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批量烧伤患者急救配合及临床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mi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1.90
  摘 要 目的:探讨重度批量烧伤患者的急救配合与护理体会的总结,更好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对69例突发性批量烧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因能对其及时采取的科学、有效、规范的急救配合与护理措施,不但为急诊手术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而且有利于后期治疗和预后。结果:67例平稳度过休克期,64例重度烧伤患者抢救及时,痊愈出院,救治效果良好,抢救成功率93%,未发生任何医疗纠纷。结论:重度批量烧伤患者一般都是突发性集中收治入院,患者通常伤情重并且合并症多,因此处理难度大,如果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以及科学的护理,抢救成功率和生存率将大大提高,并且可以降低患者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重度 批量烧伤 急救 护理
  批量烧伤患者一般都是突发性集中收治入院,患者通常伤情重并且合并症多,因此处理难度大,医院治疗护理工作短时间内就会处于急剧超负荷状态,需启动医院内优秀护理人力资源库给予支援。对从事烧伤的专业人员要求很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1]。患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和科学护理是降低患者致残率及提高抢救患者成功率的关键。现将我院针对重度批量烧伤患者开展的急救配合及护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以来收治重度批量收治烧伤患者69例,男39例,女30例;年龄8个月~66岁。按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制定的烧伤程度诊断分类标准:其中特重度烧伤50例、重度烧伤19例。致伤原因:汽油烧伤、爆炸烧伤,其中合并休克69例、中度以上呼吸道烧伤42例、气管切开26例,使用呼吸机16例。
  方法:
  迅速判伤情:查看患者神志意识、脸色、瞳孔、烧伤部位面积和深度,测血氧饱和度、呼吸、血压、脉搏,询问受伤的时间性质等方法迅速判断病情,在第一时间对严重的多发伤患者做出急救前的快速准确的判断与评估,对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的受伤部位最初准确迅速的判断。原则上将有呼吸道阻塞或其它需要紧急处理(如大出血、昏迷、严重中毒等)的伤员分出,注意有无吸入性损伤、复合伤或中毒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①立即给予平卧位,吸氧,对意识模糊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开放气道,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咽分泌物,对呼吸困难者,使用简易呼吸气囊辅,呼吸道保持有效通气。②有效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及脱落的坏死黏膜。③正确吸痰,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由于烧伤和吸入性损伤直接损伤皮肤和呼吸道天然屏障,肠黏膜缺血缺氧,使其碳酸氢盐屏障“解剖屏障”等均受损,易发生全身的感染[2]。每次吸痰时更换无菌吸痰管,气管切开患者吸痰做到“一次一管一镊子”,防止出现肺部感,口鼻及气道吸引物品分开放置。定时翻身拍背及吸痰。④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进行护理时必须使用专用的气管切开护理盘,患者所用物品需要每天消毒,并且要及时的更换;及时更换气管垫以保持清洁干燥。为了防止内套管内结痂儿导致呼吸道阻塞,每6小时需要进行1次清洁灭菌;及时观察套管上系带的固定情况,随时根据颈部水肿的程度调节松紧以防系带的滑脱;每4~6小时气囊放气1次。气管切开部位如在烧伤创面上,渗液较多,敷料易污染,可采用美皮康银,防止局部感染,每天更换1次。⑤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护理:对于严重吸入性损伤的患者,需要严密观察缺氧症状,即使已经进行了气管切开也用该随时观察患者是否发生紫绀、心律不齐及烦躁不安、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出现以上的缺氧症状是需请示医生,必要时采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患者血容量,是严重烧伤休克抢救的关键之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液体准确输入。原则上建立两条以上有效的静脉通道,立即建立外周静脉通道,一般取16~18留置针,选择肘正中、颈内或前臂静脉,并配合医生建立深静脉置管。输液原则为先盐后糖,先晶后胶,交替输入。①大面积烧伤患者残存的正常皮肤部位较少及休克期静脉充盈不良,采取深静脉置管,有的不得不进行创面置管。休克期患者需要行深静脉置管以监测中心静脉压。应妥善固定输液管,防止因受压、扭曲或脱出而影响补液。②合理安排补液种类和补液量,应根据体重、烧伤面积计算患者输液量;第1个24小时按照每1kg体重每1%烧伤面积1.8~2.0ml补充电解质和胶体总量,伤后3小时补液量应为全天的30%,8小时适宜补充约60%;对于入院时已处于严重休克状态的患者,应采用延迟复苏公式进行补液,即在2小时内补入全天总量的30%;输液时应遵循先晶后胶,先盐后糖的原则进行交替输入。③强调个体化补液:补液过程中尽量避免补液量不足或单位时间内输液量超负荷,不利于纠正患者休克;输液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尿量及中心静脉压,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使用输液泵能准确控制输液滴速,使液体均匀快速地进入体内,成人尿量维持在80~100ml/小时,心率100~110次/分左右,儿童尿量维持在每1kg体重1ml/小时,心率130~140次/分左右。本组69例重度烧伤患者中,66例补液迅速、准确,平稳度过休克期。
  结 果
  本组69例重度烧伤患者,抢救成功率93%,其中2例患者休克期死亡,3例患者死于后期多脏器功能的衰竭,其余64例患者均治愈。在对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的过程中,通过给予及时合理的补液以及准确监护,并无1例患者发生创面交叉感染,使67例患者均平稳的度过了休克期,42例中度吸入性损伤(其中26例行气管切开)患者未发生呼吸衰竭并发症。
  讨 论
  批量烧伤患者具有突发性、伤情重、合并症多、收治集中、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因此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足够的专业化人力资源储备[3]。尤其是在烧伤早期休克期阶段,更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到抢救工作中,并且需要大量的物力支持,必要时还需要医院启动优秀护理人力资源库给予支援,并合理进行人员的置配,保证抢救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为了给患者在休克期的成功抢救赢得宝贵时间,应该顺序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并且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抢救工作能够紧张有序、忙而不乱、有章可循的进行,避免抢救过程中出现混乱局面。同时应有效急救,科学护理,是提高抢救患者成功率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烧伤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卜平元,安如俊,郑乐知.汽车内爆炸烧伤的救护[J].当代护士(中旬刊),2008,(4):80-81.
  2 葛宝丰,刹海宁,张功林.现代创伤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13-216.
  3 殷理嘉,黄健成.突发事件批量伤员手术救治程序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4,4(8):59-60.
其他文献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为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本文通过预先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静脉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现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患者,男,9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20余年加重1周”于2011年3月16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问答切题,半卧位,慢性病面容,口唇紫绀,颈静脉充盈,桶状胸,两肺可广泛闻及哮鸣音,两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HR 108次/分,心音低遥,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期,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入院后予持续低流量吸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021  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全世界所关注的问题,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步入老龄阶段,全身各器官功能细胞趋于减少和萎缩,主要器官功能慢慢减退,生理功能比年轻人下降50%,肌肉组织相对减少,脂肪占体重的比例增加;机体的总水分,特别是细胞内液减少,体重及免疫功能逐渐降低,这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目的探讨彩超与CT增强扫描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 60例胆囊息肉手术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手术前均进行彩超及CT增强扫描。观察CT增强扫描
针对古田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山体古滑坡复活情况,通过对隧道地表情况、围岩地质、构造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了其形成原因,采取了锚固桩、锚索桩、微型锚筋桩和洞内加强支
通过电算程序,采用换算刚度法,解算等截面悬链线无铰连拱的内力影响线,对提高连拱计算的效率和精度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探讨CT检查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参照组。两组患者均行CT检查。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