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三进工作法;金石榴·教师讲坛;全纳课堂;三化主题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D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9-0047-02
泰州市海陵学校创建于2010年6月,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建校五年来,学校围绕海陵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不仅承担施教区的教育教学任务,而且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全区中小学起到示范辐射作用”的要求,开拓创新,致力于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探究和实践。师生携手培植了一批校园“盆景”,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办学特色,学校也从创建初期少人问津的薄弱学校变成老百姓心中喜爱的学校。
一、“三进工作法”聚合教育正能量
一所新组建的学校如何成为家长心目中的“理想学校”?怎样才能实现“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师生幸福”的办学目标?建校初期,海陵学校就确立“打开校门办学校”的理念,从传统的家校互访人手,建立并实施“校长进社区、教师进家庭、家长进学校”三进工作法。
“校长进社区”,拓宽教育服务领域,诚心诚意地与社区、学生家长沟通,真心实意地听取他们的意见,与社区结成合作伙伴,开发、整合社区的教育资源,使社区干部成为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学校多次与社区联办“我与文明同行”征文比赛、亲子运动会、“社区是我家”文艺汇演、少儿书画展、垂钓比赛等活动,开办了下午“四点半课堂”,丰富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进家庭”,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成长环境及家教方式,像医生那样与学生家长就孩子成长中的困惑进行“一对一”的“会诊”。学校倡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每学期至少走访50%的学生家庭,每学期结束前,学校都会组织一次学生家庭“大走访”活动。
“家长进学校”,旨在打造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让家长体验学校生活,参与学校管理。学校举行的重大活动,如集体人队仪式、校田径运动会等,家长都可以参加观摩。“教学开放日”,家长可以走进课堂听课,课后一同参加评课,谈感受,提建议。每学期组织家长参加家庭教育知识培训,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发展。学校的家长委员会享有与学校处室同等的责权,学校的重要决策、重大活动,及时在家长委员会通报,倾听家长委员的意见,请他们献计献策,并进行监督。对家长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学校全部采纳并落实。
二、“金石榴·教师讲坛”放大立体效应
海陵学校的教师来自海陵区十多所学校,如何统一教师的思想认识,营造和谐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氛围?我校采用“金石榴·教师讲坛”的形式,引领教师前行。结合校情和阶段性的重点工作,学校拟定了每期“金石榴·教师讲坛”的研讨主题,如队伍建设、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党群团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校安管理等。每期讲坛开讲前,参加演讲交流的教师都要结合本职工作、专业成长以及教科研实践中的成果和见地,进行梳理和反思。在演讲交流中,老师们各抒己见,很多的见解和感悟,朴实而饱含真情,富有哲理。每期讲坛开讲,总有三五位老师登台演讲,百余名教师参与共享。深切的体会、成功的举措、宝贵的经验,让演讲者释放激情,传递正能量,也给参与者深深的启迪,真正实现了凝聚共识,开启智慧。每期讲坛学校都邀请特级教师、教育专家进行点评,对老师们的演讲内容进行评析,为老师们点赞,激励演讲者不断探究前行,加快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专家还围绕讲坛主题进行深度指导,提出希望和目标。近几年来,学校有数十位老师先后走上讲坛演讲交流,有十多位嘉宾为之点评指导,形成了“研讨、启智、培训”的立体效应。
三、“全纳课堂”推进教改新常态
海陵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的理念,以省级课题“全纳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为抓手,加强教学策略研究,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全纳课堂”侧重以“自主学习一交流释疑一训练反馈一拓展提高”为基本流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探究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在“全纳课堂”实施过程中,学校从起始年级人手,坚持质量跟踪分析,把握学情,针对“四生”因材施教。引导教师对“优等生”精心“治拐”——针对薄弱学科予以点拨和辅导,促其全面提高;对“中等生”强化目标——帮助树立自信心,夯实基础,促其各科成绩逐步提升;对“学困生”重点关注——实施“一对一”的帮扶,循序渐进,促其学习成绩不停步;对“问题学生”全面关怀——走进他们的心灵,稳定情绪,勉励他们做合格的中小学生。为让同学们“学得好考得好”,学校在初中部试行“四会”制度,即按年级召开质量分析会,围绕中考召开复习研讨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年级集体班会和家长座谈会。通过“四会”,鼓舞士气,营造适度紧张的学习氛围;了解教情,落实下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通报学情,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四、“三化主题教育”培养规则意识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从2012年起,海陵学校就组织开展“心化养成教育,醇化学习习惯,优化学习方法”“三化”主题教育活动,拟定了《泰州市海陵学校“三化”教育日常行为规范(试行)》。以“心化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法规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醇化学习习惯”指导学生了解学习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以“优化学习方法”启发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重思维训练,培养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把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八礼四仪教育、规则教育、科技创新教育融入“三化”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多层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受益。通过开辟“优化学习方法”主题论坛,举行“三化”主题教育汇报会,组织“争做新时代的小雷锋”“做文明中学生”主题观摩班会,评选“学习之星”等多种活动形式,营造“三化”主题教育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D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9-0047-02
泰州市海陵学校创建于2010年6月,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建校五年来,学校围绕海陵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不仅承担施教区的教育教学任务,而且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全区中小学起到示范辐射作用”的要求,开拓创新,致力于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探究和实践。师生携手培植了一批校园“盆景”,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办学特色,学校也从创建初期少人问津的薄弱学校变成老百姓心中喜爱的学校。
一、“三进工作法”聚合教育正能量
一所新组建的学校如何成为家长心目中的“理想学校”?怎样才能实现“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师生幸福”的办学目标?建校初期,海陵学校就确立“打开校门办学校”的理念,从传统的家校互访人手,建立并实施“校长进社区、教师进家庭、家长进学校”三进工作法。
“校长进社区”,拓宽教育服务领域,诚心诚意地与社区、学生家长沟通,真心实意地听取他们的意见,与社区结成合作伙伴,开发、整合社区的教育资源,使社区干部成为学校管理的参与者。学校多次与社区联办“我与文明同行”征文比赛、亲子运动会、“社区是我家”文艺汇演、少儿书画展、垂钓比赛等活动,开办了下午“四点半课堂”,丰富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进家庭”,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成长环境及家教方式,像医生那样与学生家长就孩子成长中的困惑进行“一对一”的“会诊”。学校倡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每学期至少走访50%的学生家庭,每学期结束前,学校都会组织一次学生家庭“大走访”活动。
“家长进学校”,旨在打造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让家长体验学校生活,参与学校管理。学校举行的重大活动,如集体人队仪式、校田径运动会等,家长都可以参加观摩。“教学开放日”,家长可以走进课堂听课,课后一同参加评课,谈感受,提建议。每学期组织家长参加家庭教育知识培训,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发展。学校的家长委员会享有与学校处室同等的责权,学校的重要决策、重大活动,及时在家长委员会通报,倾听家长委员的意见,请他们献计献策,并进行监督。对家长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学校全部采纳并落实。
二、“金石榴·教师讲坛”放大立体效应
海陵学校的教师来自海陵区十多所学校,如何统一教师的思想认识,营造和谐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氛围?我校采用“金石榴·教师讲坛”的形式,引领教师前行。结合校情和阶段性的重点工作,学校拟定了每期“金石榴·教师讲坛”的研讨主题,如队伍建设、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党群团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校安管理等。每期讲坛开讲前,参加演讲交流的教师都要结合本职工作、专业成长以及教科研实践中的成果和见地,进行梳理和反思。在演讲交流中,老师们各抒己见,很多的见解和感悟,朴实而饱含真情,富有哲理。每期讲坛开讲,总有三五位老师登台演讲,百余名教师参与共享。深切的体会、成功的举措、宝贵的经验,让演讲者释放激情,传递正能量,也给参与者深深的启迪,真正实现了凝聚共识,开启智慧。每期讲坛学校都邀请特级教师、教育专家进行点评,对老师们的演讲内容进行评析,为老师们点赞,激励演讲者不断探究前行,加快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专家还围绕讲坛主题进行深度指导,提出希望和目标。近几年来,学校有数十位老师先后走上讲坛演讲交流,有十多位嘉宾为之点评指导,形成了“研讨、启智、培训”的立体效应。
三、“全纳课堂”推进教改新常态
海陵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的理念,以省级课题“全纳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为抓手,加强教学策略研究,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全纳课堂”侧重以“自主学习一交流释疑一训练反馈一拓展提高”为基本流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探究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在“全纳课堂”实施过程中,学校从起始年级人手,坚持质量跟踪分析,把握学情,针对“四生”因材施教。引导教师对“优等生”精心“治拐”——针对薄弱学科予以点拨和辅导,促其全面提高;对“中等生”强化目标——帮助树立自信心,夯实基础,促其各科成绩逐步提升;对“学困生”重点关注——实施“一对一”的帮扶,循序渐进,促其学习成绩不停步;对“问题学生”全面关怀——走进他们的心灵,稳定情绪,勉励他们做合格的中小学生。为让同学们“学得好考得好”,学校在初中部试行“四会”制度,即按年级召开质量分析会,围绕中考召开复习研讨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年级集体班会和家长座谈会。通过“四会”,鼓舞士气,营造适度紧张的学习氛围;了解教情,落实下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通报学情,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四、“三化主题教育”培养规则意识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从2012年起,海陵学校就组织开展“心化养成教育,醇化学习习惯,优化学习方法”“三化”主题教育活动,拟定了《泰州市海陵学校“三化”教育日常行为规范(试行)》。以“心化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法规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醇化学习习惯”指导学生了解学习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以“优化学习方法”启发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重思维训练,培养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把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八礼四仪教育、规则教育、科技创新教育融入“三化”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多层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受益。通过开辟“优化学习方法”主题论坛,举行“三化”主题教育汇报会,组织“争做新时代的小雷锋”“做文明中学生”主题观摩班会,评选“学习之星”等多种活动形式,营造“三化”主题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