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要扎根于现实生活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一定要扎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
  一、德育工作要从小处着手
  教师应以身作则地做好学生的表率。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的模仿性很强,老师的每一个行动、每一句话,甚至衣着、表情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为人师者时时刻刻都要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诚坦实,为人师表。
  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小事中捕捉契机,对学生及时进行教育。例如,当学生随手把纸屑扔在地上的时候,教师要告诉他要讲究卫生,让他把纸屑丢进垃圾箱里;当学生把吃了一半的饭准备倒掉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制止他,告诉他粮食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种出来的,要珍惜粮食;当学生偷了同学半支铅笔的时候,教师要告诉他不能贪小便宜,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获得所需的东西,并让他把铅笔交还给同学……通过这些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件件生活小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慢慢地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
  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问题,使学生每天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教师可以在班里设置一个“贴心信箱”,让学生每天把想说的心里话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写在信里告诉教师,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疏导了。
  二、深入学生的家庭生活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消除家庭教育的不良因素,消除学生的矛盾心理,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作用。
  我們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办家长培训班、家访、亲子活动等形式,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家教方法,交流心得体会,寻找家、校德育工作的切合点,形成同心力。有一次,我校开展捐款助困活动,师生们都踊跃地捐款。但我发现我班的一个学生没有捐款。据我所知,他家里的经济情况是比较好的,为什么不捐呢?放学后,我悄悄地请他到办公室里谈话。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他爸爸不让捐的,还说凭什么让他白白花钱。我听完后,心沉了下来。那天晚上,我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来到这位学生的家里,同他的爸爸交流了近两个钟头,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终于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第二天,那位学生主动补捐了二十元,并高兴地告诉我,以后他还会再捐的。
  学校、教师可以利用当前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家校通、班级微信群等,时刻与家长保持联系,把德育工作的触角延伸进学生的家庭,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及时解决问题。
  三、善于利用和开发各种资源和载体
  搭设好德育平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对学生实施德育熏陶。
  充分利用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宣传正面材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如组织学生观看《开国大典》、《地道战》等爱国主义影片,观看抗洪抢险等英雄事迹纪录片;开设校园广播站,每天宣扬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等。
  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和活动。我们学校就从小学生的一日常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用“三字经”的形式制作成以“好习惯是希望,好方法能成功”为主题的卡片,让学生每天熟读。
  校园里的德育空间毕竟有限,所以我们可以带学生走出去,充分利用校外丰富的德育资源,开展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认识、去感悟。我们学校每年都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去开展扫墓活动。学生通过瞻仰烈士陵园,听烈士的斗争故事,拜读烈士碑文,真切地了解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感受到革命烈士为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从而受到一场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生活是德育工作的源泉,德育工作不能脱离生活而在课堂上夸夸其谈,这不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及现代社会发展的形势。只有注重生活,扎根于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地,德育之花才能越开越美。
  责任编辑韦英哲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的源头之水就是教学资源,优质的教学资源是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对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近几年,笔者着意挖掘黄埔区本土资源
所谓后进生,就是品德、学习智商明显落伍的一群学生。他们学习时观察肤浅、记事不牢、反应迟钝,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因此学习成绩低下。又由于他们在家无人管教,家庭环境不健康、秩序混乱、无正气;再是学生的社会伙伴道德沦丧,是一帮“二流子”,因此,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后进生。人是社会的产物,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有“先进、中间、落后”。学生作为一个群体,“优秀生、平等生、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