校长在确定奖励人员数量的时候,可以参照“80:20”这一比例进行分配。这样,奖励数量的适当才能起到奖“先”激“后”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李堡镇堡河小学)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与企业员工不同。企业员工通过薪水的多少来体现他们的人生价值。而教师的人生价值不在于物质上的显赫,而在于精神上的富有。他们可以一辈子过着清贫的日子而无怨无悔,但一天也不能离开精神世界而生活。面对教师对学校所做出的各种贡献,如果一味地用金钱来衡量,或许教师们的心理需求还不能满足。然而,有时一句赞赏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灿烂的微笑和一个认可的动作,都会给教师带来工作上的动力和心理上的愉悦。对那些特别优秀的教师,学校可以通过举行事迹报告会、邀请电视台拍摄专题片等方式,将教师的感人事迹和工作实绩向社会广泛宣传,以提高教师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甚至校长还可以为教师写评语,内容可以是就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或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从而让他们享受到独特的人生价值。这种“精神财富”又岂能用任何物质财富来代替!我相信,在精神力量感召下的教师,工作是卖力的,心情是愉悦的,干劲是长久的。他会因为多吃点苦怨声载道吗?他会因小事与同事斤斤计较吗?
二、“私了”不如“公了”
工作中,我们看到:不少学校只重视评奖的过程,而忽视发奖的细节。学校领导往往私下里把荣誉证书给了老师。甚至有些荣誉评给了谁,有些老师都不知道。我觉得,校长在发奖这一环节不妨“小题大做”,“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人的内在心灵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认可、信任、赞赏。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往往特别在意领导对自己的评价、同事对自己的评议、社会对自己的评论。校长应该记住: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取得的荣誉能够让更多的人与自己分享。为此,校长可以每学年安排一次隆重的颁奖大会。奖项可以是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等上级表彰的荣誉,也可以是教研教改奖、工作业绩奖、科研成果奖等学校设立的荣誉。在会议程序上,可以由先进事迹演讲、上级领导颁奖、学生代表献花、学校领导讲话等几部分组成。在参与对象上,可以邀请上级领导、获奖教师家属、安排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在活动宣传上,可以邀请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到场。这种发奖方式,无疑给评奖的过程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在评先选优的过程中要实施“阳光操作”,增加透明度、信誉度,这样评选的结果才有说服力、典型性。
三、“集中”不如“分散”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同时把几个坏消息告诉一个人,往往比分若干次告诉他,其产生的杀伤力要小得多,即产生1 1 1<3的递减效果。相反,如果把几个好消息分若干次分别告诉他,其结果要比一次性告诉他产生的愉悦感要大得多,即产生1 1 1>3的递增效果。这就启示我们:校长给教师的奖励尽可能不要一次性地发给他。在控制奖金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因时、因事、因绩分几次发给他们。虽然每次奖金不多,但多少都有所体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老师们有时关注的不是奖金的多与少,而是某个奖项奖金的有与无。实践证明,分散奖励往往会使教师获得的快乐多一些。
四、“失当”不如“适当”
奖励不是福利,不能面面俱到、人人有份。自然界中有一个“宇宙大法则”,又名“巴特莱法则”或“80:20原理”。它的起源是数量的比,即一个正方形内切圆的面积与正方形内的余面积之比为78:22;空气中氮和氧的比为78:22;人体中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为78:22。它的实质是重要的少数和琐碎的多数,即在任何特点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占少数,非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反映在数量上就是80:20。
“宇宙大法则”告诉我们,客观事物存在着重要的少数。学习也好,工作也好,抓住最重要的部分,就能提高效率。这个法则用在学校奖励上,就是获奖人数不能太少,少了就会使教师感到没有希望而放弃努力;太多了,超过一定数量,就失去了奖励的严肃性,无形中将会削弱奖励的效能。校长在确定奖励人员数量的时候,可以参照“80:20”这一比例进行分配。这样,奖励数量的适当才能起到奖“先”激“后”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李堡镇堡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