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德”文化的内涵及其思想演进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qin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建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常把中国传统文化称之为以“德”为主的文化。从古到今,“德”的文化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核心内涵变化不大,大致是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为主体,在中国的民间尤其如此。在儒家思想中,“德”的核心理念为孔子所说的“仁爱之心”、孟子所言的“本善之性”,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包括道、理、志、向。迄今为止,该体系在中国人的精神中依然发挥着作用,是我们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
其他文献
生本教育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提出的重要的教学要求,强调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实际学习需求,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了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本教育理念,并在这一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创新和优化阅读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构建科学高效的教育课堂。  一、树立生本教育理念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会直接
小學可以说是人的一生学习的基础,小学学到的东西都是将来的铺垫,所以小学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质量要求偏高。其中最基础的是语文,或者说是阅读,由于对文字的敏感度是伴随人一生的素质,读和理解是学习所有知识的前提,小学教育首先培养的应该就是孩子阅读的基本能力。但由于教育制度的各种限制,孩子们的阅读量往往很难达到,所以引导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就是培养孩子们阅读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是一个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