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數学作为一种科学语言,也是人类用于交流的工具。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正确地应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学生的在数学交流时能尽量说正确、说完整,说得合乎逻辑,说得简练幽默。所以,数学教学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和"知识移植",数学教学过程伴随着数学交流的过程,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材及教媒体的交流,学生与社会交流,以及学生的自我交流等。
有效的进行合作学习是学生参与交流的一种教学手段。所谓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力资源的新型学习方式,它能改善课堂气氛,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才能和个性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那么,如何使数学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取得最佳效益?
一、质疑问难做到及时性。合作学习不是尖子生做小老师,中下学生做听众的学习方式,而是每一个学习积极参与,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了,小组的讨论才能变得更有意义。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经过独立思考后,才能及时地提出问题,并在小组内获得帮助。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善于点拨、诱导,运用各种方式进行启发,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勇于探究的好习惯。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堂课中,学生在各自学习后,提出一些疑问,通过小组学习帮助解决问题,一年12个月中,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哪些年一年有365天,哪些年一年有366天?在这一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这一学习合作者、帮助者的角色,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下教师的主作用。
二、在合作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和同伴讨论,分享自己的构想征求别人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学习都是有意义的,他们既是老师又是学习。在小组讨论中,每一个学生都机会一展自己的才华,这种参与本身就产生了一种动力,激发学生认真听、讲、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积极吸收、记忆、理解、思考,激发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在讨论中,学生表达了思想,又促进了思维发展,久而久之,形成良性循环,产生一种内驱力,养成在实践中听、思、议的良好习惯。
三、小组的合作交流只能是一个小范围集思广益,在"组际交流"的思维碰撞下,还可冒出一些理解更到位、更有新意的答案。通过组内合作学习,每个合作小组都有了各自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开展全班汇报,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并达成共识。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时,在学生讨论之后,有的小组用剪下来、量一量的方法,有的小组用剪下来拼一拼的方法,这样一来,方法就有多种,学生可以多方位来理解、掌握这一知识。任何一种展现方式,只要是有益的、正确的,教师都应积极鼓励,同时也达到组际间的思维共享,产生1 1》2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最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认知因素获得正确、健康、和谐的发展。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矛盾中发现。"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求,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特别强烈。把问题隐藏在情景之中,会引起儿童强烈的探索需求,从而激发其学习、探究的欲望。在导入新课、揭示矛盾时需要情境设计,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设计情境,使问题不断深化,让学生不断地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矛盾之中。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先出示两道题,(36÷12,36000......0÷12000......0共45个0),让学生口算,同学们很快说出第一道题的结果是3,而对第二题的结果无法得出。于是老师先要求学生对第二题的结果进行猜测,当学生猜测的结果是3时,便提出问题:我们没有经过计算,为什么可以断定是3呢?接着让学生演算并观察以下各题并与36÷12=3进行比较。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讨论,发现了什么?
(36×2)÷(12×2)=3
(36÷3)÷(12÷3)=3
(36×10)÷(12×10)=3
(36÷4)÷(12÷4)=3
(36 8)÷(12 8)=2......4
(36÷6)÷(12÷6)=3
让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得出"商不变的性质"。在这一探索过程中,由于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一步一步地激化学生思维的矛盾冲突,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
其次: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动手操作活动,既让学生的眼、手、脑、口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使其随之展开,又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如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先让学生折一张长方形纸,画出表示1/2的部分,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折出。然后再提出"把长方形分成2等份的这条线有什么规律?"通过讨论,学生得出这条线始终都通过长方形的中心点,从而把思维推到更高的层次。
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研究性学习模式提供一个有利于人际交流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在课堂内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时,一般都离不开组内合作以及与组外人的沟通,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做数学题,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例如,教学"长方形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可让同桌的学生合作,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摆成长方体(由学生自己摆)。由于没有规定摆成什么样的长方体,因而学生摆成的长方体的形状、大小可能不一样。摆好后让学生思考:"所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摆成的长方体与它的长、宽、高有怎样的关系?"在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互相交流,可直接口述,也可以边用实物投影演示边讲解自己探究的过程。最后达成共识:"不管摆成什么样的长方形,长方形的体会总是长、宽、高的乘积。"
总之,数学交流能力是学生在自己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技能技巧过程中,对问题发表看法、讲道理、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能力。数学交流是一个接受信息、加工信息以及传递信息的复杂过程,教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交流时要认真倾听,仔细思考,在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的进行合作学习是学生参与交流的一种教学手段。所谓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力资源的新型学习方式,它能改善课堂气氛,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才能和个性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那么,如何使数学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取得最佳效益?
一、质疑问难做到及时性。合作学习不是尖子生做小老师,中下学生做听众的学习方式,而是每一个学习积极参与,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了,小组的讨论才能变得更有意义。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经过独立思考后,才能及时地提出问题,并在小组内获得帮助。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善于点拨、诱导,运用各种方式进行启发,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勇于探究的好习惯。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堂课中,学生在各自学习后,提出一些疑问,通过小组学习帮助解决问题,一年12个月中,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哪些年一年有365天,哪些年一年有366天?在这一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这一学习合作者、帮助者的角色,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下教师的主作用。
二、在合作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和同伴讨论,分享自己的构想征求别人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学习都是有意义的,他们既是老师又是学习。在小组讨论中,每一个学生都机会一展自己的才华,这种参与本身就产生了一种动力,激发学生认真听、讲、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积极吸收、记忆、理解、思考,激发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在讨论中,学生表达了思想,又促进了思维发展,久而久之,形成良性循环,产生一种内驱力,养成在实践中听、思、议的良好习惯。
三、小组的合作交流只能是一个小范围集思广益,在"组际交流"的思维碰撞下,还可冒出一些理解更到位、更有新意的答案。通过组内合作学习,每个合作小组都有了各自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开展全班汇报,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并达成共识。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时,在学生讨论之后,有的小组用剪下来、量一量的方法,有的小组用剪下来拼一拼的方法,这样一来,方法就有多种,学生可以多方位来理解、掌握这一知识。任何一种展现方式,只要是有益的、正确的,教师都应积极鼓励,同时也达到组际间的思维共享,产生1 1》2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最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认知因素获得正确、健康、和谐的发展。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矛盾中发现。"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求,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特别强烈。把问题隐藏在情景之中,会引起儿童强烈的探索需求,从而激发其学习、探究的欲望。在导入新课、揭示矛盾时需要情境设计,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设计情境,使问题不断深化,让学生不断地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矛盾之中。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先出示两道题,(36÷12,36000......0÷12000......0共45个0),让学生口算,同学们很快说出第一道题的结果是3,而对第二题的结果无法得出。于是老师先要求学生对第二题的结果进行猜测,当学生猜测的结果是3时,便提出问题:我们没有经过计算,为什么可以断定是3呢?接着让学生演算并观察以下各题并与36÷12=3进行比较。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讨论,发现了什么?
(36×2)÷(12×2)=3
(36÷3)÷(12÷3)=3
(36×10)÷(12×10)=3
(36÷4)÷(12÷4)=3
(36 8)÷(12 8)=2......4
(36÷6)÷(12÷6)=3
让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得出"商不变的性质"。在这一探索过程中,由于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一步一步地激化学生思维的矛盾冲突,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
其次: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动手操作活动,既让学生的眼、手、脑、口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使其随之展开,又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如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先让学生折一张长方形纸,画出表示1/2的部分,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折出。然后再提出"把长方形分成2等份的这条线有什么规律?"通过讨论,学生得出这条线始终都通过长方形的中心点,从而把思维推到更高的层次。
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研究性学习模式提供一个有利于人际交流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在课堂内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时,一般都离不开组内合作以及与组外人的沟通,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做数学题,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例如,教学"长方形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可让同桌的学生合作,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摆成长方体(由学生自己摆)。由于没有规定摆成什么样的长方体,因而学生摆成的长方体的形状、大小可能不一样。摆好后让学生思考:"所摆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摆成的长方体与它的长、宽、高有怎样的关系?"在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互相交流,可直接口述,也可以边用实物投影演示边讲解自己探究的过程。最后达成共识:"不管摆成什么样的长方形,长方形的体会总是长、宽、高的乘积。"
总之,数学交流能力是学生在自己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技能技巧过程中,对问题发表看法、讲道理、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能力。数学交流是一个接受信息、加工信息以及传递信息的复杂过程,教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交流时要认真倾听,仔细思考,在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