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分析在放射源应用领域建设和弘扬核安全文化的重要性,重点对监管部门、涉源单位(放射源应用单位)及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践行核安全文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核安全文化;放射源;监管部门;涉源单位
一、前言
“核安全文化”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总结核事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超越国家、组织和员工传统的保证核安全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一种在核能与核技术领域必须存在的健康的安全文化。
放射源应用作为核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因放射源使用不当或丢失而导致的辐射事件或事故时有发生,有的甚至造成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在加强对放射源应用单位外部监管的同时,涉源单位也应树立并弘扬核安全文化,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源使用过程中的辐射安全。
二、放射源应用领域践行核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2004年至2013年期间,我国共发生辐射事故244起,而因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发生的辐射事故共227起。通过对该类辐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辐射事故单位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管理不善以及从业人员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缺乏等问题。例如:2014年5月7日,南京发生的放射源丢失事件,放射源应用企业安全防范意识薄弱,雇佣无资质人员上岗操作,管理制度不落实,从而造成了放射源丢失的重大辐射安全事故。由此可见,加强放射源应用领域的核安全文化建设,贯彻落实“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全面提升核安全文化素养,对预防辐射事故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辐射环境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放射源应用领域核安全文化的践行
笔者认为可以从“监管部门、涉源单位、从业人员”三个层面着手,促进放射源应用领域核安全文化落地生根,保障辐射环境安全和人员健康。
(一)监管部门
各级辐射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把握辐射安全监管具有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将核安全文化渗透到辐射安全日常监管工作实践中,在放射源应用领域引领形成良好的核安全文化氛围。
一是依法治核,强化提升安全监督能力。以依法治核为核心,强化法制、法规观念,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是从严许可,要强化安全审评能力。加强专业化审评制度的建设,严把涉源项目建设审批和辐射安全许可准入口,是对从业者最好的事前核安全文化宣教,从源头上有效保障辐射环境安全。
三是纵深防御,强化辐射监测、应急能力。以预防为主、纵深防御为原则,保障核与辐射安全监测软、硬件设施建设,推进省、市、县、涉源单位四级辐射监测网络和应急响应体系的形成。通過强化应急演练,不断修订完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达到锻炼队伍和持续提升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的目的。
四是以人为本,强化人才培养培训能力。全面落实辐射防护安全监督员制度,对从事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工作人员定期培训和考核,打造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会管理、懂业务的高素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队伍。
(二)涉源单位
涉源单位要准确理解核安全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将核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弘扬融入到辐射安全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当中。
首先强化主体责任,充分认识核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敬畏的心理,树立核与辐射安全的思想、态度和作风,以纠正行为优先,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定期对辐射安全与防护设施设备、运行管理记录、人员操作等进行检查,进一步落实放射源安全与防护主体责任。
其次抓牢建章立制,构建符合核安全文化建设的管理体系。以法律法规要求为准绳,以人为本,将人的因素放在首位,把核安全文化根本方针融入到辐射安全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形成一套即符合本单位实际又行之有效的责任管理体系,确保辐射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再次狠抓制度落实,严纠偏离核安全文化精神的危险行为。在单位内部设置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机构,明确职责,落实到人。管理层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真正使与辐射安全有关的工作有人负责、有人检查,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无视制度的问题。
最后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核安全文化践行的自觉性。在涉源项目建设和运行时,既要优先考虑到放射源在使用过程中辐射防护和安保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又要提升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前预留放射源末端处置费用,确保不因企业自身问题影响放射源从“摇篮到坟墓”的全生命周期安全。
(三)从业人员
大多数安全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因此,从业人员要深入落实核安全文化内涵,根除违背核安全观的“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侥幸心理。
首先要从态度和理念上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只有确立端正良好的安全态度,才能自觉地执行放射源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安全意识,规范自身操作行为。
其次要提高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从事放射源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经培训教育,考核合格,取证后方可任职或上岗。同时,要通过他学与自学相结合,扎实有效、持续不断的学习,不断提高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减少因自身知识和操作技能不足导致的辐射安全事故。
再次要培养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是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就是因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放射源安全操作与管理中最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坚决杜绝违规违章进行操作生产等各种不安全现象和行为,不断培养安全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进一步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结论
核安全文化是放射源应用行业的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决定了放射源应用事业的生存和发展。通过监管部门发挥监督引领的外部作用,涉源单位在实践中形成有益于核安全目标的内部环境,辐射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我核安全文化素养,共同致力于“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和目标,持续推进践行核安全文化,从而实现放射源“从摇篮到坟墓”的安全,保护环境安全和人员健康,保证放射源应用项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编委会,培训教材,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岗位培训丛书·核安全综合知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3年·
[2]编写组,宣贯教材,核安全文化宣贯推进专项行动系列教材之三,核技术利用辐射事故(事件)典型案例剖析·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2014·
关键词:核安全文化;放射源;监管部门;涉源单位
一、前言
“核安全文化”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总结核事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超越国家、组织和员工传统的保证核安全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一种在核能与核技术领域必须存在的健康的安全文化。
放射源应用作为核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因放射源使用不当或丢失而导致的辐射事件或事故时有发生,有的甚至造成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在加强对放射源应用单位外部监管的同时,涉源单位也应树立并弘扬核安全文化,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源使用过程中的辐射安全。
二、放射源应用领域践行核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2004年至2013年期间,我国共发生辐射事故244起,而因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发生的辐射事故共227起。通过对该类辐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辐射事故单位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管理不善以及从业人员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缺乏等问题。例如:2014年5月7日,南京发生的放射源丢失事件,放射源应用企业安全防范意识薄弱,雇佣无资质人员上岗操作,管理制度不落实,从而造成了放射源丢失的重大辐射安全事故。由此可见,加强放射源应用领域的核安全文化建设,贯彻落实“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全面提升核安全文化素养,对预防辐射事故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辐射环境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放射源应用领域核安全文化的践行
笔者认为可以从“监管部门、涉源单位、从业人员”三个层面着手,促进放射源应用领域核安全文化落地生根,保障辐射环境安全和人员健康。
(一)监管部门
各级辐射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把握辐射安全监管具有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将核安全文化渗透到辐射安全日常监管工作实践中,在放射源应用领域引领形成良好的核安全文化氛围。
一是依法治核,强化提升安全监督能力。以依法治核为核心,强化法制、法规观念,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是从严许可,要强化安全审评能力。加强专业化审评制度的建设,严把涉源项目建设审批和辐射安全许可准入口,是对从业者最好的事前核安全文化宣教,从源头上有效保障辐射环境安全。
三是纵深防御,强化辐射监测、应急能力。以预防为主、纵深防御为原则,保障核与辐射安全监测软、硬件设施建设,推进省、市、县、涉源单位四级辐射监测网络和应急响应体系的形成。通過强化应急演练,不断修订完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达到锻炼队伍和持续提升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的目的。
四是以人为本,强化人才培养培训能力。全面落实辐射防护安全监督员制度,对从事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工作人员定期培训和考核,打造一支思想好、作风硬、会管理、懂业务的高素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队伍。
(二)涉源单位
涉源单位要准确理解核安全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将核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弘扬融入到辐射安全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当中。
首先强化主体责任,充分认识核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敬畏的心理,树立核与辐射安全的思想、态度和作风,以纠正行为优先,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定期对辐射安全与防护设施设备、运行管理记录、人员操作等进行检查,进一步落实放射源安全与防护主体责任。
其次抓牢建章立制,构建符合核安全文化建设的管理体系。以法律法规要求为准绳,以人为本,将人的因素放在首位,把核安全文化根本方针融入到辐射安全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形成一套即符合本单位实际又行之有效的责任管理体系,确保辐射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再次狠抓制度落实,严纠偏离核安全文化精神的危险行为。在单位内部设置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机构,明确职责,落实到人。管理层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真正使与辐射安全有关的工作有人负责、有人检查,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无视制度的问题。
最后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核安全文化践行的自觉性。在涉源项目建设和运行时,既要优先考虑到放射源在使用过程中辐射防护和安保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又要提升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前预留放射源末端处置费用,确保不因企业自身问题影响放射源从“摇篮到坟墓”的全生命周期安全。
(三)从业人员
大多数安全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因此,从业人员要深入落实核安全文化内涵,根除违背核安全观的“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侥幸心理。
首先要从态度和理念上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只有确立端正良好的安全态度,才能自觉地执行放射源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安全意识,规范自身操作行为。
其次要提高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从事放射源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经培训教育,考核合格,取证后方可任职或上岗。同时,要通过他学与自学相结合,扎实有效、持续不断的学习,不断提高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减少因自身知识和操作技能不足导致的辐射安全事故。
再次要培养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是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就是因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放射源安全操作与管理中最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坚决杜绝违规违章进行操作生产等各种不安全现象和行为,不断培养安全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进一步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结论
核安全文化是放射源应用行业的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决定了放射源应用事业的生存和发展。通过监管部门发挥监督引领的外部作用,涉源单位在实践中形成有益于核安全目标的内部环境,辐射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我核安全文化素养,共同致力于“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和目标,持续推进践行核安全文化,从而实现放射源“从摇篮到坟墓”的安全,保护环境安全和人员健康,保证放射源应用项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编委会,培训教材,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岗位培训丛书·核安全综合知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3年·
[2]编写组,宣贯教材,核安全文化宣贯推进专项行动系列教材之三,核技术利用辐射事故(事件)典型案例剖析·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