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八绝,惊艳时光的中国奢侈品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z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熙熙攘攘的游客奔向天安门、故宫、后海、颐和园……,用双眼,用相机记录着这座六朝古都的时候,你可曾感受到还有一座看不见的北京城,与庄严辉煌的建筑相比,那些遗留下来的非物質文化遗产正温情脉脉的散落在京城的各个角落,等着你用敏感的心灵去寻觅,这其中就有“燕京八绝”。它们像这座城市的基因,牵连着岁月更迭,荣辱兴衰,去解读它们,犹如欣赏着一副美妙的画卷,叙述着城市的记忆。
  景泰蓝
  望着那一抹动人心魄的蓝,或浓或淡,或雅致或娇艳,如海水般带给人清凉,如蓝天般让人遐想。这抹擦不去的蓝,究竟从何而来……
  景泰蓝也称“铜胎掐丝珐琅”,因其釉料颜色主要以蓝色(孔雀蓝和宝石蓝)为主,又因其最初兴盛于明景泰年间,故称为景泰蓝。它古朴典雅,精美华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被称为国宝“京”粹。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景泰蓝工序极其繁复、色彩富丽奢华,600年来一直为皇家御用,不曾走出过皇宫。直到近现代以来,景泰蓝这一宫廷绝技才走进民间,从而成为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这还要归结为传奇女子林徽因与“景泰蓝”的一段生死奇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北京市珐琅厂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五位景泰蓝大师:张同禄、戴嘉林、米振雄、霍铁辉、钟连盛
  京派玉雕
  北京玉雕从王爷们的指尖滑落到京城百姓家中经历了数百年的光阴。经历了历史更迭的烽烟后,它承载了我们民族最奢华的记忆……
  玉雕是中国特有的工艺品,自古就有体现不同琢制风格的“南玉作”和“北玉作”之分。南玉以苏州、扬州为中心,如轻清柔缓的评弹一样飘逸、儒雅、灵秀;北玉以北京为中心,如铿锵有力的京剧一般大气、浑厚、雄伟。
  北京玉器厂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摇篮,造就了如今玉雕行业中大约18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而这个数字,已经近乎占据了当下中国玉雕行业的半壁江山。
  “量料取材、因材施艺”是玉雕艺人代代相传的古训,北京玉雕发源于宫廷造办处,而当代北京玉雕正是从上世纪20年代宫廷艺人进入民间之后才出现的。因此,京派玉雕保持了恢宏、大气、庄重、严谨的宫廷风范。
  崇文门外商厦林立,国瑞城购物中心大厦仿佛一道时空门,门西边是摩肩接踵的繁华商业街,东侧则安静许多,未拆迁的平房、街坊老头老太,隐约着老北京旧貌。沿着国瑞城北边的小道一直走,一栋白色的小楼就是中国牙雕艺术的聚集地——北京象牙雕刻厂。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象牙雕刻厂是目前北京唯一一家依然拥有牙雕制品生产和销售权的单位。
  推门进去,是一个百十平米的厂房,与其说是厂子,不如说是作坊更合适,七八个师傅正在操作台上专心地忙活。上百吨的天然象牙,就藏在百十平米的“作坊”里,经过老师傅们的妙手,就成了国宝。这里的国宝牛到何种地步?别的不提,单是它们当年为国家赚的外汇,就顶半个首钢。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史称“破冰之旅”。当时尼克松为毛泽东带来的礼物是“阿波罗”号登月后在月球上捡回的石头。而主席回赠的就是牙雕厂生产的“嫦娥奔月”。敢情主席是摆“老资格”:你们美国人引以为豪的登月活动,早在中国古代就已被嫦娥仙子完成啦!传为一段有趣的佳话。
  牙雕工艺要经过凿、铲、开脸、磨、彩熏等五道工序。凿,就是开坯成形;铲,即精细加工;开脸,是做人物面部细致表情;磨,作精细的抛光;彩熏,根据不同的要求,对作品进行染色处理,或熏制成仿古产品。雕刻手法主要运用深浅浮雕、镂空雕和立体圆雕。
  我国于1980年加入了《濒危野生动物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而该公约于1989年规定,从1990年起,在世界范围内全面禁止象牙贸易。这使得被称为北京工艺美术“四大名旦”之一的牙雕艺术“无米下锅”。
  北京牙雕现在部分雕刻技艺已经失传,仅余的几位牙雕大师年龄均在50岁以上,依然坚守着牙雕艺术的“老根儿”。人才的流失尤为心痛,1994年杨士俊大师故去后,他最拿手的花卉部分就从此失传,再无人能问津。如此发展下去,10年之内,北京牙雕将灭亡。
  北京牙雕工艺美术大师:李春珂、孙森、柴慈继、李万顺
  北京雕漆
  低调的奢华,源于那抹中国红里蕴藏的神秘历史与文明,曾是皇室贵族的专宠,极尽着精致、高贵、奢华的生活品质……
  雕漆工艺,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由于色彩的不同,亦有“剔红”、“剔黑”、“剔彩”、“剔犀”等名目。北京雕漆造型古朴庄重纹饰精美考究,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并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雕漆工藝是中国漆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繁复的层层髹漆工艺,使得每一件雕漆工艺品都浸透和饱含着雕漆艺人的心血和智慧。
  据明代黄成的《髹饰录》记载,这种古老的工艺发源于唐代的四川、云南一带,但是我们今天还没有见到过唐代的雕漆作品。宋代是雕漆工艺的发展时期。“剔红”和“剔犀”都已经出现。元代随着工匠的流动,由浙江嘉兴等地传入了北京。由于元代的工匠会在他们的作品的底部刻上名字,使我们确认了张成、杨茂等人的高超技艺。他们制造了大量优秀的作品,许多直到今天仍然珍藏在故宫博物院。
  一件真正的雕漆艺术品,一般耍刷上厚度15毫米左右的漆才能进行雕刻,一般来说,1毫米厚的漆要刷17遍。为了保证艺术品的品质,保证久经岁月也不开裂,每一遍刷上去的漆,都只能在室内自然阴干,不能烘干或者晒于。天气好的时候,每天最多能刷3遍漆,但有些时候只能刷一两遍。刷15毫米厚的漆,需要近百天时间,所以雕漆艺术品的生产周期一般都很长,需要6至8个月的时间。
  金漆镶嵌分为彩漆勾金、螺钿镶嵌、金银平脱以及刻灰和磨漆画等品种,以镶嵌作品最多,主要有车马、仪仗、皇家器具、屏风、牌匾、桌椅和盘盒等上千个种类。
  镶嵌工艺从材质上划分,有玉石镶嵌、彩石镶嵌、螺钿镶嵌、百宝镶嵌之分。从工艺上划分,有平嵌、矫嵌、立体镶嵌。这些工艺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综合运用。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带有浓厚“京味儿”。
  作为中国传统漆器的重要门类,金漆镶嵌已有七千年历史。据考证,其在元代就已经颇为成熟。漆艺最早出现和应用最广的是漆绘,这就自然离不开漆与颜料的结合。除了颜料之外,便是漆与金的结合。如描金、贴金、搜金、扫金、洒金、戗金等等。明代漆艺专著《髹饰录》称之为“金髹”,一名“金漆”。涵盖彩绘、雕填、刻灰等工艺皆可统称为“金漆”。“金漆”与“镶嵌”工艺的结合称之为“金漆镶嵌”。   北京金漆镶嵌用料讲究,做工精细。首先选用上好木材经烘制定型处理后制成木胎。然后披麻或裱糊布、纸,刮灰,以起到平整、加固、托漆的目的。再施以中国天然大漆或合成大漆,制成漆胎,具有不变形、不脱落、防潮防腐、耐酸耐碱、经久耐用等特点。
  花丝镶嵌
  花丝镶嵌,起源于春秋战国金银错工艺,在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尤以编织、堆垒技法见长,而且还常用点翠工艺,取得金碧辉煌的效果。“花丝”和“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
  北京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南北一条中轴线,四方对称布局严,外城内城加皇城,城城围着紫禁城。大部分人一听这个顺口溜,就会猜答案是故宫,没错。不过在北京地毯行业,它形容的是“宫毯”。
  清末至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控制力日趋衰微直至消亡,仅限“皇宫御用”的宫毯成为文物。而传承自宫廷文化、宫廷审美的宫毯织造技艺,却在民间存续下来。
  盘金丝毯多出自当年的新疆工匠之手,金镶丝缠,格外富丽堂皇,彰显皇家气派的雍容华贵。由于用料昂贵、工艺复杂,从皇宫流传下来的技艺又师传保守,民国以后便再无织造。如此珍贵又神秘的盘金丝毯,即使在专业的织毯师傅们中间,也是近乎传说的存在。
  京绣
  京绣又称宫绣,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刺绣工艺,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
  宫廷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到了辽代则步入高峰。据史料记载,辽在当时的燕京专门设立了绣院,所制的“宫廷绣”主要用来供奉宫廷给帝王、侯爵服饰之用。南宋人所著的《契丹国志》中,对京绣曾有这样的描述:“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僧居佛寺,冠于北方。锦绣组绮、精绝天下”。
  京绣中最好为针工中的“平金打籽”绣。
  元代,金银线用于宫廷绣,成为京绣中最好的针工,称为“平金打籽”绣。这种绣用真金锤箔、捻线,盘成图案或是结籽于其上,工艺复杂、材质贵重,所绣之物十分精致、贵重珍奇,足显皇家的金碧辉煌。
  明清时期开始大为兴盛,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民间高档的宫绣大都与皇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创造力的结晶。
  京绣雅洁、精细、图案秀丽,用料非常考究,其选料精当贵重,豪华富丽,不惜工本,以在丝绸上织绣为其独到之处。在京绣工艺中,是先用金银线来盘成花纹,然后用色线绣固在纺织平面上,这种绣法在中国绣品中是独一无二的,每件京绣工艺都显出皇室气派、金碧辉煌,贵重珍奇。代表性的京绣作品中,一针一线都渗透出帝王亲贵的倾天权势。
  燕京八绝上散发出来的精美与宁静的超然,是完美的中国奢侈品。那些朱红、明黄、粉紫等中国色彩, 那些鬼斧神工的技术, 以“京作”特征的宫庭艺术,开创了中华传统工艺新的顶峰。
其他文献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落实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这是因为“原罪”嫌疑是中国民营企业发
2018和2019年夏,我两赴日本九州的福岡,两度到访了那里的中国书店。  我每到日本一地,就喜欢逛那里的旧书店。东京、大阪、京都、名古屋等地的众多旧书店都曾逛过。在去福冈之前,我在网上查了当地的旧书店信息,可惜的是,福冈的文化氛围似乎稍弱,书店数量远不及东京、大阪,好在我查到了一家叫“中国书店”的,于是很高兴,谅必是专营中国书的店面,那就更难得了。  2018年夏的福冈之行,是去九州大学查资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