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室内环境空气监测成为人们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可以让我们客观地了解自己生存的环境质量。因此,室内监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只有建立科学规范的监测方法,才能保证监测结果的有效性。下面将分析室内环境空气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室内环境空气监测水平。
关键词:室内环境空气监测;问题;对策
良好的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可以保证健康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已成为一个新兴行业。目前,我国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在管理监督、标准法规、仪器等方面存在问题。本文从我国现有的室内环境空气监测标准入手,指出了一些不足,并進一步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一.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构不明确
目前,对于室内环境空气监测的责任管理和责任监督由哪个机构进行,尚无明确规定。仅表示具有“监测资质”的机构可以进行室内环境空气检测。由于没有明确的资质条件和内容规定,缺乏监督检查机制,很多第三方检测机构随意扩大业务范围。室内环境空气监测仅用于后期处理并证明其合理性。
2、监测项目选择缺失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共有19个指标,在实际监测过程中我们往往不能将这些指标一一进行监测,最终的合格结果判断有失偏颇。在化工合成日新月异的今天,即使这19个项目都监测合格,也不一定能客观地表明室内环境空气一定满足居住生活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屋内有明显气味而监测结果都不超标。
3、监测要求有待完善
室内环境空气监测要求门窗关闭12小时以上。如果房间内安装了中央空调,则应在空调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仅此而已。事实上,释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与室内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在实际监测中可以发现,冬季的超标率远低于夏季的超标率;当屋内湿度较高时会出现测量结果。 明显的偏差。
4、监测数据失真
管理的混乱导致第三方检测机构监测结果准确性失真。一方面,由于行业竞争,导致有些检测公司出现一些欺诈手段,检测有时成为了利益链条的媒介;另一方面,检测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够,工作能力不足,监测过程容易出现一些错误,比如,小时均值至少应连续或者间隔采样45 min,往往这个采样时间无法保证。
5、监测方法不唯一
标准规范中一个监测项目往往会推荐不止一种监测方法,不同的监测方法所得出的监测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在实际工作中,仪器法和分光光度法出具的监测结果往往会不同。
6、TVOC标准不规范
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标准物质不明确和不统一。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附录E中“选择了甲醛、苯、甲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醋、十一烷作为应识别组分,其他未识别组分均以甲苯计”、而在《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167-2004)给出的4种方法中,标准物质更加偏向于以苯计。据了解,光子离子化总量直接检测法用到的TVOC检测仪,标定物质竟然为异丁烯。这些标准的不统一造成了监测结果评判不科学。
二.对策探讨
1.成立确权监督机构
缺乏确定功率的监测机制是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失真的重要原因。国家应明确室内环境空气监测的主体。在日常生活中,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人们往往认为环保部门应该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事实上,除此之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卫生部门和安全监督部门在这方面都具有约束力。 因此,当出现问题和争议时,就容易出现推诿和疏忽。
2.健全完善监测技术规范
从2004年一直到现在,国家在室内环境空气监测技术上没有及时更新完善并出台新的规范和标准方法。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国家监测标准,为室内环境空气监测提供一个更加科学的参照标准势在必行。
3.加强对监测仪器的监控
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有些监测仪器对监测结果有不一样的标准,所以应该制定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保证误差在一定范围内。
4.对监测机构进行严格监督
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做到持证上岗,提高并完善监测技术,确实保证机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的正常运转。监督机构对监测机构定期进行考核,并及时对社会公布,以保证室内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5.严格区分监测机构和治理机构
室内环境空气监测机构,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均为监测数据。监测数据也是客户判断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程度及是否需要治理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室内监测机构是室内环境空气是否存在污染的鉴定单位,也是对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治理效果的鉴定。室内环境空气治理机构为客户提供减少或消除室内污染的技术服务,治理效果应由第三方而非治理机构自行确认。 因此,从事室内环境监测的机构不应从事室内污染治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权益。
6.加大室内监测和室内污染治理的宣传力度
面对越来越多的室内环境监测机构和治理机构,人们往往不知如何选择。可以通过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定期向社会公布和推荐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诚信可靠的室内污染防治机构的社会监测机构,宣传防治产品和技术特点。同时,对无资质、无能力、恶意欺骗客户的组织进行彻底曝光,充分保障客户权益。
三.结束语
内环境空气监测的最终目标是确保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重视室内环境空气监测的发展,以保证监测结果准确,为减少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为人们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国庆.室内空气监测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9):107-107.
[2]魏亚楠.室内空气监测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资源与环境,2015,(15):260-260.
关键词:室内环境空气监测;问题;对策
良好的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可以保证健康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已成为一个新兴行业。目前,我国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在管理监督、标准法规、仪器等方面存在问题。本文从我国现有的室内环境空气监测标准入手,指出了一些不足,并進一步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一.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构不明确
目前,对于室内环境空气监测的责任管理和责任监督由哪个机构进行,尚无明确规定。仅表示具有“监测资质”的机构可以进行室内环境空气检测。由于没有明确的资质条件和内容规定,缺乏监督检查机制,很多第三方检测机构随意扩大业务范围。室内环境空气监测仅用于后期处理并证明其合理性。
2、监测项目选择缺失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共有19个指标,在实际监测过程中我们往往不能将这些指标一一进行监测,最终的合格结果判断有失偏颇。在化工合成日新月异的今天,即使这19个项目都监测合格,也不一定能客观地表明室内环境空气一定满足居住生活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屋内有明显气味而监测结果都不超标。
3、监测要求有待完善
室内环境空气监测要求门窗关闭12小时以上。如果房间内安装了中央空调,则应在空调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仅此而已。事实上,释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与室内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在实际监测中可以发现,冬季的超标率远低于夏季的超标率;当屋内湿度较高时会出现测量结果。 明显的偏差。
4、监测数据失真
管理的混乱导致第三方检测机构监测结果准确性失真。一方面,由于行业竞争,导致有些检测公司出现一些欺诈手段,检测有时成为了利益链条的媒介;另一方面,检测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够,工作能力不足,监测过程容易出现一些错误,比如,小时均值至少应连续或者间隔采样45 min,往往这个采样时间无法保证。
5、监测方法不唯一
标准规范中一个监测项目往往会推荐不止一种监测方法,不同的监测方法所得出的监测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在实际工作中,仪器法和分光光度法出具的监测结果往往会不同。
6、TVOC标准不规范
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标准物质不明确和不统一。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附录E中“选择了甲醛、苯、甲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醋、十一烷作为应识别组分,其他未识别组分均以甲苯计”、而在《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167-2004)给出的4种方法中,标准物质更加偏向于以苯计。据了解,光子离子化总量直接检测法用到的TVOC检测仪,标定物质竟然为异丁烯。这些标准的不统一造成了监测结果评判不科学。
二.对策探讨
1.成立确权监督机构
缺乏确定功率的监测机制是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失真的重要原因。国家应明确室内环境空气监测的主体。在日常生活中,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人们往往认为环保部门应该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事实上,除此之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卫生部门和安全监督部门在这方面都具有约束力。 因此,当出现问题和争议时,就容易出现推诿和疏忽。
2.健全完善监测技术规范
从2004年一直到现在,国家在室内环境空气监测技术上没有及时更新完善并出台新的规范和标准方法。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国家监测标准,为室内环境空气监测提供一个更加科学的参照标准势在必行。
3.加强对监测仪器的监控
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有些监测仪器对监测结果有不一样的标准,所以应该制定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保证误差在一定范围内。
4.对监测机构进行严格监督
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做到持证上岗,提高并完善监测技术,确实保证机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的正常运转。监督机构对监测机构定期进行考核,并及时对社会公布,以保证室内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5.严格区分监测机构和治理机构
室内环境空气监测机构,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均为监测数据。监测数据也是客户判断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程度及是否需要治理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室内监测机构是室内环境空气是否存在污染的鉴定单位,也是对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治理效果的鉴定。室内环境空气治理机构为客户提供减少或消除室内污染的技术服务,治理效果应由第三方而非治理机构自行确认。 因此,从事室内环境监测的机构不应从事室内污染治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权益。
6.加大室内监测和室内污染治理的宣传力度
面对越来越多的室内环境监测机构和治理机构,人们往往不知如何选择。可以通过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定期向社会公布和推荐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诚信可靠的室内污染防治机构的社会监测机构,宣传防治产品和技术特点。同时,对无资质、无能力、恶意欺骗客户的组织进行彻底曝光,充分保障客户权益。
三.结束语
内环境空气监测的最终目标是确保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重视室内环境空气监测的发展,以保证监测结果准确,为减少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为人们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国庆.室内空气监测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9):107-107.
[2]魏亚楠.室内空气监测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资源与环境,2015,(15):26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