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性和艺术性处于教育方式方法之“轴”的两端,我们要努力做到的是,“执两用中”“极高明而道中庸”,由此渐渐把握和形成一些教育的“工艺”。教育“工艺”是人性化的教育方法,是人性化的德育手段。
【关键词】班主任;科学性;艺术性;标签理论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5-0072-02
【作者简介】冯卫东,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通,226000)副院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把教育教学工作(包括班主任工作)想象和理解成“一团糟”或“如诗如画”,都不免片面化乃至极端化。事实上,教育工作自有它的美好,也一定有其艰难。真正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定能(也必须)辩证地面对、审视教育的这些与生俱来的属性,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而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也恰恰在上述关系的妥善处理中才得以实现与彰显。
教育太过讲究科学性,或许会陷入某种固化、胶着的状态;教育太过追求艺术性,或许又会走向虚幻的理想主义,一旦面临一定的现实问题就可能无计可施。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性和艺术性处于教育方式方法之“轴”的两端,我们要努力做到的是,“执两用中”“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渐渐形成和把握了一些教育的“工艺”。所谓“工”,强调其规律性、可复制性;所谓“艺”,强调其个体特质、个性色彩。有人说:“工艺的原则,是技术上的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借用这个观点,我们说,教育“工艺”所要达成的就是既要实现“技术上的先进”,无限接近艺术性;又要实现“经济上的合理”,充分凸显高效性。有了这两点,我们的工作既有章可循,也行之有效,还富有情趣。比起总结日常的教育经验,比起宣扬卓越的教育艺术,有一件事也许更重要,即在上述“工艺”意义的层面上和语境下,发现和推出更多优秀教师、名师的教育“工艺”,使之成为广大教师可以共享的“红利”。
以往,谈论教育,也有人提及“工艺”一词,还有所谓“教育工艺学”,但都与我在上文所说的介乎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高于一般经验而不断趋向智慧境界的特定概念之意涵不同,它们指向教育技术、装备条件下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说,后者更是“物性”的,而前者则更显“人性”,是人性化的教育方法、人性化的德育手段。依据对李庾南老师班主任生活的研究,我以为,她的班务工作中有着丰富的“工艺”因素,特别值得研究和借鉴。而这则故事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个案例。
其一,在特定的师生共处情境中有分寸地表现出鲜明的教育态度和立场,表明不容“打折”、更不可亵渎的教育原则性。
初三学生虽说还属于广义上的“儿童”,但毕竟不是懵懂无知的“小朋友”,他们应该懂得,有些处世或处世哲学是不可以“商量”、不可以打马虎眼的。小顾的做法无疑是错误的,理应接受某种原则的审视和批评,此时班主任倘若还以温情的态度、言语、姿态去面对他,则等于放纵其错误行为,而对身受无端之辱的孙老师来说,也不公平、不公道。班主任此时必须站在原则或道义一边,必须亮明自己的态度。李老师正是这样,她没有尽情地表达乃至宣泄自我内心的气愤,当然也没有“好言劝慰”让小顾平复激动的情绪,接下来继续上课(要知道,此时课堂已经根本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学生其实也在察言观色,等待班主任态度的表达与表明。在这当口,“育人”更紧要于“教知”),她让小顾暂时离开教室,接受处理。这本身就是一种必要的惩罚,班主任应该毫不含糊地行使相应的权力与履行职责。当小顾不肯配合时,李老师则抑制住自己的情绪,说出要请家长来校谈心。而这绝不是恫吓之举,紧接着她请来了家长。总之,在这一过程中,李老师的分寸掌握得很好,既震慑了小顾,也安慰了孙老师,还给全体学生上了一堂“好课”,也为后面对小顾教育的成功铺设了必要的台阶。
其二,在“保留现场”的情境中请来了家长,晓之以理,让家长了解给孩子“貼标签”的弊端,进而和孩子共同消除不良影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高明的班主任还要善于培养“专业(化)的家长”。李老师不仅做学生的班主任,也做家长的班主任,使家校、亲师之间形成强大合力,最终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与发展。李老师极其慎用向家长“告状”的方法,但这不等于说,不可以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包括消极的一面)告知家长。今天的事情说小也很大,对家长隐瞒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任。李老师请来小顾父母,对其父看似很有水平、实则错误的观点予以认真严肃、开诚布公的批评。特别是关于孩子“个性”的问题,她看得很精准,说得很深刻。像小顾这种个性,宜从“心育”角度剖析,但如果处理不好,则可能变成道德乃至法律(如“激情犯罪”)的问题,不可小觑。这种个性其实是家长养成的,特别是父亲给其贴上“探究、创新”个性的标签,按照“标签理论”,这必然会对孩子的暴躁易怒、行为不计后果的“个性”产生推波助澜的力量。李老师的分析和批评,使孩子的父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们说,“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其实就是一种现场情境,它最能正视听、匡谬误。李老师没有让学生变动现场,并让小顾家长身临其中,这是最能触动其内心世界的,倘若不使他们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那么再好的攀谈,都难以如此有效地改变家长的想法,不变的现场中确实蕴含着丰富而灵动的教育机智。
其三,在“改变现场”的情境中,鼓励学生参与其间,有利于“软化”犯错学生的内心,使其在温馨的同学情谊中找回迷失的方向。
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是的,教师的教育(或教学)力必须是“坚强而温和”的,只有其中之一,必定会影响、扰乱教育之舟的航向。在此起事件的处理中,李老师显得较为坚强、刚性,而又于不经意间化刚为柔、以柔克刚。在让小顾和家长打扫教室,督促他自负其责、自纠其错的同时,还让同学协助他。我觉得,这完全是“形式大于内容”的,是富有象征性的教育之举:这个活儿肯定不需要花费多少气力,而让同学参与,足以表明大家向小顾伸出援手、希望他迷途知返的真心诚意。这就像在小顾一度有所硬化的心田上施以柔情的按摩,它所起到的效应再和前面旗帜鲜明、斩钉截铁的态度所产生的作用有机地糅合于一体,必定会让“问题学生”自我实现“问题解决”。“细节之处最动情”,对于李老师如此自然而然却颇具匠心的安排,我们没有理由不折服……
这些就是李老师德育“工艺”之所在。还有两点值得一提:其一,李老师班主任工作“工艺”良多,几乎每一天、每一处都能从中品出不俗的匠心;其二,教育“工艺”是一个不可就事论事的概念或命题,人们说,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的艺术,同样,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的“工艺”。对于“小顾们”,李老师是“爱彻心扉”的,即便在批评之时,甚至是在极少见到的“当头棒喝”的情形之际。
【关键词】班主任;科学性;艺术性;标签理论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5-0072-02
【作者简介】冯卫东,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通,226000)副院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把教育教学工作(包括班主任工作)想象和理解成“一团糟”或“如诗如画”,都不免片面化乃至极端化。事实上,教育工作自有它的美好,也一定有其艰难。真正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定能(也必须)辩证地面对、审视教育的这些与生俱来的属性,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而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也恰恰在上述关系的妥善处理中才得以实现与彰显。
教育太过讲究科学性,或许会陷入某种固化、胶着的状态;教育太过追求艺术性,或许又会走向虚幻的理想主义,一旦面临一定的现实问题就可能无计可施。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性和艺术性处于教育方式方法之“轴”的两端,我们要努力做到的是,“执两用中”“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渐渐形成和把握了一些教育的“工艺”。所谓“工”,强调其规律性、可复制性;所谓“艺”,强调其个体特质、个性色彩。有人说:“工艺的原则,是技术上的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借用这个观点,我们说,教育“工艺”所要达成的就是既要实现“技术上的先进”,无限接近艺术性;又要实现“经济上的合理”,充分凸显高效性。有了这两点,我们的工作既有章可循,也行之有效,还富有情趣。比起总结日常的教育经验,比起宣扬卓越的教育艺术,有一件事也许更重要,即在上述“工艺”意义的层面上和语境下,发现和推出更多优秀教师、名师的教育“工艺”,使之成为广大教师可以共享的“红利”。
以往,谈论教育,也有人提及“工艺”一词,还有所谓“教育工艺学”,但都与我在上文所说的介乎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高于一般经验而不断趋向智慧境界的特定概念之意涵不同,它们指向教育技术、装备条件下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说,后者更是“物性”的,而前者则更显“人性”,是人性化的教育方法、人性化的德育手段。依据对李庾南老师班主任生活的研究,我以为,她的班务工作中有着丰富的“工艺”因素,特别值得研究和借鉴。而这则故事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个案例。
其一,在特定的师生共处情境中有分寸地表现出鲜明的教育态度和立场,表明不容“打折”、更不可亵渎的教育原则性。
初三学生虽说还属于广义上的“儿童”,但毕竟不是懵懂无知的“小朋友”,他们应该懂得,有些处世或处世哲学是不可以“商量”、不可以打马虎眼的。小顾的做法无疑是错误的,理应接受某种原则的审视和批评,此时班主任倘若还以温情的态度、言语、姿态去面对他,则等于放纵其错误行为,而对身受无端之辱的孙老师来说,也不公平、不公道。班主任此时必须站在原则或道义一边,必须亮明自己的态度。李老师正是这样,她没有尽情地表达乃至宣泄自我内心的气愤,当然也没有“好言劝慰”让小顾平复激动的情绪,接下来继续上课(要知道,此时课堂已经根本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学生其实也在察言观色,等待班主任态度的表达与表明。在这当口,“育人”更紧要于“教知”),她让小顾暂时离开教室,接受处理。这本身就是一种必要的惩罚,班主任应该毫不含糊地行使相应的权力与履行职责。当小顾不肯配合时,李老师则抑制住自己的情绪,说出要请家长来校谈心。而这绝不是恫吓之举,紧接着她请来了家长。总之,在这一过程中,李老师的分寸掌握得很好,既震慑了小顾,也安慰了孙老师,还给全体学生上了一堂“好课”,也为后面对小顾教育的成功铺设了必要的台阶。
其二,在“保留现场”的情境中请来了家长,晓之以理,让家长了解给孩子“貼标签”的弊端,进而和孩子共同消除不良影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高明的班主任还要善于培养“专业(化)的家长”。李老师不仅做学生的班主任,也做家长的班主任,使家校、亲师之间形成强大合力,最终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与发展。李老师极其慎用向家长“告状”的方法,但这不等于说,不可以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包括消极的一面)告知家长。今天的事情说小也很大,对家长隐瞒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任。李老师请来小顾父母,对其父看似很有水平、实则错误的观点予以认真严肃、开诚布公的批评。特别是关于孩子“个性”的问题,她看得很精准,说得很深刻。像小顾这种个性,宜从“心育”角度剖析,但如果处理不好,则可能变成道德乃至法律(如“激情犯罪”)的问题,不可小觑。这种个性其实是家长养成的,特别是父亲给其贴上“探究、创新”个性的标签,按照“标签理论”,这必然会对孩子的暴躁易怒、行为不计后果的“个性”产生推波助澜的力量。李老师的分析和批评,使孩子的父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们说,“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其实就是一种现场情境,它最能正视听、匡谬误。李老师没有让学生变动现场,并让小顾家长身临其中,这是最能触动其内心世界的,倘若不使他们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那么再好的攀谈,都难以如此有效地改变家长的想法,不变的现场中确实蕴含着丰富而灵动的教育机智。
其三,在“改变现场”的情境中,鼓励学生参与其间,有利于“软化”犯错学生的内心,使其在温馨的同学情谊中找回迷失的方向。
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是的,教师的教育(或教学)力必须是“坚强而温和”的,只有其中之一,必定会影响、扰乱教育之舟的航向。在此起事件的处理中,李老师显得较为坚强、刚性,而又于不经意间化刚为柔、以柔克刚。在让小顾和家长打扫教室,督促他自负其责、自纠其错的同时,还让同学协助他。我觉得,这完全是“形式大于内容”的,是富有象征性的教育之举:这个活儿肯定不需要花费多少气力,而让同学参与,足以表明大家向小顾伸出援手、希望他迷途知返的真心诚意。这就像在小顾一度有所硬化的心田上施以柔情的按摩,它所起到的效应再和前面旗帜鲜明、斩钉截铁的态度所产生的作用有机地糅合于一体,必定会让“问题学生”自我实现“问题解决”。“细节之处最动情”,对于李老师如此自然而然却颇具匠心的安排,我们没有理由不折服……
这些就是李老师德育“工艺”之所在。还有两点值得一提:其一,李老师班主任工作“工艺”良多,几乎每一天、每一处都能从中品出不俗的匠心;其二,教育“工艺”是一个不可就事论事的概念或命题,人们说,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的艺术,同样,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的“工艺”。对于“小顾们”,李老师是“爱彻心扉”的,即便在批评之时,甚至是在极少见到的“当头棒喝”的情形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