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维持目标性腹腔灌注压在腹腔高压状态下对肾功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2只健康小香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两组动物均在全麻后收集单位时间的尿量,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和肾皮质血流;采用CO2气腹法建立腹腔高压模型,连续监测腹腔内压,获得基线平均动脉压、腹腔内压和腹腔灌注压;两组动物腹腔内压自0 mm Hg逐步升高至10 mm Hg、20 mm Hg和30 mm
【机 构】
:
10002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10002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10002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100020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维持目标性腹腔灌注压在腹腔高压状态下对肾功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2只健康小香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两组动物均在全麻后收集单位时间的尿量,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和肾皮质血流;采用CO2气腹法建立腹腔高压模型,连续监测腹腔内压,获得基线平均动脉压、腹腔内压和腹腔灌注压;两组动物腹腔内压自0 mm Hg逐步升高至10 mm Hg、20 mm Hg和30 mm Hg,然后在30 mm Hg水平维持8h后处死动物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组动物在腹腔内压30 mm Hg维持15 min后静脉泵入去甲肾上腺素以维持腹腔灌注压于基线水平为治疗目标,对照组无干预,监测两组动物肾皮质血流、血肌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尿白细胞介素-18(IL-18)随腹腔内压的变化状况.结果 随着腹腔内压的升高,两组动物肾皮质血流均显著下降(P<0.01);血清Cr与尿IL-18在腹腔内压30 mm Hg维持6h后显著升高(P<0.05),而TNF-α、IL-6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实施目标性腹腔灌注压后,肾皮质血流显著改善(P<0.01),尿IL-1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物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在腹腔高压发生的8h内,目标性腹腔灌注压治疗不影响全身炎性介质反应,而是通过改善肾皮质血流发挥一定的肾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是指因恶性肿瘤如胰头癌、胆管癌、胆囊癌、十二指肠肿瘤或壶腹部肿瘤压迫或阻塞肝外胆道而导致的黄疸[1].MOJ由于黄疸出现时肿瘤多数已进入晚期阶段,大部分患者已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但是,如果不尽早解除胆道梗阻,患者往往在短期内死于肝功能衰竭或胆管炎,因此对于晚期已失去根治性机会的患者应尽早采取姑息性手段解除胆道梗阻
在美国,结直肠癌是男性和女性中的第三大肿瘤,并且是第二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创新的用于治疗浅表性胃肠肿瘤的先进内镜治疗方法,其在亚洲正迅速成为标准的治疗方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最先用于早期胃癌的切除;在最近几年,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结肠肿瘤治疗方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对于常规内镜切除,
乳腺癌发病率虽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其病死率却逐年下降.这与乳腺癌的规范化诊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由于患者个体认知上的差异,临床工作中常出现诊疗的规范化与患者意愿间的冲突.而且随着乳腺癌患者的年轻化,贯穿诊疗始终的康复治疗应予以重视。
目的 观察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内痔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治疗的110例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110例患者中,Ⅱ期内痔21例,Ⅲ期内痔63例,Ⅳ期内痔26例.手术时间15 ~25 min(平均18 min),住院时间3~6d(平均4d),术
肝包虫病是我国西部牧区发病率较高的人兽共患病之一,手术及药物治疗是常规治疗手段.随着医疗器械、理念的更新,手术方式更多样化,手术效果却差别较大.通过查阅该领域的中外文相关文献,本文综述了肝包虫外科治疗过程中常用术式及相应优缺点,概述各手术方式的适用范围,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目的 观察术前间歇性低氧预适应对大鼠70%肝切术后肝脏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量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SD大鼠120只,简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S组)40只;单纯大部肝切除组40只(Major hepatectomy,MH组),即在肝门阻断下切除肝脏的左叶和中叶,肝门阻断20 min;间断低氧预适应组40只(Intermittent hypoxia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分型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总结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06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42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共分为3种类型(5个亚型),采用手术、或介入治疗,其中各种分流术共20例,除1例术后出现肝性脑病死亡外,余均恢复良好;根治性病变切除和血栓取出术7例,治愈;球囊导管扩张5例,术后恢复良好;脾-肺固定术6例,术后临床治愈;4例急诊
意外胆囊癌(Unex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是指术前拟诊为胆囊良性疾病,在术中或术后偶然发现的胆囊癌.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广泛开展,UGC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文献报道为0.2% ~2.8%[1].绝大部分术前评估为良性病变的UGC病例属T1和T2期的早期胆囊癌[2].手术切除是唯一能根治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淋巴结清扫指征及范围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初次治疗的1 18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及病理资料,总结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 1 18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9.6%,中央区及侧颈转移率为26.4%、15.2%.男性与女性中央区转移率分别为4
胆石症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占胆石症的9.2% ~ 14.3%,当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Opencholecystectomy choledocholithotomy and T-tube drainage,OC-OCHTD);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EST),二期腹腔镜胆囊切