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哲学在艺术中有着很重要的引领作用,在中国早期的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朴”的思想在道家学说中运用最广,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继承前学提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中国艺术的审美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朴拙美,作为早期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之一,成为传统艺术审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支柱。“朴拙”美学在人类历史文化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明。在艺术作品中不外乎内容和形式两种表达方式,本文将从艺术内容、形式、巧拙相济的辩证关系探寻朴拙美。
【关键词】传统艺术;朴拙;美学。
一、艺术内容的朴拙之美
《说文解字》上解释:“朴,木素也。拙,不巧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本来状态,即未加雕饰的事物。老子提出:“抱朴见素,少私寡欲”庄子认为:“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明确表达出了道家的哲学境界和美学思想。《庄子·渔父》中阐述的观点更为直接:“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简单解释就是最高的美是天地自然的本原,质朴无华,格外珍贵。“真”在这里的表现形式就是“朴拙”。中国传统艺术重主观、尚气韵,中庸含蓄,以写意为主,以“大音希声、大巧若拙”为追求的最高境界,这种追求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在中国美学史上崇尚自然朴素,简约古拙之美。苏轼在《东坡题跋·评韩柳诗》中说:“柳子厚,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子厚之流是也。”这段话有深刻的艺术辩证法问题,其外在艺术形式的干枯平凡,而内在艺术内容丰厚充盈。这其实是作者所想要尽力达到的艺术境界,外在形式的“枯”和内在内容上的“美”。除去文学艺术作品,其他艺术作品中也不难再举例:汉代的雕塑从马踏飞燕、马踏匈奴,到击鼓说唱俑,没有修饰,没有细节,突出高度夸张的姿态,手舞足蹈的动作,其艺术形式不事細节,但其赋予的丰富的文化内涵,确实符合“大巧若拙,寓华于朴”的美学价值。
二、艺术形式的朴拙之美
看中国从文学形式诗词歌赋、小说散文,到艺术形式的国油版雕,这些是中国几千年来很深厚文化积韵,可以看出朴拙美与上不得台面的“粗”“笨”“简陋”“平庸”是不沾边的。“朴拙美”的形式继承道家的无为而治和禅宗的朴素清淡、率真自然。对于一些经不起审美考验的“粗”“笨”“简陋”,朴拙美具有排他性和批判性,但对于“朴”“拙”“稚”“素”又具有包容性。所以朴拙美在艺术形式方面结构完整,内容明确而丰富。朴拙有古朴粗糙之意,那“朴拙美”在我国的艺术形式中是否也能见“拙”见“巧”呢,以国画为例:一是以水墨画为主,或着淡彩,重彩次之;二是以写意为主,工笔次之。这些答案说明我国传统绘画形式的朴拙美也很突出。
只单单从美学观点上看,“朴拙”的美学要求就是排除掉所有没有必要的装饰,雕琢,技巧,回归简朴天真,平淡自然,是经过雕琢,洗尽铅华之后的巧与工。河南南阳的画像砖大气、简约、稚拙、朴素,它不事细节上的刻意修饰,而是追求整体气势,采用对比、对称等一些手法。在构图方面同样疏朗明晰、雕琢简单。在形式上往往化繁为简。画面有极强的立体感,经过加温炉变,阳刻的线有金石美感,阴刻的线富于粗细变化。其朴拙之美建立在简练、稚拙、朴素的基础上,又给人大气之感。从古至今,人们就对朴拙有相当高的审美认知和推崇。华美精巧的事物可以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但是朴拙与率真更能震撼心灵,这是每一个时代都会有的缩影。物之朴拙往往体现的是人的性情。拙也不是笨拙,是内心情绪最本真的流露,这种不加修饰的真性情往往会让人产生共鸣,直击内心。
三、巧拙相济的辩证关系
在艺术作品中不外乎内容和形式两种表达方式,我们若想表达这件作品的深度和强烈的感染力,就要从思想内容方面入手,使它具有饱满而丰富的内核,再将表达的形式呈现在观者面前。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曾提出“拙辞孕于巧义”就是在说艺术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美的、真的、巧的,那么用粗略无奇的形式表达出来也依然是美的、真的、巧的。
朴拙美的艺术境界对艺术形象的要求很多,要有高度的典型化和概括化,试想简朴稚拙的艺术形式怎样与奇巧精美的艺术效果并存,这就要求艺术形象的凝练和概括。在我国的书法艺术有紧密联系的篆刻艺术,独特而又不可或缺。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与签字相比印章有时更具有某种特殊意义。随着时间的改变,印章作为一种身份的证明,它的目的和价值并没有改变。在纸还没有普及的时代,印章被转印在其他材料上,于是就有了封泥和陶文,其表达形式的拙与思想内容的巧兼具。抛开篆刻技法来谈,篆刻艺术深受文人影响,在选材和表现内容上更加的精致精巧、深思熟虑,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更加追求古拙与写意。
这两个主体“巧”与“拙”之间相互依存,并且正在慢慢相互转化,相互渗透。在这其中不仅仅体现出艺术的辩证法,更表现出的是艺术之间的和谐关系。《滹南诗话》中引用了周德清的一段话“以巧为巧,其巧不足,巧拙相济,则使人不厌。唯甚巧者,乃能就拙为巧。”《老子》中也有这样一段话:“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纳。”拙与巧的辩证关系在西方哲学中也有体现:“对立的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在艺术形式中形式和内容的对立统一,在精雕细琢后归于朴实本真,这就是巧拙相济。对于巧和拙的美学观点,就会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作者简介:邵坤 (1994.8- )女 河南新乡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2017级美术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传统艺术;朴拙;美学。
一、艺术内容的朴拙之美
《说文解字》上解释:“朴,木素也。拙,不巧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本来状态,即未加雕饰的事物。老子提出:“抱朴见素,少私寡欲”庄子认为:“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明确表达出了道家的哲学境界和美学思想。《庄子·渔父》中阐述的观点更为直接:“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简单解释就是最高的美是天地自然的本原,质朴无华,格外珍贵。“真”在这里的表现形式就是“朴拙”。中国传统艺术重主观、尚气韵,中庸含蓄,以写意为主,以“大音希声、大巧若拙”为追求的最高境界,这种追求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在中国美学史上崇尚自然朴素,简约古拙之美。苏轼在《东坡题跋·评韩柳诗》中说:“柳子厚,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子厚之流是也。”这段话有深刻的艺术辩证法问题,其外在艺术形式的干枯平凡,而内在艺术内容丰厚充盈。这其实是作者所想要尽力达到的艺术境界,外在形式的“枯”和内在内容上的“美”。除去文学艺术作品,其他艺术作品中也不难再举例:汉代的雕塑从马踏飞燕、马踏匈奴,到击鼓说唱俑,没有修饰,没有细节,突出高度夸张的姿态,手舞足蹈的动作,其艺术形式不事細节,但其赋予的丰富的文化内涵,确实符合“大巧若拙,寓华于朴”的美学价值。
二、艺术形式的朴拙之美
看中国从文学形式诗词歌赋、小说散文,到艺术形式的国油版雕,这些是中国几千年来很深厚文化积韵,可以看出朴拙美与上不得台面的“粗”“笨”“简陋”“平庸”是不沾边的。“朴拙美”的形式继承道家的无为而治和禅宗的朴素清淡、率真自然。对于一些经不起审美考验的“粗”“笨”“简陋”,朴拙美具有排他性和批判性,但对于“朴”“拙”“稚”“素”又具有包容性。所以朴拙美在艺术形式方面结构完整,内容明确而丰富。朴拙有古朴粗糙之意,那“朴拙美”在我国的艺术形式中是否也能见“拙”见“巧”呢,以国画为例:一是以水墨画为主,或着淡彩,重彩次之;二是以写意为主,工笔次之。这些答案说明我国传统绘画形式的朴拙美也很突出。
只单单从美学观点上看,“朴拙”的美学要求就是排除掉所有没有必要的装饰,雕琢,技巧,回归简朴天真,平淡自然,是经过雕琢,洗尽铅华之后的巧与工。河南南阳的画像砖大气、简约、稚拙、朴素,它不事细节上的刻意修饰,而是追求整体气势,采用对比、对称等一些手法。在构图方面同样疏朗明晰、雕琢简单。在形式上往往化繁为简。画面有极强的立体感,经过加温炉变,阳刻的线有金石美感,阴刻的线富于粗细变化。其朴拙之美建立在简练、稚拙、朴素的基础上,又给人大气之感。从古至今,人们就对朴拙有相当高的审美认知和推崇。华美精巧的事物可以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但是朴拙与率真更能震撼心灵,这是每一个时代都会有的缩影。物之朴拙往往体现的是人的性情。拙也不是笨拙,是内心情绪最本真的流露,这种不加修饰的真性情往往会让人产生共鸣,直击内心。
三、巧拙相济的辩证关系
在艺术作品中不外乎内容和形式两种表达方式,我们若想表达这件作品的深度和强烈的感染力,就要从思想内容方面入手,使它具有饱满而丰富的内核,再将表达的形式呈现在观者面前。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曾提出“拙辞孕于巧义”就是在说艺术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美的、真的、巧的,那么用粗略无奇的形式表达出来也依然是美的、真的、巧的。
朴拙美的艺术境界对艺术形象的要求很多,要有高度的典型化和概括化,试想简朴稚拙的艺术形式怎样与奇巧精美的艺术效果并存,这就要求艺术形象的凝练和概括。在我国的书法艺术有紧密联系的篆刻艺术,独特而又不可或缺。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与签字相比印章有时更具有某种特殊意义。随着时间的改变,印章作为一种身份的证明,它的目的和价值并没有改变。在纸还没有普及的时代,印章被转印在其他材料上,于是就有了封泥和陶文,其表达形式的拙与思想内容的巧兼具。抛开篆刻技法来谈,篆刻艺术深受文人影响,在选材和表现内容上更加的精致精巧、深思熟虑,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更加追求古拙与写意。
这两个主体“巧”与“拙”之间相互依存,并且正在慢慢相互转化,相互渗透。在这其中不仅仅体现出艺术的辩证法,更表现出的是艺术之间的和谐关系。《滹南诗话》中引用了周德清的一段话“以巧为巧,其巧不足,巧拙相济,则使人不厌。唯甚巧者,乃能就拙为巧。”《老子》中也有这样一段话:“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纳。”拙与巧的辩证关系在西方哲学中也有体现:“对立的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在艺术形式中形式和内容的对立统一,在精雕细琢后归于朴实本真,这就是巧拙相济。对于巧和拙的美学观点,就会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作者简介:邵坤 (1994.8- )女 河南新乡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2017级美术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