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统一考试”(单招考试)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主要针对“三校生”(中专、中职、技校的学生)来进行选拔。参加单招考试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生一样,都必须参加高考。但这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特别是在数课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虽然单招考试数学科的难度相对于普通高考降低了很多,但是仍然使得大部分参加考试的考生感到吃力。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取得佳绩呢?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学生参加高考之前,对学生采取有效的复习策略,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高考中处于不败之地。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单招考试数学科复习策略。
一、重视《考试说明》,把握复习方向
《考试说明》是指导复习和单招考试命题的主要依据。因此,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考试说明》,进行认真的研读和分析。这样才知道在单招考试中哪些知识要重点掌握,哪些知识只需要一般理解,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少走弯路。例如,在三角函数部分,《考试说明》要求只需要掌握三角中的两个基本的数学公式:sin2a +cos2a=1,tana =sina·cosa,其他公式都不做考查。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就没有必要要求学生去记住其他的三角函数公式,这样不仅能节约学生的时间,还能让学生对这两个公式进行重点的把握与训练,从而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再例如,《概率与统计初步》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和理解的,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就要重点讲解,要让学生接触到对于知识点要求应用的不同类型的题型,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这章节中的知识,在考试答题中熟练运用知识点,解题取得高分。
因此,在数学的复习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熟悉《考试说明》,将其作为指导复习数学考试的依据和准绳,准确把握各章节的重、难点及复习的方向,这样才能减少中职生复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正确认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2018年以前卷面分数为100分,从2018年开始卷面分数为150分,其中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所占分数的百分比大致为68%、11%、6%、15%。近八年来的单招考试题中,函数及其性质、数列、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初步章节分值占到83%,其余集合与充要条件不等式、指对数函数、直线与圆的方程章节分值仅占17%。但是各章节内容分值分布率没有发生变化。在数学的复习课中基础知识的掌握与梳理不能忽略,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而且考试的试题侧重于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因此,在复习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梳理数学基础知识,为考试奠定基础。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易、中、难题的占分比例控制在5:3:2左右,由此可见,打好数学基础在数学的复习课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求教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系统梳理
在中职数学新课的教学中基础知识、定理的得出主要依赖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而在数学总复习课堂的教学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梳理应该由学生自己参与进行。教师在数学复习之前,将下节课要复习、掌握的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并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从《单招考试复习指导书》中精选出相关的数学例题进行讲解,并在下次上课时交流落实知识要点,最后由教师加以点评补充。这样的数学总复习既能摆脱复习课“炒剩饭”的感觉,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复习的积极性,为更好地进行数学总复习、掌握知识、查补缺漏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习题交流课,开阔学生的眼界
学生能从数学解题中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并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在这之中,学生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数学习题之外,还会做一些课外的习题,他们可能接触到课堂以外的、好的数学练习题,或者在其中遇到一些具有难度的习题无从解决。介于以上原因,在中职数学的复习课上,每周开展一次数学习题交流课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习题交流课上,学生可以将自己遇到的一些好的数学题目拿出来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开阔学生的眼界,并且还能解决自己遇到的疑感。可以说习题课的开展,对于知识整合、消化以及巩固复习成果都是很有效果的。
(三)注重历年单招考试数学题目的训练
历年数学题目可以说是指引教师与学生进行数学复习的方向。它能告诉学生所学知识点是怎么体现在试题上的。因此在平时的数学习题训练上,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的审题效率,提高学生对数学新题型的应用能力,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数学单招试题的训练。在训练中让学生学会审题,尽量避免兜圈子走弯路,不要仓促下笔解题,力争在解题的过程中做到“快、准、稳”。从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不难发现,《数列》一章考查的无非就是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等差、等比数列之间的转换。
笔者认为数学复习大致划为三个轮次,第一轮次“基础复习”阶段,从9月开学初到次年元月中旬,基本上就是第一学期时间,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加之上、下冊内容学习已经全部结束,特别是上册章节知识时间比较长,知识遗忘比较大,因此需要较长时间复习巩固,时间分配大致上为每章节2周时间。第二轮次“专题复习”阶段,从2月中下旬到4月底,基本上就是2.5个月时间,这段时间根据《考试说明》进行比如“函数专题”、“三角专题”、“向量专题”、“立体几何专题”、“概率与统计初步专题”等复习。第三轮次“查漏补缺”阶段,就是5月份一个月时间到考试前,这段时间老师几乎不主动讲课,引导学生将大脑兴奋点调整到考试时间段内,以及适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应试技巧的讲座。
因此,在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重视《考试说明》,根据《考试说明》划分好轮次复习时间阶段,与学生一起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系统化梳理,最后利用历年单招考试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的数学基础更加扎实,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佳绩。
一、重视《考试说明》,把握复习方向
《考试说明》是指导复习和单招考试命题的主要依据。因此,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考试说明》,进行认真的研读和分析。这样才知道在单招考试中哪些知识要重点掌握,哪些知识只需要一般理解,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少走弯路。例如,在三角函数部分,《考试说明》要求只需要掌握三角中的两个基本的数学公式:sin2a +cos2a=1,tana =sina·cosa,其他公式都不做考查。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就没有必要要求学生去记住其他的三角函数公式,这样不仅能节约学生的时间,还能让学生对这两个公式进行重点的把握与训练,从而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再例如,《概率与统计初步》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和理解的,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就要重点讲解,要让学生接触到对于知识点要求应用的不同类型的题型,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这章节中的知识,在考试答题中熟练运用知识点,解题取得高分。
因此,在数学的复习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熟悉《考试说明》,将其作为指导复习数学考试的依据和准绳,准确把握各章节的重、难点及复习的方向,这样才能减少中职生复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正确认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2018年以前卷面分数为100分,从2018年开始卷面分数为150分,其中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所占分数的百分比大致为68%、11%、6%、15%。近八年来的单招考试题中,函数及其性质、数列、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初步章节分值占到83%,其余集合与充要条件不等式、指对数函数、直线与圆的方程章节分值仅占17%。但是各章节内容分值分布率没有发生变化。在数学的复习课中基础知识的掌握与梳理不能忽略,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而且考试的试题侧重于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因此,在复习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梳理数学基础知识,为考试奠定基础。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易、中、难题的占分比例控制在5:3:2左右,由此可见,打好数学基础在数学的复习课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求教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系统梳理
在中职数学新课的教学中基础知识、定理的得出主要依赖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而在数学总复习课堂的教学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梳理应该由学生自己参与进行。教师在数学复习之前,将下节课要复习、掌握的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并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从《单招考试复习指导书》中精选出相关的数学例题进行讲解,并在下次上课时交流落实知识要点,最后由教师加以点评补充。这样的数学总复习既能摆脱复习课“炒剩饭”的感觉,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复习的积极性,为更好地进行数学总复习、掌握知识、查补缺漏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习题交流课,开阔学生的眼界
学生能从数学解题中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并对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在这之中,学生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数学习题之外,还会做一些课外的习题,他们可能接触到课堂以外的、好的数学练习题,或者在其中遇到一些具有难度的习题无从解决。介于以上原因,在中职数学的复习课上,每周开展一次数学习题交流课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习题交流课上,学生可以将自己遇到的一些好的数学题目拿出来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开阔学生的眼界,并且还能解决自己遇到的疑感。可以说习题课的开展,对于知识整合、消化以及巩固复习成果都是很有效果的。
(三)注重历年单招考试数学题目的训练
历年数学题目可以说是指引教师与学生进行数学复习的方向。它能告诉学生所学知识点是怎么体现在试题上的。因此在平时的数学习题训练上,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的审题效率,提高学生对数学新题型的应用能力,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数学单招试题的训练。在训练中让学生学会审题,尽量避免兜圈子走弯路,不要仓促下笔解题,力争在解题的过程中做到“快、准、稳”。从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不难发现,《数列》一章考查的无非就是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等差、等比数列之间的转换。
笔者认为数学复习大致划为三个轮次,第一轮次“基础复习”阶段,从9月开学初到次年元月中旬,基本上就是第一学期时间,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加之上、下冊内容学习已经全部结束,特别是上册章节知识时间比较长,知识遗忘比较大,因此需要较长时间复习巩固,时间分配大致上为每章节2周时间。第二轮次“专题复习”阶段,从2月中下旬到4月底,基本上就是2.5个月时间,这段时间根据《考试说明》进行比如“函数专题”、“三角专题”、“向量专题”、“立体几何专题”、“概率与统计初步专题”等复习。第三轮次“查漏补缺”阶段,就是5月份一个月时间到考试前,这段时间老师几乎不主动讲课,引导学生将大脑兴奋点调整到考试时间段内,以及适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应试技巧的讲座。
因此,在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重视《考试说明》,根据《考试说明》划分好轮次复习时间阶段,与学生一起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系统化梳理,最后利用历年单招考试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的数学基础更加扎实,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