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江古镇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dd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鄞江镇,浙东一座历史悠久的重镇,在宁波府成立之前,曾是五百多年县府、州治的所在地。古往今来,缓缓流淌的鄞江水,哺育着宁波的民众,被人们称为宁波的发祥之地。
  


  溪流清清,古镇幽幽。一代功臣王元暐着手建立了它山堰及附属工程后,鄞江被分成数条支流,后汇聚入海。其庞大而细腻的水系,灌溉了广阔肥沃的宁绍平原,更见证了宁波府的建立、兴起及历史变迁。
  走进鄞江这个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的城镇,只见青砖灰瓦的浙东民居静立,其间又藏匿了多少久远的故事,在默默地向世人诉说着这座江南水乡的风雅和婉约啊!
  鄞江镇是鄞州区(原鄞县)的一个古镇,清末至民国,镇区人口近2万,被称为宁波城“出南门第一大镇”。鄞江镇原有一座古廊桥叫鄞江桥。鄞江镇位于属四明山区与鄞西平原的交界处,距宁波城区20余公里,是山区通往宁波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宁波、绍兴、台州三个府五六个县的商旅驻脚点和海货、山货的集散地。
  鄞江,流经宁波市区到镇海口出海,是一条通海的潮汐江河,在不同历史时期,曾被称为“奉化江”、“甬江”,因此水上交通运输业发达,舟山定海一带的海船、绍兴、上虞一带的乌篷船、百官船均可到达鄞江桥下的江埠头码头或它山堰堰下。
  


  
  风水宝地
  
  一座因水而生灵气,依山而成宝地的鄞江镇,是一个拥有1600多年悠久历史的风水宝地。
  东晋隆安五年(即公元401年),戍守句章的大将刘裕(后为南朝宋武帝)决定迁移句章县城,着令堪舆术道士择选地址。数月后,发现句章县境内有一处风水宝地,按四明山峰脉走势,以龙鹳为脉络,依狮凤为屏障(鄞江桥东面的狮子山和凤凰山),采龟蛇为灵气(光溪村的乌龟山和悬慈村的蛇山,龟证长寿,蛇呈龙像),点官塘池为晶珠。于是便在这个被叫作鄞江的地方,土名“古城畈”一带建城,当为鄞江镇为县治之始。
  近年来,鄞江镇的文物保护工作者陈思光先生,根据几十年来对鄞江的研究,发现鄞江的地理,以官塘池为太极,向八方辐射,标记分明,布局独特,是天然的八卦形状。
  看来,不管是陈思光先生的八卦研究,还是东晋时期的堪舆术,中国传统思想在这里得到汇合。滨水而居的鄞江镇,依山而栖,坐山临水,既庇佑着生灵,也使一方水土发达并得以延续、传承千年。还有鄞江西临的四明山,自古以来因呈日、月之光,被称为“四明”。天造地设的福地选址,闪烁着浙东先民的智慧之光。
  
  黄土之堇的宁波古地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东南沿海一带满目荒芜,浙东被称为“东夷之地”。地处东夷的宁波,古称“堇邑”之地。据考证:“堇”乃黄土二字之缩写,堇邑二字合称为鄞。中国文字是一个奇特的创举,这个鄞字的演化,印证了宁波古地的繁华。
  直到唐长庆元年(821年),州治才从鄞江迁至三江口(现宁波老城区),并建子城,为其后一千多年来宁波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洪武三年,洪武皇帝朱元璋下旨改明州府为宁波府,名称沿用至今,有600余年的历史。
  
  呈日月之光的鄞江古镇
  
  鄞江西临的四明山,自古以来因呈日、月之光,被称为“四明”。
  在鄞江镇上的鄞江段上建筑的它山堰水利工程,赋予了鄞江镇这座县城一个美号一四明首镇。鄞江镇上残存的石拱桥许家桥上,还醒目的镌刻着这四个大字山。
  


  根据鄞江地区老一辈人的传说,在“四名首镇”四个字中,“镇”字是指镇压、降服的意思,“四明首镇”实际上是指四明地区第一道镇压妖怪的关口。“妖怪”则是那兴风作浪危害百姓生命财产的江水!它山堰镇住了江水蛟龙,不能干坏事了,所以它山堰是镇妖服怪的宝器,鄞江之地,顺理成章地成了“四明首镇”。
  纵览鄞江流域的历史,不难发现,宁绍地区四通八达的河网,与海直接相联,海潮溯河而上,各大河道的沿岸民众皆受到海潮的影响,灌溉、饮用水源的缺乏,使当政者极为关注,民众也将此当作一大危害。唐时,当它山堰及附属的水利工程修建后,鄞江镇成了阻止海潮的关口,自然也就成了鄞州民众心目中的镇怪之钥。
  
  旧时府邸今安在
  
  岁月流逝,往昔已成历史,古代鄞江镇上的明州府、鄞县府,其“衙门”位置究竟在哪里?成为了学者们寻找的历史之谜。
  有一个较为认可的版本是:在今天的鄞江镇洪水湾以东到啤酒厂之间,曾经有过县治、州府的辉煌岁月,是州府、县治的所在地。这是一块面积约二三百亩的土地,在鄞江这个半山区的镇里,是一个比较空旷的地方。多少年来,古老的宁波话都将该地俗称为“古城畈”。
  1958年,该地曾掘出唐代的砖瓦石料。故很多专家都认定,古城畈是州、县“衙门”的所在地,商业区的重心就在鄞江南岸悬慈(县市),“县市”即县城的集市区。
  唐朝中期,原明州城基本已废弃。到元朝末年,明州府属的鄞江镇,街市、村集又逐渐南移。至明朝中叶,基本上形成了以水中村为轴心的市集街景,光溪街及悬慈街为两翼的对称形集镇,直至现在的街市格局。
  随着州府、县治的迁移,至宁波府的形成、兴旺繁荣,辉煌的鄞江由前台走向了历史舞台的幕后。而等待它的,是千年的一轮回,历史在这里将再次重新焕发出新颜!
其他文献
1919年,持续了5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战败告终,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在接受了凡尔赛条约之后,进入了魏玛共和国时期。和约让德国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加之战后德国各届政府软弱无能,国内物资匮乏,通货膨胀严重,民众对现状极为不满,一时间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及极左、极右思潮风起云涌,各种政党有如同雨后春笋。而德国内部希望重建军事力量的呼声也在日益增强。  1924年,在对德国监管了5年之后,协约国方放松
期刊
没有德国人的骑兵军队    德国的其他几个盟国也派部队到东线去援助德军,有的也派去了骑兵部队。以下就是在当地成立的骑兵部队的简单情况: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派出的骑兵部队是这些国家中数量最多的,包括6个骑兵旅,这6个旅在1942年3月扩编为骑兵师,每个师于1944年3月增加了一个团的编制,成为4团制骑兵师。罗马尼亚的骑兵部队分为两种:龙骑兵(Rosiori)和轻骑兵(Calarasi)。19
期刊
作为“红帮裁缝”发源地之一的鄞州区,一座现代化的服装博物馆将崛起于下应街道湾底村,新的宁波服装博物馆系屋顶呈“人”字形的两层建筑,建筑面积将达到3000多平方米。馆内将设中国近代服饰史馆、宁波红帮裁缝史馆、宁波当代服装馆、少数民族服饰博物馆、国际交流馆等服装博物馆,布陈了从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纺织原始服装楔入主题,陈示了从先秦到两汉,历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的服饰演变在以史为序的同时,又遴选
期刊
紫林坊将陈列各类按照明清工艺制造的名木家具、古玩文具,将其布置成一座明清家具艺术馆。其大多数展品都是由“叩之有金玉之声”的名贵紫檀木制作而成。除了紫檀木之外,参观者还可以看到红檀木,沉香木、鸡翅木、黄花梨、乌木、黑桃木等各种名贵木料。通过开办紫林坊艺术馆,将以宁波为代表的浙江木雕文化发扬光大。
期刊
2007年底的秋季拍卖,油画尤其是当代艺术部分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截至2007年12月17日的数据显示,在北京地区展开秋拍的八家大型拍卖公司包括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匡时国际等,总成交额达35.61亿,其中油画部分达9.9亿,占艺术品拍卖市场整体份额的27.8%。而在北京保利的拍卖现场,人们发现对当代艺术的关注情绪更加高涨,15个特色专场总成交额为8.6亿,其中和当代艺术相关的专场就有四个,并以3.
期刊
博物馆与城市旅游文化    博物馆与城市文化的关系还体现在与方兴未艾的城市旅游业的配合上。城市旅游的号召力不仅源于资源的比较优势,还来源于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城市旅游固然与城市建设的硬件有关,但真正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还是城市文化本身。作为旅游资源的城市文化是需要被研究,被整合和被提炼的。  博物馆在这方面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它通过自己对作为城市文化物证的积累,并将其转化为具有良好视觉审美和易理解的
期刊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曾经说过:雕塑是最适合表现神的古典造型艺术。如是,在中国历代雕塑艺术中,绝大多数作品是以神、伟人和英雄为主题的,而表现一般题材的作品占的比例较小。特别是印度佛教传人中国后,佛教艺术极大地刺激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以表现诸佛、菩萨、罗汉、护法神为题材的佛教造像蔚然成风。  东汉晚期只是在墓葬中的墓门或随葬明器中有少量佛教图像,目的是祈祷冥福,尚未发现有独立的佛教造像。从南
期刊
一沙一世界,一水一天堂。  在它山,一块浪漫之地,  潜心等待佛雕之城的再一次静静浮现,  为心灵建造一个托管中心,  为它山献上一串久寻了的石中之玉。  任何一种形式的建造,都要历经千辛万苦,而任何一种形式的毁灭,却只在瞬间!  历史大抵如此,无论以前人类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文明,都无一例外地将被历史所湮没。人类不断地创造着文明,文明却无法永生,这是造物主永恒的规律。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去寻找这些文
期刊
尽管已经遭受了斯大林格勒的惨败,但是门43年的希特勒仍坚信他可以像苏德战争开始时那样再次给苏联军队以毁灭性的打击。可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世界战争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库尔斯克会战,带给德国的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并让其从此丢失了战争主动权。    库尔斯克防御战    在1943年7月,德国军队发动了后来被证实是东线最大规模的坦克进攻战役之一,进攻的矛头指向库尔斯克突出部。虽然德军在斯
期刊
鄞江,这支它山之水,蜿蜒曲折,浩浩荡荡,既灌溉了广阔肥沃的宁绍:平原,又是宁波城的生命之源,这条古老的河流,对鄞县、宁渡地区来说,鄞江就是一条母亲河。  在浙东,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自四明山而来,贯穿了整个宁绍平原,最终汇入大海。这就是浙东著名的鄞江,一条有着历史厚重感的河流。    “水”,是中国文字中的象形字,它的本义是指水流。对于创造中国文字的先民而言,“水”首先是弯曲的流水,是他们生活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