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州城东门里偏南的内湖中,有一座单孔石桥,小巧精致,青石雕花栏杆,桥孔近水之处,又有红石雕龙一条,头北朝南,活灵活现,故而人称金龙桥。
据传宋仁宗时,陈州大旱三年,哀鸿遍野,路有饿殍,皇帝命曹太后之弟四国舅到陈州粜米,但他大斗进,小斗出,米里掺沙,刮民膏血,敛财聚富,强占民女,百姓叫苦不迭,后來,四国舅用御授紫金锤打死饥民张老汉,其女张桂英进京告状,开封府尹包拯受理此案。包公乔装打扮,私访查寻,终于在金龙桥畔将四国舅铡为两段,血染金龙,桥边草根顿成赤色,千年不变。
从此,金龙桥就成了抑恶扬善、扶正祛邪的胜地。凡来陈州的游客,多来此桥畔流连。但据有人说,历朝历代,当官的极少来这里。
由于此地铡过四国舅,也就有了刑场之说。人们忌讳血光,因而这地方住户极少,除去陈白脖儿家,还有一户姓王的。
王家历代以捏泥人为生。陈州泥人、泥狗闻名天下,素有“活化石”之誉,王家泥人自然也算内中一绝。说起王家泥人,种类并不多,几代人只捏四个人,而且全是从戏剧《下陈州》中演绎而出:包公驴扒王八、张桂英拦轿喊冤、老包怒铡四国舅……每个造型,可谓《下陈州》中一场折子戏。来金龙桥的人,在桥上眺望万亩城湖,看看红根草,摸摸红石龙,接下来便到王家,买上几个泥人,算是此行的留念。
做泥人要用胶泥,运胶泥多去城东三里常刘庄和金庄一带。那里的胶泥细腻,经晒不裂又抓色。王家人买来胶泥后,开始扳泥、捏坯、晾坯,干了着色。晾坯要瞅好天气。晾坯的时候,满院子都是泥人。晾干了,装进茓子里,等天阴下雨,再着色。
因而,王家有着“一茓泥人一茓粮”之说。凭泥吃饭,自然也就特别讲究做工。
王家这一代的主人叫王二,年近五十,膝下有一双儿女,阖家四口人都会捏泥人。王家捏泥人全凭捏,历来不用固定的模子。“造型”在心,一会儿便捏了出来。由于是即兴创作,王家泥人的面目从不千篇一律。而是各有千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赶得巧,还能捏出传世之作。贵在“赶巧”。因为真正的艺术品诞生都有很大的偶然、必然和随意性。就王家四口人相比,自然要数王二的手艺最为绝,每每捏出好的,他总是舍不得出售,小心地放在内室的木架上,让它阴干后再认真着色。几代相传下来,内室的木架上便放满了精品,众多的精品摆放在一起,就透出一种气势,王二把这些精品当作儿女们的“教科书”,没事儿就让他们观赏、琢磨,达到潜移默化之效果。
这一年,陈州城来了一位传教士。传教士是位洋人,蓝眼睛黄头发,但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他到陈州不久,便听说了王家泥人,一日,他借观赏金龙桥之名,到了王家,说是要购买几套泥人。王二很热情,拿出一套,让传教士观赏。那洋人对东方民间艺术像是极感兴趣,爱不释手,掏出银钱,买下王二拿出的几套后,又问道:“我想买你们祖上传下来的精品,卖不卖?”王二摇头。那传教士说:“能否让我一饱眼福?”王二说可以。王二说完便领那洋人到了内室,拉开了挡架子的破布帘儿,那洋人见到木架上的精品,惊诧得张大了嘴巴。他轻轻拿起一件明朝初年的珍品,抚摸久久,最后央求王二全部卖给他。
王二庄重地摇摇头,说:“这是传家之宝,饿死也不卖的!”
“我掏大价钱!”传教士双目放出了绿光,说,“可以让你发财的!”
王二笑笑,说:“你就是给我一座金山,我也决不会卖的!弄这玩意儿,并不是为发财!”
“为什么?”传教士不解地问。
“一是为糊口,二是为技痒──技痒,你懂吗?一天不捏泥人,我手要发痒的!卖了这些,我就没了神!人没神是活不下去的!”王二说得很骄傲。
那洋人却显得很颓丧,贪婪地望了望那些东方瑰宝,恋恋不舍地走了。
几天以后的一个深夜,一股土匪从湖上而来,包围了王家,绑了王家大小。但匪首东找西寻,却不见了泥人精品,匪首大惊,问王二道:“你家祖传泥人哪里去了?”王二冷笑道:“就在这屋里!”土匪们又寻一遍,仍不见。匪首发怒道:“你不说我就杀了你!”王二笑笑说:“杀了我你更得不到!不过,你只要告诉我是谁雇你们来的,我就对你说!”匪首迟疑一下,说了。王二骂了一句那洋教士,对匪首说:“我把它们全与所卖泥人掺在一起,有眼力就自己挑去!”土匪们自然没眼力,挑来拣去大同小异,又见天色渐明,便带走了王二的独生子,命王二天明交出真货,否则,王家独根儿就血染城湖。
万般无奈,王二只得给土匪们送去了祖传泥人。儿子从城湖里回来后,很是抱怨父亲,王二却很高兴,拍了拍儿子的肩头,深情地说:“能和泥人同生死共患难,说明王家的真传你已学到手了!”
当下,王二寻到那传教士,说:“泥人我愿意卖了。”
洋教士颇感惊讶,不解地问:“听说你家祖传泥人被强盗抢走了,你还卖什么?”
“那是赝品!”王二笑了笑,诡秘地说,“实不相瞒,我知道真品早晚也保不住,不如换几个钱花!你到底要不要?”
洋教士疑惑地望着王二,思量了好一会儿,最后答应明天看货。当天夜里,洋教士派人给土匪送信说:“白给了你们银钱,弄了一堆假货色!”
土匪们大骂洋人挑剔,把泥人全都倒进了湖水里。
第二天,洋教士找到王二,要求先看货后交钱。王二满口答应,领洋人到了湖边,划着一叶小舟,一直带洋人到了土匪倒泥人的地方。
那里是万亩城湖的深处,茂密的芦苇和蒲草如波涛般摇荡。水鸟的叫声铺天盖地,如云般飘起,又如云般降落。土匪倒泥人的地方是一片内湖。湖水清澈,一眼见底,鱼儿悠然摇尾,水鸭闻声扎猛。片片涟漪平静之后,无数个泥人显露出来。通过水的映衬,显得更加鲜艳夺目,栩栩如生。王二指了指水中泥人说:“喏,全在这儿!”
洋教士看到真品被毁,知道上了王二的当,顿如炸雷击顶,白了脸色,双手捧面,痛心地哭了。
王二见洋人哭得伤心,颇受感动,问道:“你是真心爱这泥人?”
洋教士面对泥人,禁不住双手捶胸,吼道:“艺术!这是艺术!我并不是拿它们赚钱花。”
王二怔了,怔得目瞪口呆,好一时,他才脱去外衣,一下跳进水里,连连捞出三套,双手递给那洋教士说:“这三套,是我送给您的!”
那洋教士接过泥人,像接过一个虚拟的梦幻,惊诧得张大了嘴巴!原来那泥人经过一天一夜的浸泡,并不像他所想的那样已变成了不能摸碰的一堆烂泥。而是完好无损,仿佛比原来还更加灿烂夺目!他仿佛是看到了一个极其美妙的童话……
选自《市井奇人》
据传宋仁宗时,陈州大旱三年,哀鸿遍野,路有饿殍,皇帝命曹太后之弟四国舅到陈州粜米,但他大斗进,小斗出,米里掺沙,刮民膏血,敛财聚富,强占民女,百姓叫苦不迭,后來,四国舅用御授紫金锤打死饥民张老汉,其女张桂英进京告状,开封府尹包拯受理此案。包公乔装打扮,私访查寻,终于在金龙桥畔将四国舅铡为两段,血染金龙,桥边草根顿成赤色,千年不变。
从此,金龙桥就成了抑恶扬善、扶正祛邪的胜地。凡来陈州的游客,多来此桥畔流连。但据有人说,历朝历代,当官的极少来这里。
由于此地铡过四国舅,也就有了刑场之说。人们忌讳血光,因而这地方住户极少,除去陈白脖儿家,还有一户姓王的。
王家历代以捏泥人为生。陈州泥人、泥狗闻名天下,素有“活化石”之誉,王家泥人自然也算内中一绝。说起王家泥人,种类并不多,几代人只捏四个人,而且全是从戏剧《下陈州》中演绎而出:包公驴扒王八、张桂英拦轿喊冤、老包怒铡四国舅……每个造型,可谓《下陈州》中一场折子戏。来金龙桥的人,在桥上眺望万亩城湖,看看红根草,摸摸红石龙,接下来便到王家,买上几个泥人,算是此行的留念。
做泥人要用胶泥,运胶泥多去城东三里常刘庄和金庄一带。那里的胶泥细腻,经晒不裂又抓色。王家人买来胶泥后,开始扳泥、捏坯、晾坯,干了着色。晾坯要瞅好天气。晾坯的时候,满院子都是泥人。晾干了,装进茓子里,等天阴下雨,再着色。
因而,王家有着“一茓泥人一茓粮”之说。凭泥吃饭,自然也就特别讲究做工。
王家这一代的主人叫王二,年近五十,膝下有一双儿女,阖家四口人都会捏泥人。王家捏泥人全凭捏,历来不用固定的模子。“造型”在心,一会儿便捏了出来。由于是即兴创作,王家泥人的面目从不千篇一律。而是各有千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赶得巧,还能捏出传世之作。贵在“赶巧”。因为真正的艺术品诞生都有很大的偶然、必然和随意性。就王家四口人相比,自然要数王二的手艺最为绝,每每捏出好的,他总是舍不得出售,小心地放在内室的木架上,让它阴干后再认真着色。几代相传下来,内室的木架上便放满了精品,众多的精品摆放在一起,就透出一种气势,王二把这些精品当作儿女们的“教科书”,没事儿就让他们观赏、琢磨,达到潜移默化之效果。
这一年,陈州城来了一位传教士。传教士是位洋人,蓝眼睛黄头发,但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他到陈州不久,便听说了王家泥人,一日,他借观赏金龙桥之名,到了王家,说是要购买几套泥人。王二很热情,拿出一套,让传教士观赏。那洋人对东方民间艺术像是极感兴趣,爱不释手,掏出银钱,买下王二拿出的几套后,又问道:“我想买你们祖上传下来的精品,卖不卖?”王二摇头。那传教士说:“能否让我一饱眼福?”王二说可以。王二说完便领那洋人到了内室,拉开了挡架子的破布帘儿,那洋人见到木架上的精品,惊诧得张大了嘴巴。他轻轻拿起一件明朝初年的珍品,抚摸久久,最后央求王二全部卖给他。
王二庄重地摇摇头,说:“这是传家之宝,饿死也不卖的!”
“我掏大价钱!”传教士双目放出了绿光,说,“可以让你发财的!”
王二笑笑,说:“你就是给我一座金山,我也决不会卖的!弄这玩意儿,并不是为发财!”
“为什么?”传教士不解地问。
“一是为糊口,二是为技痒──技痒,你懂吗?一天不捏泥人,我手要发痒的!卖了这些,我就没了神!人没神是活不下去的!”王二说得很骄傲。
那洋人却显得很颓丧,贪婪地望了望那些东方瑰宝,恋恋不舍地走了。
几天以后的一个深夜,一股土匪从湖上而来,包围了王家,绑了王家大小。但匪首东找西寻,却不见了泥人精品,匪首大惊,问王二道:“你家祖传泥人哪里去了?”王二冷笑道:“就在这屋里!”土匪们又寻一遍,仍不见。匪首发怒道:“你不说我就杀了你!”王二笑笑说:“杀了我你更得不到!不过,你只要告诉我是谁雇你们来的,我就对你说!”匪首迟疑一下,说了。王二骂了一句那洋教士,对匪首说:“我把它们全与所卖泥人掺在一起,有眼力就自己挑去!”土匪们自然没眼力,挑来拣去大同小异,又见天色渐明,便带走了王二的独生子,命王二天明交出真货,否则,王家独根儿就血染城湖。
万般无奈,王二只得给土匪们送去了祖传泥人。儿子从城湖里回来后,很是抱怨父亲,王二却很高兴,拍了拍儿子的肩头,深情地说:“能和泥人同生死共患难,说明王家的真传你已学到手了!”
当下,王二寻到那传教士,说:“泥人我愿意卖了。”
洋教士颇感惊讶,不解地问:“听说你家祖传泥人被强盗抢走了,你还卖什么?”
“那是赝品!”王二笑了笑,诡秘地说,“实不相瞒,我知道真品早晚也保不住,不如换几个钱花!你到底要不要?”
洋教士疑惑地望着王二,思量了好一会儿,最后答应明天看货。当天夜里,洋教士派人给土匪送信说:“白给了你们银钱,弄了一堆假货色!”
土匪们大骂洋人挑剔,把泥人全都倒进了湖水里。
第二天,洋教士找到王二,要求先看货后交钱。王二满口答应,领洋人到了湖边,划着一叶小舟,一直带洋人到了土匪倒泥人的地方。
那里是万亩城湖的深处,茂密的芦苇和蒲草如波涛般摇荡。水鸟的叫声铺天盖地,如云般飘起,又如云般降落。土匪倒泥人的地方是一片内湖。湖水清澈,一眼见底,鱼儿悠然摇尾,水鸭闻声扎猛。片片涟漪平静之后,无数个泥人显露出来。通过水的映衬,显得更加鲜艳夺目,栩栩如生。王二指了指水中泥人说:“喏,全在这儿!”
洋教士看到真品被毁,知道上了王二的当,顿如炸雷击顶,白了脸色,双手捧面,痛心地哭了。
王二见洋人哭得伤心,颇受感动,问道:“你是真心爱这泥人?”
洋教士面对泥人,禁不住双手捶胸,吼道:“艺术!这是艺术!我并不是拿它们赚钱花。”
王二怔了,怔得目瞪口呆,好一时,他才脱去外衣,一下跳进水里,连连捞出三套,双手递给那洋教士说:“这三套,是我送给您的!”
那洋教士接过泥人,像接过一个虚拟的梦幻,惊诧得张大了嘴巴!原来那泥人经过一天一夜的浸泡,并不像他所想的那样已变成了不能摸碰的一堆烂泥。而是完好无损,仿佛比原来还更加灿烂夺目!他仿佛是看到了一个极其美妙的童话……
选自《市井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