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洞翠鸟

来源 :红岩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mli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津区永兴镇,自然景观由7条幽深峡谷、14面红岩绝壁、28道断崖岗峦、32座奇峰峭岭组成,把丹霞地貌的独特风姿展现得淋漓尽致。森林公园内有溪流10余条,水体景观清幽秀丽。蜿蜒曲折的溪流、碧绿蕴翠的池潭、形态多异的瀑布群,与碧玉剔透、水天一色的湖泊交相辉映,勾画出一幅幅婀娜多姿、别有天地的水景绝色图。
  悬天河发源于大圆洞西南峻岭,穿行于群峰之间,汇集深山涧水,为注入海拔1000余米的高山湖泊天鹅湖最大溪流。天鹅湖长300余米、宽24米,湖水环绕湖中巨石,巨石如卵形,古志载为名胜“天鹅抱蛋”。高山袖珍湖泊,形态修长,碧云涵影,四周森林环合,绿树成荫,花红草绿。山水辉映,峰回路转,时有鸳鸯戏水,野鸭追逐,景色如诗如画,置身其间,如入蓬莱仙境。大圆洞山未遭遇大砍伐时,湖中有天鹅觅食,一片祥和景象,天鹅湖故名。
  而今天鹅湖繁衍生息的水鸟有20余种,其中翠鸟数量常年达300余只,在当代森林公园实属罕见。当地人俗称翠鸟为翠,发音儿化,翠儿以示剔透可爱。翠鸟又称打鱼雀,通体碧绿,长喙黑色,短腿丹红,贴飞于湖面,掠起如线碧痕,鸣声如裂翠帛,翠之称谓,即源其鸣。翠鸟觅食,專心致志守候于浅水滩头,小鱼虾米出现,即急速入水叼获,百发百中,故称打鱼雀。
  翠鸟体型如麻雀而色彩斑斓,不惹大鱼,专捕小鱼虾米,实为水鸟中精灵,多单独行动。三五只群体活动,鸣声激越,曲线盘旋飞翔,是为集体驱逐窜入领地的鹭鸶、白鹤等,此种情形少见。叼获小鱼虾后,一声清啼如长笛空灵,绕水面三匝,悠然飞回岸上栖息。
  翠鸟巢选址于不生草木之清洁裸露土壁,它用长嘴掘进二三尺,终端如壶腹,铺以松软干草,在此孵化后代。翠鸟每年哺育二至四只幼雏,雏鸟羽翼丰满后即单独觅食、单独掘鸟巢安家,雌雄不同居。一幅优良土壁上,往往有数十上百个鸟洞,洞口溜圆仅容出入,上部凸出以防雨水灌入。远望似蜂巢,排列井然有序;近观若蛇洞,有恐怖感,令人却步,翠鸟因之以自保。
  蛇乃翠鸟天敌,翠鸟防御天敌之法,即移出鸟粪,积于洞外壁上,蛇若沾染,躯体即腐烂至骨致命死亡。此亦翠鸟巢穴集群分布成因,蛇类不敢进入。大圆洞生态郁闭,有麻雀群居于竹林上百年不迁徙,谓之麻雀林,麻雀林生灵抵御蛇类天敌,也是撒粪成阵,蛇类不敢擅入。
  翠鸟羽毛旧时为屏风、头冠珍贵饰物,大圆洞天鹅湖畔往昔有捕鸟人出没,形成职业,俗谓“捉翠人”。其职业道德有二:取翠鸟羽毛而不杀翠鸟,不封洞毁损翠鸟巢穴获取其羽毛。江津方言至今犹有“戳翠儿”一语,即缘起毁损翠鸟巢穴捕获翠鸟之恶行,演化为不道德行径。
  清光绪末抄本《江津县乡土志·物产》载:“翠鸟毛羽华美可观,制屏风冠饰簪铒,贵重异常。古人有以为被者,津产不多。猎户以网弋取,拔其毛即行释放,求二次再拔。盖恐伤命绝种,难再得也。”
  编辑/杨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领域专科护士的职业发展需求,为完善专科护士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选取三级甲等医院不同领域的临床专科护士14名,就自身职业发展需求进行深度访谈,采用亲和图法(KJ法)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专科护士的职业发展需求主要可分为4个主题,主题一:职业认同需求和重视需求;主题二:职业管理需求;主题三:职业规划需求;主题四:职业培训需求。结论:增强专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满足专科护士的职业管理需求,对专科护士进行多样化培训是推动专科护士发展,是提升专科护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为提高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广场景观设计水平,以张家界高铁西站站前广场为对象,从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山水、非物质文化和花文化等层面探析了地域文化的内涵;提出了注重概括与凝练,体现多样的形式与风格、传统与文明交融、文化与功能相结合的地域文化景观表达策略,并探讨了地域文化的景观表达方法,以及围绕张家界自然山水、多民族民俗文化、丰富的植物种类等资源,进行文化元素符号提取与转化的景观形式,提出了文化、生态并举的站前广场景观提升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