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ERP系统管理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为研究对象,首先就ERP系统相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价值进行了分析。进而,详细研究了建立在ERP系统管理模式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应采取的几点措施。希望能够有助于后续相关实践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ERP管理系统;企业;内部控制;意义;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ERP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首先,通过对ERP系统的引入,使得企业的整个内部控制环境得到了合理的改善。ERP系统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应用手段,通过流程化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各项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相应的组织结构也进一步的完善。与此同时,ERP系统不断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融合,使各个工作部门、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关系更加密切,上下级之间有关会计信息的传递更加的及时。还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ERP系统实现了计算机网络与会计处理工作的融合,使得人为干扰得到了有效的杜绝,确保了相关信息的客观性。
其次,企业以ERP管理系统为核心,能够将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当中的各种业务,与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充分的联合在一起,从而确保对业务调整的整体性与合理性。更加关键的一点是:传统意义上的,以部门职能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能够逐步转变成为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控制模式。同时,也自对点的单一性控制转变为了对线的控制、以及对面的控制。通过以上方式,使得整个企业参与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当中的灵活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各个部门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之间的流程具有协同效应,优化内控工作质量。
二、ERP管理系统环境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措施
1.重视对数据处理的内部控制
在ERP管理系统的环境下,为了实现对相关会计数据的处理,往往会涉及到包括数据输入、数据流转、数据生成、以及数据输出在内的相关环节。以上环节工作质量及其水平会直接对会计资料的正确性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需要将其作为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
首先,从数据输入控制的角度上来说,首先需要做好对会计操作人员责任意识的强化工作,通过对责任意识的情话,使会计操作人员能够在日常操作过程当中,对自身的业务水平进行持续的发展与提升。同时,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说,还应当设置科目名称与代码相互对应的约束性程序,通过此种方式,避免在使用ERP系统的过程当中,会计科目出现输入代码错误方面的问题。该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在数据输入的过程当中,还需要通过对责任控制机制、以及授权审批机制的构建,最大限度的避免ERP系统操作人员出现违规操作方面的问题。同时,还发现在数据输入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經济业务被遗漏,数据输入误差等方面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就需要要以纸质日记账的方式,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双重备份,同时还能够实现对不正确经济业务数据的删除与更正操作。
其次,从数据流转、以及生成控制的角度上来说,要求各项操作均严格遵循现行会计工作流程及相关的操作规范,对在数据流转以及生成环节中的会计信息进行全面检测,重点检测有效性,以保障以上环节中,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与可靠。在此基础之上,还要求在数据流转以及数据生成这两个环节当中,预留必要的审计工作线索,提高纠错控制工作力度。
最后,从数据输出的角度上来说,在此环节当中,进行内部控制的最主要目的在于:确保输出环节中,所生成相关会计资料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一方面需要确保所获取会计数据的完整与正确,通过审核控制的方式进行监督;另一方面,还需要构建针对授权输出环节以及打印环节的控制程序与操作规范。
2.重视组织管理控制
组织管理控制是企业在ERP系统管理环境下,进行内部控制的基础与前提所在。从理论上来说,组织控制最核心的目标在于:依赖于对工作部门的设置,对工作人员的分工,以及对岗位权责的界定,体现内部控制中,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工作机制,通过此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控制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因此,在企业展开会计分工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基本原则,将业务审核工作岗位与计算机操作工作岗位相分离,将数据处理工作岗位与数据审核工作岗位相分离,将会计信息资料保管工作岗位与计算机操作岗位相分离。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构建相应的内部牵制制度,例如:加强在各个环节处理状态下数据的审核工作职责,确保ERP系统软件在维护状态下能够通过用户、内审人员、以及维护工作人员三方的共同测试与签字,进而投入使用当中。
3.网络安全控制
在ERP系统运行维护的全过程当中,需要企业对计算机病毒进行可靠的防范,确保网络安全,防止非法侵入对ERP系统会计信息数据产生的不良影响。在此过程当中,要求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计算机工作岗位的职责以及操作规程,禁止无关人员接触ERP管理系统。同时,在岗工作人员需要通过一定的权限授受方式对系统进行操作,避免造成数据信息非法添加或修改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涉及到会计信息修改更正等操作,需要事先进行身份认证。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ERP管理系统应用模式下,要求通过设置防火墙的方式,在内部网络系统与外部网络系统交互界面上,构建保护屏障,通过身份认证技术以及授权管理等安全技术的综合应用,限制外界对内部网络主机操作系统的非法入侵。
三、结束语
ERP系统作为现代技术条件下一种极富现代性价值的观念理念与手段,会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况,以ERP管理系统环境为着眼点,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在开展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与阐述,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陈凌云,李宇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基于管理层和审计师的博弈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1):27-33.
[2]孙芳城,杨兴龙,田冠军等.企业内部控制的属性差异和功能分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25(06):10-15.
关键词:ERP管理系统;企业;内部控制;意义;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ERP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首先,通过对ERP系统的引入,使得企业的整个内部控制环境得到了合理的改善。ERP系统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应用手段,通过流程化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各项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相应的组织结构也进一步的完善。与此同时,ERP系统不断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融合,使各个工作部门、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关系更加密切,上下级之间有关会计信息的传递更加的及时。还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ERP系统实现了计算机网络与会计处理工作的融合,使得人为干扰得到了有效的杜绝,确保了相关信息的客观性。
其次,企业以ERP管理系统为核心,能够将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当中的各种业务,与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充分的联合在一起,从而确保对业务调整的整体性与合理性。更加关键的一点是:传统意义上的,以部门职能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能够逐步转变成为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控制模式。同时,也自对点的单一性控制转变为了对线的控制、以及对面的控制。通过以上方式,使得整个企业参与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当中的灵活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各个部门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之间的流程具有协同效应,优化内控工作质量。
二、ERP管理系统环境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措施
1.重视对数据处理的内部控制
在ERP管理系统的环境下,为了实现对相关会计数据的处理,往往会涉及到包括数据输入、数据流转、数据生成、以及数据输出在内的相关环节。以上环节工作质量及其水平会直接对会计资料的正确性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需要将其作为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
首先,从数据输入控制的角度上来说,首先需要做好对会计操作人员责任意识的强化工作,通过对责任意识的情话,使会计操作人员能够在日常操作过程当中,对自身的业务水平进行持续的发展与提升。同时,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说,还应当设置科目名称与代码相互对应的约束性程序,通过此种方式,避免在使用ERP系统的过程当中,会计科目出现输入代码错误方面的问题。该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在数据输入的过程当中,还需要通过对责任控制机制、以及授权审批机制的构建,最大限度的避免ERP系统操作人员出现违规操作方面的问题。同时,还发现在数据输入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經济业务被遗漏,数据输入误差等方面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就需要要以纸质日记账的方式,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双重备份,同时还能够实现对不正确经济业务数据的删除与更正操作。
其次,从数据流转、以及生成控制的角度上来说,要求各项操作均严格遵循现行会计工作流程及相关的操作规范,对在数据流转以及生成环节中的会计信息进行全面检测,重点检测有效性,以保障以上环节中,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与可靠。在此基础之上,还要求在数据流转以及数据生成这两个环节当中,预留必要的审计工作线索,提高纠错控制工作力度。
最后,从数据输出的角度上来说,在此环节当中,进行内部控制的最主要目的在于:确保输出环节中,所生成相关会计资料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一方面需要确保所获取会计数据的完整与正确,通过审核控制的方式进行监督;另一方面,还需要构建针对授权输出环节以及打印环节的控制程序与操作规范。
2.重视组织管理控制
组织管理控制是企业在ERP系统管理环境下,进行内部控制的基础与前提所在。从理论上来说,组织控制最核心的目标在于:依赖于对工作部门的设置,对工作人员的分工,以及对岗位权责的界定,体现内部控制中,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工作机制,通过此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控制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因此,在企业展开会计分工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基本原则,将业务审核工作岗位与计算机操作工作岗位相分离,将数据处理工作岗位与数据审核工作岗位相分离,将会计信息资料保管工作岗位与计算机操作岗位相分离。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构建相应的内部牵制制度,例如:加强在各个环节处理状态下数据的审核工作职责,确保ERP系统软件在维护状态下能够通过用户、内审人员、以及维护工作人员三方的共同测试与签字,进而投入使用当中。
3.网络安全控制
在ERP系统运行维护的全过程当中,需要企业对计算机病毒进行可靠的防范,确保网络安全,防止非法侵入对ERP系统会计信息数据产生的不良影响。在此过程当中,要求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计算机工作岗位的职责以及操作规程,禁止无关人员接触ERP管理系统。同时,在岗工作人员需要通过一定的权限授受方式对系统进行操作,避免造成数据信息非法添加或修改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涉及到会计信息修改更正等操作,需要事先进行身份认证。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ERP管理系统应用模式下,要求通过设置防火墙的方式,在内部网络系统与外部网络系统交互界面上,构建保护屏障,通过身份认证技术以及授权管理等安全技术的综合应用,限制外界对内部网络主机操作系统的非法入侵。
三、结束语
ERP系统作为现代技术条件下一种极富现代性价值的观念理念与手段,会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况,以ERP管理系统环境为着眼点,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在开展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与阐述,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陈凌云,李宇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基于管理层和审计师的博弈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1):27-33.
[2]孙芳城,杨兴龙,田冠军等.企业内部控制的属性差异和功能分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25(06):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