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甲状腺超声检查的普及,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明显增高,甲状腺手术量也随之增多.但是由于甲状腺手术术中冰冻病理误诊、漏诊及手术切除范围不当、术后残余腺体肿瘤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原因,有些患者术后仍需行二次手术[1].与初次手术相比,二次手术由于组织疤痕、纤维化破坏了颈部正常解剖结构和组织平面,可能会导致甲状腺术后并发症风险和甲状旁腺损伤风险增大[2-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二次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可能影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机 构】
:
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外科,杭州 31001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甲状腺超声检查的普及,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明显增高,甲状腺手术量也随之增多.但是由于甲状腺手术术中冰冻病理误诊、漏诊及手术切除范围不当、术后残余腺体肿瘤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原因,有些患者术后仍需行二次手术[1].与初次手术相比,二次手术由于组织疤痕、纤维化破坏了颈部正常解剖结构和组织平面,可能会导致甲状腺术后并发症风险和甲状旁腺损伤风险增大[2-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二次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可能影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乳腺癌是当前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研究发现,免疫抑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肿瘤细胞利用免疫检查点对免疫反应的负调节作用来实现免疫逃逸,靶向免疫检查点的免疫疗法是继传统肿瘤治疗策略之后又一重要的抗肿瘤治疗手段.目前,关于乳腺癌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结论各异,乳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效果评估也不尽相同.本文就免疫检查点概况、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现状以及乳腺癌相关免疫检查点的研究与治疗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 观察改良式间接粘接法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徐州市口腔医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180例,其中90例患者采用改良式间接粘接法将托槽固定在牙面上,为观察组;另90例患者采用直接粘接法将托槽固定在牙面上,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正畸治疗5个月后的效果、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下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磨牙位移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受限、生理疼痛
慢性咳嗽是指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8周,胸部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者.导致慢性咳嗽的病因繁多,最常见的有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和变应性咳嗽(allergic cough,AC)[1].研究表明,CVA约占
不孕症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全球发病率10%~15%[1].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是其中最常见类型,所占比例高达25%~40%[2].现代医学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多采用枸橼酸氯米芬、来曲唑、尿促性素、绒促性素等药物来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但存在“高排低孕”现象,易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不良反应[3].该病归属中医“月经后期”“闭经”等范畴.丁彩飞教授是浙江省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30余年,学识丰厚,擅长中西结合、针药合用治疗各种类型不孕症,尤其对针刺联合中药治疗排卵障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清肺饮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物质基础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TCMSP检索清肺饮中麻黄、葛根、苦杏仁、知母、甘草、僵蚕、石膏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搜索关于哮喘疾病的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运用Cytoscape 3.7.1构建药材-化合物-靶点网络,将交集靶点输入到String数据库进行分析,构建核心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互作网络,并通过DAVID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