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道家看来,“仁”本身是不带功利目的、自然生发的亲爱之情,是人内在情感的流露,因此,对于作为自然情感之仁,老庄持赞赏的态度,但是当道德丧失的世俗社会企图将“仁”作为客观的社会责任感与治国的方略之时,道家提出了反对意见。在老庄看来,大仁者超越了世俗等差之爱,如天地一般,任万物自然而然地生长,并不以私心干预其中,因此,在体道的过程中,老庄提出了“忘仁”的主张,要世人从社会之“仁”的规范中超越出来,回归自然之仁,然而道家之“至仁”并不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治国方略,道家哲学应当站在更高层面作为价值追求、境界指向,与儒家“仁义礼智信”互黜互补,才能从中寻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理论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