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案的编写应以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为依据,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具体规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学科追随者,使全体学生都能受到关注、得到发展。
关键词:优质;教学;契合;跃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11-0048-02
写“好”教案,有两层涵义:一是写了教案才能进得课堂;二是写的教案是优质的。
笔者认为编写教案是教学设想最后的酌定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教师是不可能自信地站在课堂上的,所以写了教案才能进得了课堂。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设计阶段就力争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教育学指出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和专家型教师的教学设计区别在于一个关注自我和情境,一个关注是学生。而学生又有理解力、接受力、探究力等各个方面的差异,从这个角度来说,笔者认为教师的教案内容需是跃动的、富有预设性的。不能将其设计成只属于教师自己的桃花源。一份优质的教案就像好裁缝——“会量体裁衣的裁缝才是好裁缝。”
教案内容“预设”和“预计”相辅相成,是动态式的。如果教案只是预设了课堂中将要发生的教和学,那么在教学中,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答案不相符,教师就会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和自己保持一致。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则在这“完满教学”的表象中被忽略、被漠视、被扼杀。所以教案设计要关注课堂教学在师生交往、生与文本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可能的动态及其处理办法,还要为动态生成预留。比如《秋声赋》教案:对文本初读、再读、品读、美读四个环节的解读是预设的;品读什么、研读什么是预设的;怎样给课堂生成预留是预设的;但在完成每一环节的目标时,可能出现的动态生成是需要预计的。比如研读环节,预计在学生和文本的直接对话中会把第二段“静思”理解成“悲秋”,那么应该怎么引导?预计学生不能关注到文本中对秋声的描摹,应该怎么处理?处理完这个环节怎样进入下一环节甚至预计学生可能回答的答案,并且预设评价语及教师需要精彩讲析的内容等等,所以教案就应预备学生的动态而呈现动态的特点,它不是“死案”,我们也绝不能照本宣科。
教案应该是“跃动”的还体现在它由纸质的内容一跃成为课堂上的“腹案”。 其实我们都能感受到上课不用讲稿的教师课前熟悉教材、备课写教案的工作是花了大气力的,因为他已经把教案完全融汇在自己头脑里、成竹在胸,可以游刃有余地教与学,随着课堂的动态进行提取和变化,更有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形成了“心”的教案。例如: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笔者的既定目标是1.理解句意文意、把握文章主旨;2.联系对生命、生活的认识,谈谈这篇短文给你的启示。重点班学生在句意文意理解上基本没有问题,所以初读:读准字音;再读:读懂主旨。但是普通班的学生显然在文句理解时遇到较多困难,那么必需先要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理解句意”,所以初读:读准字音;再读:理解句意文意。在学习《劝学》时,虽然这是一篇文言文,但文体明确、文字简洁。第一、二、三段在文意文段内容把握上,学生没有问题,但是到第四段,文字表面意思容易理解,但学生不知道怎么概括文段内容,所以学习难点明确要从第四段入手,通过师生合力逐字逐句翻译,最后问题迎刃而解。
教案是跃动的,一个优秀教案的诞生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改进才形成的。教育学指出:教师撰写教案还包括对课堂教学的重新审视、反思和提升,这是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进行整理和再提高的过程。其实就是要求教师既要动笔于课前,又要记载于课后。记载课堂上或课后的感受体会启发等。如:课前设计的教学步骤是否合理;教学目的是否达到;课堂上有什么意外情况,其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有哪些教训、哪些经验等,写好教学后记有利于积累资料,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机智。笔者认为这样的教案不仅为自己施教提供了依据,而且也为日后的备课活动提供了借鉴。例如:在《登高》这首诗教学过程中的“品读:缘情选景 借景抒情”这一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并布置任务:“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情景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下面大家出声地自读,边读边做批注,试着读出其中蕴含的情感。”这应是本节课的高潮,但很显然课堂气氛并没有被掀起,原因在于学生并不明确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怎样回答。其实这一环节这样设置源于在学习《秋兴八首(其一)》时,就是教师带着学生赏读情景交融的手法,这一节课就希望学生自己去品味,结果缺少了教师的提示语,而直接将“一切景语皆情语”抛出,所以学生云里雾里了。没有铺设好“台阶”让学生们直接往上蹦,结果就是费劲儿不讨好。于是笔者在课后进行了相应反思:学生在“品读”这个环节,之所以没能跟上预设,是因为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临时搭建“台阶”,扶学生一把,而是硬生生地推着学生向前跑,最后的結果就是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学生欲说无话,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死板地去执行之前的教案,而应该用自己的思想精神和文本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在这样重新认识的基础上,笔者又对教学环节中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相应的改进,既是完善教学环节,又是一次自我的提升。
教案,当你怀揣着它走进课堂,它会随着学生的心理需求而跃动,当它的节律和学生的心理契合时,这份教案就成功地幻化为一种理念和智慧,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因为跃动的教案传承、创新和超越,从而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共同进步。
关键词:优质;教学;契合;跃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11-0048-02
写“好”教案,有两层涵义:一是写了教案才能进得课堂;二是写的教案是优质的。
笔者认为编写教案是教学设想最后的酌定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教师是不可能自信地站在课堂上的,所以写了教案才能进得了课堂。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设计阶段就力争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教育学指出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和专家型教师的教学设计区别在于一个关注自我和情境,一个关注是学生。而学生又有理解力、接受力、探究力等各个方面的差异,从这个角度来说,笔者认为教师的教案内容需是跃动的、富有预设性的。不能将其设计成只属于教师自己的桃花源。一份优质的教案就像好裁缝——“会量体裁衣的裁缝才是好裁缝。”
教案内容“预设”和“预计”相辅相成,是动态式的。如果教案只是预设了课堂中将要发生的教和学,那么在教学中,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答案不相符,教师就会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和自己保持一致。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则在这“完满教学”的表象中被忽略、被漠视、被扼杀。所以教案设计要关注课堂教学在师生交往、生与文本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可能的动态及其处理办法,还要为动态生成预留。比如《秋声赋》教案:对文本初读、再读、品读、美读四个环节的解读是预设的;品读什么、研读什么是预设的;怎样给课堂生成预留是预设的;但在完成每一环节的目标时,可能出现的动态生成是需要预计的。比如研读环节,预计在学生和文本的直接对话中会把第二段“静思”理解成“悲秋”,那么应该怎么引导?预计学生不能关注到文本中对秋声的描摹,应该怎么处理?处理完这个环节怎样进入下一环节甚至预计学生可能回答的答案,并且预设评价语及教师需要精彩讲析的内容等等,所以教案就应预备学生的动态而呈现动态的特点,它不是“死案”,我们也绝不能照本宣科。
教案应该是“跃动”的还体现在它由纸质的内容一跃成为课堂上的“腹案”。 其实我们都能感受到上课不用讲稿的教师课前熟悉教材、备课写教案的工作是花了大气力的,因为他已经把教案完全融汇在自己头脑里、成竹在胸,可以游刃有余地教与学,随着课堂的动态进行提取和变化,更有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形成了“心”的教案。例如: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笔者的既定目标是1.理解句意文意、把握文章主旨;2.联系对生命、生活的认识,谈谈这篇短文给你的启示。重点班学生在句意文意理解上基本没有问题,所以初读:读准字音;再读:读懂主旨。但是普通班的学生显然在文句理解时遇到较多困难,那么必需先要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理解句意”,所以初读:读准字音;再读:理解句意文意。在学习《劝学》时,虽然这是一篇文言文,但文体明确、文字简洁。第一、二、三段在文意文段内容把握上,学生没有问题,但是到第四段,文字表面意思容易理解,但学生不知道怎么概括文段内容,所以学习难点明确要从第四段入手,通过师生合力逐字逐句翻译,最后问题迎刃而解。
教案是跃动的,一个优秀教案的诞生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改进才形成的。教育学指出:教师撰写教案还包括对课堂教学的重新审视、反思和提升,这是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进行整理和再提高的过程。其实就是要求教师既要动笔于课前,又要记载于课后。记载课堂上或课后的感受体会启发等。如:课前设计的教学步骤是否合理;教学目的是否达到;课堂上有什么意外情况,其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有哪些教训、哪些经验等,写好教学后记有利于积累资料,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机智。笔者认为这样的教案不仅为自己施教提供了依据,而且也为日后的备课活动提供了借鉴。例如:在《登高》这首诗教学过程中的“品读:缘情选景 借景抒情”这一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并布置任务:“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情景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下面大家出声地自读,边读边做批注,试着读出其中蕴含的情感。”这应是本节课的高潮,但很显然课堂气氛并没有被掀起,原因在于学生并不明确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怎样回答。其实这一环节这样设置源于在学习《秋兴八首(其一)》时,就是教师带着学生赏读情景交融的手法,这一节课就希望学生自己去品味,结果缺少了教师的提示语,而直接将“一切景语皆情语”抛出,所以学生云里雾里了。没有铺设好“台阶”让学生们直接往上蹦,结果就是费劲儿不讨好。于是笔者在课后进行了相应反思:学生在“品读”这个环节,之所以没能跟上预设,是因为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临时搭建“台阶”,扶学生一把,而是硬生生地推着学生向前跑,最后的結果就是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学生欲说无话,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死板地去执行之前的教案,而应该用自己的思想精神和文本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在这样重新认识的基础上,笔者又对教学环节中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相应的改进,既是完善教学环节,又是一次自我的提升。
教案,当你怀揣着它走进课堂,它会随着学生的心理需求而跃动,当它的节律和学生的心理契合时,这份教案就成功地幻化为一种理念和智慧,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因为跃动的教案传承、创新和超越,从而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