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谁知道海的形状

来源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im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老家在黑龙江,那是个离海远离山近的地方。
  前些天在朋友圈里看到旧同事去大连海边玩,踏浪,坐快艇,长发飞扬,连写的文字都如被水浸过般饱满,玩得那叫一个开心。这些年,家乡人出去旅游,大都是奔向海边,一是大连,一是青岛。倒是我搬到了离海很近的地方住,对海已经没了那么多的向往。
  其实,我最早的旅行也是从海开始的。第一站去的就是青岛。
  那时,除了知道青岛有海,别的一无所知。不像现在,想去一个地方,人还没去,攻略已经做了厚厚一沓。哪有好玩的,哪有好吃的,哪里是个可以打卡发朋友圈的网红地儿,哪里可以坐着晒晒太阳發发呆。人还没到,那一草一木竟似见过一般。
  不过,一无所知的好处是,见到、遇到的一切都不在你的计划内。旅游的意义不就在于脱离日常生活吗?
  到了青岛,还未见到海,就已经被青岛不规则的路给吓到了。地无三尺平也不过如此吧。道路高高低低,歪歪斜斜,车子如小甲虫般,不像行驶在大城市,倒像是在小街小巷里穿行。更有趣的是,隔天去逛一家商场,从一层进去,坐电梯上了二楼,在二楼逛了会,找到门出来,居然不用下楼。出来站在高处才看到,原来商场是依地势建的,有一个很大的缓坡。
  二楼出来是个小广场。广场的尽头是教堂。那时正值春日,蓝天、白云、草坪、教堂,教堂附近有白鸽,有新人在拍婚纱照。一切美好得仿佛是生活本来的模样。我坐在小广场的长椅上发呆,不疾不徐的时光轻巧地从我身上跃过去。
  终于去拜见了海。先去的是栈桥。一直延伸到海里。让人可以那么近地靠近海。一座城市有水何其幸运,有海更是幸运中的幸运。那一线都是海滨浴场,有着巨大的嶙峋的石头,到处都是卖海星和贝壳的妇女。闭上眼睛呼吸,空气里全是海鲜的味道。脱了鞋子,脚踩在细沙上,一步一步走向海。海并没有波涛汹涌,它很平静,像个不哭不闹的乖孩子。
  孩子们拿着小桶和小铲子,提水挖坑,在海滩上玩得不亦乐乎。
  我转而坐在游艇上,水花在身后四溅开来,溅起的水花就像是那些短暂飞扬的快乐一般。
  玩累了,往回走时,正碰上放学的中学生,原来他们的学校就在海边。他们累了、闷了,会不会跑到海边来大声喊一喊呢?再或者,自习课上,会远远地听到海浪的声音吗?仿佛有了海的加入,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变得浪漫起来了。
  只可惜那时没有拣到好看的贝壳。买了一串海边贝壳做的风铃,回到家里挂在窗边。风来了,看两眼,想起海的样子,嘴角情不自禁地勾起微笑。
  还去了八大关风景区。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大路宽阔,路两边是有些年头的别墅,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后来无数次来这里,春天的碧桃、海棠和樱花,把八大关打扮成了最美的新娘。夏天的紫薇,秋天的银杏,冬天的雪松,更是最好的服装设计师,把八大关打扮得四季不同。
  到了海边城市,不能少的就是去海鲜市场。看到新鲜的鱼、蛤蜊,五花大绑的螃蟹,活蹦乱跳的虾,还有各种叫不上名字来的海产品。整个海鲜市场都呈现出热闹十足的景象。每一种都想买,一再提醒自己只是游客,却还是忍不住满载而归。
  朋友带着我去了一条街,把买的海鲜扔给老板,老板问水煮还是爆炒。然后就兀自料理去了。
  在海边,喝着用塑料袋装的啤酒,吃着最新鲜的海鲜,聊着天南地北的事,人间的小小幸福莫过于此。
  大概每座城市都有一条最为出名的美食街吧。青岛的美食街名字很有特点,叫劈柴院。
  劈柴院不大,却总是挤满了人。要是遇到节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每家摊主都扯着大嗓门极力吆喝他家的烤鱿鱼天下第一。至于到底谁家“天下第一”,当然不用细细考究,随便选一家都行。就算是最严苛的减肥爱好者到了这里。也肯定会“大开杀戒”。不吃点什么简直对不起自己。
  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其实跟城市的原住民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我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出租车师傅。那夭碰到了一个很帅的青岛小哥,他服务得很周到,他说:“你们来青岛玩,我就代表了青岛。不能因为我的服务不好。让你们对青岛的印象不好!”
  话很朴实,但传达的观念却足以让很多旅游城市的人学习:应该把城市当成自己的家,把游客当成客人。因为那个开出租车的青岛小哥,我对这座干净美丽的城市又多了几分好感。
  青岛不大,现在还在往外扩。朋友住在黄岛。说小区出去就是海,傍晚散步时可以捡到蛤蜊。我想,或许有些夸张的成分,但这就是作为在海边居住的人的骄傲。不是吗?
  城市总像个成长中的少年,一旦长身体,就飞快地长了起来。老城区仍然是柴米油盐、鸡犬相闻的市井样貌,新城区却是日新月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只是,那片海依然是原来的模样。风来了,拍打着岸边的礁石;风走了,退潮,假装自己是一潭湖水。无论世事怎样变迁,它始终都是它自己。
  谁知道海的形状吗?谁知道未来的样子吗?
  或者,我们想象的样子,就是它的样子。
  编辑/胡雅琳
其他文献
許许多多的往事,是在连树叶都开始散发出芬芳的毕业季走失的:朝夕相处的伙伴,是在阳光不再温柔的傍晚或者午后离开校园时说再见的。所谓的分离,如同一个原本空荡荡的箱子,我们把沉默装进去,把想念装进去,把回忆装进去,把无端的猜想也装进去,然后负重前行。  因此,年少如你我,每每翻看那些最终被定格在毕业留言册里的夏日时光,就会变得多愁,变得敏感,忽而想起曾经陪伴左右的身影,仿佛隔着长长的岁月长河也能嗅到那些
期刊
我以为你已把我忘了,又或者说害怕再见时相顾无言,于是,在后来的年岁里,我—个人享用物是人非的感伤:其实,你还在,你就在等我回首,是这样的吗?  汇演结束,曲终人散,我们却都不愿离去。直至路灯熄灭,夜影微凉,是真的到了不得不回家的时候了。你说:“那我们明早去跑步吧。”我想起了我回家前野心勃勃的计划,早上是要背一个小时英语的。我迟疑了,因为的确很享受那种曾经熟悉的感觉,于是迎上你企盼的目光,终是点了点
期刊
阳光耀眼得不掺杂一点儿迟疑,微风裹着泥土和植物的气息轻轻吹过。檐下那个晴天娃娃的风铃叮叮叮地响起,那些往事的吉光片羽,像某种早已衰竭的声音留下的回响,搅动着迟缓的记忆。  记不清楚我们是如何厮混在一起。其实我至今不敢相信,你这种如瀑般长发齐肩而下、着一袭淡蓝色长裙、微微一笑便倾城的女生。怎么会和我这种齐耳短发、一年四季运动装、哈哈一笑可以惊飞路边野鸭的“名义上的女生”如此要好。  初中从翻墙出去买
期刊
1  吴馨一直认为,吕宇泽是她中学时光最大的噩梦,是笼罩在头上的一团乌云,永远也不可能变成什么美好的存在。  吕宇泽是吴馨的半个初中同学。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吕宇泽是初二下学期才从别的地方转学过来的。那时吴馨是学校的“天之骄女”,长得漂亮,成绩又好,从入学的第一天便牢牢占据成绩榜第一的位置,初二的时候刚刚开始学物理,大家都头疼,只有吴馨,在拿到考卷时会露出自信的笑容,然后下笔如行云流水,最早交
期刊
陌生的环境,压抑的氛围。  一切都是黑暗的,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逃脱。  高三这一年,我转学了,也可以说是借读,听说新学校的复习效果很好。  但与此同时,我的社交恐惧症变得更加严重。  面对熟人还好,也还能做到谈笑风生,但对于比较陌生或者完全陌生的人,我就不太敢直视他们的眼睛。  上学路上是我最难熬的,对面走过来的任何人,都会成为我特别关注的对象;买衣服时,售货员的一举一动都会让我感到不自在。  
期刊
我早已记不清第一次遇见你是什么时候,只记得你似乎在那个老树掩映的小屋里生活了很久。  记忆如同巧克力掉入烧炉,一点点化开:闽北山区凉凉的细雨,用报纸遮住的窗户,皱巴巴的手,爱摇晃的椅子,会唱歌的木板,青苔疯长的台阶,我和你。  我记得第一次吃你电饭煲中的干饭时,米很软,很稀,挺难吃的。表舅母告诉我,你牙口不好。我点了点头,低头继续吃。那种糯糯的柔柔的味道,还没咀嚼就已稀烂,混合着空中经久不息的和风
期刊
坏情绪和好心情的处理方式相反  何老师,大家都说你的颜值一直都在,一直都年轻,是因为你保养得好。但我想是因为你一直都有一颗欢乐的心。我才13岁,却觉得比你还要老。想问何老师,你遇到烦恼的事情是怎样让自己保持快乐的呢?  ——happy每天  何炅回复:其实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真正让你烦恼的事就会越来越少了。以前讓你烦恼的,很可能不会再发生,下一次再发生的时候,很可能就不再让你烦恼了。当烦恼出现的时
期刊
我的写作之路初始是懵懂的,幸好冥冥之中有各种因素推动,我懵懂地将写作看作与生命自然而然相关,日久天长便成了习惯。这是我为数不多的,没有被懵懂错过的幸运。  我实在是一个太过纠结的人,时常懒散,时常自我怀疑。下笔千言,更多时候我是在自写自话,可悲的是,我的思想逐年反复,纠缠如水底之蛇,那条我曾经满以为是的思想,依靠身体光滑的鳞片溜走了,水流虽时时浮动,但蛇鳞和银白的痕迹依旧盘踞,叫我羞愧于曾经的不成
期刊
1.  那夭,我不顾体育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说,硬是在操场上把八百米走出了五分多钟的成绩,然后望着天上的太阳。拉着和我一样对这一切嗤之以鼻的彦歆,把所有的老师和家长都痛骂了一顿。  从刚入学开始,我们一直是这样。说实在的,我讨厌莫名其妙的运动,也不喜欢衣服和着汗水黏在身上的那种感觉。  在C市的重点中学里,我的成绩排在前几名,英语老师总喜欢把我拉到走廊上,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期刊
刘亮程  刘亮程,作家,1962年出生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等奖项。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虚土》《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一片叶子下生活》等。  第一次这么想写一个人,他是刘亮程。  初次见到这个名字,是在高中语文练习卷上。我仍记得,那篇阅读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