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绘画与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绘画审美比较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qkxx03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民间绘画与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绘画,是人类文明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的优秀文化成果,二者在外在形式上的相似性体现了人类审美上的某种共通,这也是容易将二者混为一谈的原因所在。其实,从中国民间绘画与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审美本质来说,二者虽同是人类在认识世界、认识自身以及审美外化的结果,但二者在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审美理念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中国民间绘画和西方现代派绘画在外在形式上的某种相似性而混淆二者在本质上的巨大差别,这也是我们将二者进行审美比较所必须要尊重的前提。
  关键词:形式 审美理念 文化观念 主观 客观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民间绘画和西方现代派绘画,本是隶属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两种文化艺术形态。二者在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审美理想上存在着巨大差别,本是貌虽似而质不同的两种事物,但由于二者在外在审美形式上所呈现出的某种相似的表现主义风格,而容易使人将二者混为一谈,从而掩盖了二者在实质上的不同。
  在当今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不同种族、不同区域的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交流与借鉴的机会,我国很多民间美术家也开始跨出国门,将中国民间美术介绍到国外并引起国外艺术界的重视,那种充满东方审美的表现主义风格为中国民间美术家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许多中国民间美术家被冠以“东方的毕加索”,“东方的马蒂斯”等称号。因此,有人认为,似乎东方的民间美术在西方现代艺术那里找到了共鸣,更有甚者甚至用西方现代美术构成学的某些理论来解读和改造中国民间美术,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国内不乏见到持此论调的学术文章。应该说,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推广出去,为其创造更广阔的交流与发展空间这种愿望是好的,但如果我们没有将二者进行全面而理性的研究分析,只是因为中国民间美术和西方现代派美术在外在形式上的某种相似性而去做不恰当的解读和改造,就会掩盖二者在审美本质层面上的巨大差异,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使本来不属于同一个审美系统的学术问题产生含混而造成学术认知上的混淆与误读,这才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和担忧的。
  从中国民间绘画和西方现代派绘画外在的形式来看,似乎在很多相似之处,这也是容易将二者混为一谈的原因。首先,从观念上来说,中国民间绘画和西方现代派绘画虽在审美理念和造物理念上有较大差别,但二者都强调以作者的主观意识去理解和表现外在物质世界,以达到作者主观精神的外化。其次,在画面的形式上,尽管二者在造型观念、色彩观念、构成观念上存在着巨大差别,但在画面效果上,确有相似之处。在造型上,中国民间绘画和西方现代派绘画都存在着抽象变形的因素,尽管这种抽象和变形存在着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差别;在色彩上,二者都摆脱了客观自然条件色的束缚而追求色彩的观念性和象征性;在构图和空间处理上,二者都打破了客观的焦点透视而追求平面化的透视方式和空间处理方式;在审美观念上,二者都采用简化、表现和抽象的手法去表现物质世界,以达到画面内容的丰富和多义化。这些在审美上的追求表现在画面上就使得中国民间绘画和西方现代派绘画确实存在着某种相似性,为观众准确地认知中国民间绘画和西方现代派绘画造成了难度。
  但是,如果我们从历史传统、文化观念、审美理想等去比较中国民间绘画和西方现代绘画的话,会发现二者在貌似相似的表象下面隐藏着诸多本质层面上的不同。
  一 中国民间绘画与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绘画审美观念的差异
  二者来源的历史背景以及社会形态的不同而造成二者审美观念的不同。中国民间绘画是中国俗文化的产物,是人民质朴淳风之美的结晶。中国民间绘画中蕴含着民族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着质朴的审美观念。从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来说可,可以大致分为两支文化脉络,一支往上走,成为中国的上层文化,被统治阶级、文化知识分子所消费。另一支则往下走,被称为下层文化,也叫俗文化,是下层劳动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反映,是被中下层民众所消费的文化艺术形式,表现在绘画领域则为民间绘画。中国民间绘画画家大都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受民间/民俗文化雨露的滋润,接受口头文学和戏剧中神话、历史传说的滋养,他们表现和释放出自身情感,流露出淳厚、质朴、率直、自然的精神世界。因此,中国民间绘画与中下层民众的民俗生活息息相关,是为生活而美的艺术。可以说,中国民间绘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模糊了艺术领域和世俗生活的界限,因此,中国民间绘画作品的制作者和享受者往往是统一的,民间画家既是民间绘画的制作者又是民俗观念和民俗事象的参与者。“民间美术与精神性审美功能为主的纯美术有较大的不同。民间美术的诸多品类徘徊于物质性的使用形态和精神性的功利形态中间”因此,很多民间绘画作品本身就具备实用和审美两种性质。就拿我国各地盛行的年画来说,它既是可以观看可以玩赏的艺术品,又包含了民俗观念上的祈福纳祥寓意,曾经被年年张贴在普通民众家中。如今,这些民间美术品正随着实用性的消费和实现而不复存在。
  而西方现代派绘画更多的特点在于,普遍具有观念性,是为观念而美的艺术,是在理性主义前提下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形式构成。西方现代派艺术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此时的西方社会形态正处于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转型的关键时期,以工业机器化大生产所带来的社会节奏加快,使人们越来越无法适应,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人与物关系的异化集中反映在人类物质上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精神上的极大匮乏与空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引起人们对工业社会的反思。因此,现代派绘画艺术表达的更多的是人类在工业文明时代的精神上的压抑和迷茫,以及对田园牧歌时代的留恋。这些有着明显时代烙印的绘画作品,往往被当作记录时代的艺术品而被陈列在美术博物馆。
  二 中国民间绘画与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绘画艺术再现形式的差异
  从中国民间绘画和西方现代派绘画对艺术再现生活这一表达方式的解读来看,二者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一般来说,艺术再现生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再现感官能感受到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感官的再现”。一种是再现心灵中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知觉的再现”。这二者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后者往往是前者的提炼和升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师达·芬奇提出了“镜子说”的绘画理念。达·芬奇认为,“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将自己转化为对象的颜色,并如实地摄进摆在面前所有物体的形象。”这一认识直接影响了文艺复兴乃至其后400年的绘画理念。但从印象主义开始,西方艺术开始对这一传统绘画理念进行革命性的改造。到西方现代派表现主义阶段,西方艺术已经初步完成了对传统绘画方式和理念的再认识和解构,从而建构起以观念和形式上的革命来解读生活的绘画观念。因此,我们必须承认,西方艺术这一从传统到现代美学的变革,确实经历了具象写实到表现抽象——这一相对于中国民间美术来说较为理性和科学的艺术发展阶段。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来说,这一绘画形态上的变革,也符合哲学上人对自然界的认知规律,也就是“简单——复杂——简单”的认知过程。因此,西方现代派绘画相对于西方传统艺术来说,更多的意义在于形式和观念上的变革所带来的审美形态上的改变。
  中国民间绘画则没有经历西方现代派绘画这一漫长形式演变的过程。从中国民间绘画在整个民间美术史所呈现的整体面貌上来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民间绘画虽在形式上略有变化,但在总体上还保持了一种较为统一的面貌,其形态和语言的变化是温和的,不像西方现代派绘画形态流变那样常常以解构和重构为手段,其外在的形态往往产生较大的改变。而中国民间绘画虽历经岁月,但在基本的面貌上还是统一的。同时,中国民间绘画在艺术再现生活这一美学命题上,跨越了感官再现这一传统模式而采用了知觉再现这一类似于西方现代派绘画的表达方式。中国民间绘画从来就没有将客观再现自然作为自己的审美追求,而是倾向于一种知觉地再现。中国民间绘画画面充满动势的形体组合以及大起大落的情绪流动,主题和造型更多地源自原始艺术、民间艺术等,在体认、变形和简化之中把人类形体作为中心意象突现出来。中国的民间艺术家并不理解西方现代派绘画,也不理解马蒂斯、毕加索的造型观念,更不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从造型的方式来说,现代派绘画大师对于造型的夸张变形往往来自于主观意识的处理,这一点我们从现代派大师毕加索牛的变形和马蒂斯裸女的变形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过程。但在中国民间绘画那里,所谓夸张、变形并非是民间艺人们主观做出的选择和处理,这一点是中国民间绘画与西方现代派绘画最本质不同的地方。“民间美术在我们看来是变形、夸张的主观表现,是富有现代意味的非再现的,而在他们看来却是真实再现的。”因此,在中国民间艺人眼里,自己画中的形象是生活中真实形象的再现。比如说,在民间艺人的观念里,牛马本就是两只眼睛,所以,在画中即使是侧面的牛马也不应该只是一只眼睛。怀孕的牲畜本来就是两条生灵,所以在画中牛马的肚子里画上幼崽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这种处理手法,虽立足写实,但确不是基于视觉真实前提下的再现,而是在再现写实的观念导引下创作出的最主观、最富于现代派表现主义表面特征的作品。
  三 中国民间绘画与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绘画审美情调的差异
  从中国民间绘画和西方现代派绘画所表达的审美基调上来看,二者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审美情调。中国民间美术在造型和色彩的表达上给人一种稚拙、乐天、知足、朴实、淳厚、平和的感觉,而西方现代派在造型和色彩上的处理往往带给人一种压抑、扭曲、创伤、悲观变态的感觉。正如前文所说,中国民间绘画作为民间俗文化的一种,保持了很多人类农耕文明下的群体心理素质和久远的文化信息,是人类童年时代的反映,在中国漫长的农耕社会形态里,人和外在物质世界的关系从总体上来说是和谐的,人们虽物质贫乏但生活在自给自足、乐天知命的心态里。在农业社会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社会劳作的模式下,人类所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是生存和物种延续的问题。因此,一旦这些基本的追求能够满足之后带来的必然是自给自足、知足常乐的心态。因此这也是中国民间美术洋溢着一派人类童年那种天真和欢乐的根本原因。因此,尽管西方现代派绘画在外在的形式上与中国民间绘画或有相似之处,但是西方现代派绘画却不可能获得在民间绘画里所体现出的那种天真和欢乐,即使在许多现代派艺术家故作天真的作品中,也总是流泻着成年人的忧虑和悲伤,或者渗透着神经质的、玩世不恭的病态情绪。这种审美上表现的不同情趣究其原因,是由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思维方式所带来的。
  总之,无论是中国民间绘画,还是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绘画,都是一种体验的解剖和袒露,是内在的潜能和视觉形态被用来展示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关注,是对心灵世界的开拓。中国民间绘画与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绘画作为人类文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优秀文化成果,是人类艺术宝库中宝贵的财富,作为现代人取其优秀因素为己所用并创作出新颖艺术形式的愿望是好的,但前提是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二者在本质上的区别。现实中我国很多民间美术家在学习了有关西方现代派美术的东西之后,反而不能像以往那样自由而率真地创作,这种现象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在没有对二者进行深入充分研究的情况下,一味地去强调融合与创造,只能是适得其反,会衍生出一种不伦不类的东西,龙凤结合却生出一种怪胎,以至谬种流传,实在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也是对前人优秀文化成果的不负责任。
  
   参考文献:
   [1] 李绵璐主编:《有形与无形: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论集》,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2] 达·芬奇,戴勉编译:《芬奇论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
   [3] 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常山,男,1978—,河南睢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俗油画,工作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要找“最好”就要定义什么是“好”.问题来了.西方的现代文明,近百多年来主要是英语文明,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官能得来的经验是人类求知的唯一途径)之上,引伸出个人道德观(每个
期刊
东南大学rn栖霞四卷,因势流转rn学生:李昊伦苏子玥王雨陶梦烛李艳妮刘丛禹钟笑寒佘悦贾璐菡李曼雪指导教师:江泓雒建利张倩高舒琦rn|释题|rn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南京转型升
期刊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必备资源,当今世界正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稀缺与水污染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人口的增加、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